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知识 > 散布谣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散布谣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9-13 05:08:35 人浏览

导读:

散布谣言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行为,随着现在立法的完善,散步谣言是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所以下面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散布谣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当然大家也可以咨询法律快车。

  散布谣言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行为,随着现在立法的完善,散步谣言是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所以下面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散布谣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当然大家也可以咨询法律快车。

  一、散布谣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

  即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的,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2、行政责任

  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法律依据有:《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所以说,若散布谣言,公安机关可以依据上述规定对行为人进行处罚,派出所会依据规定,用传唤证对行为人进行传唤、查证、处罚。

  3、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二、网络谣言的治理措施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人们的信息沟通交流提供了广阔空间。但与此同时,许多无中生有、肆意恶搞的网络谣言亦频频出现,不仅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扰乱了公共秩序,也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公共利益和当事人的声誉。对于网民而言,如果不慎成为网络谣言的受众,就会逐渐失去正确的判断力和辨别力,长此以往,就会对这种网络情境产生依赖。

  因此,治理网络谣言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应坚持标本兼治。首先,这有赖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对网络谣言的性质、责任认定、损害赔偿以及管理的主体、程序、监督等都需要给予明确的界定。其次,要靠广大网民守法自律,文明上网,不信谣,不传谣。对受到网络谣言蒙蔽的人来说,相关部门应善于在第一时间积极回应,披露真相,曝晒“造谣者”的用心,让其臭名远扬。再次,对网站而言,应加强自律、严把关口,强化信息发布管理,不给网络谣言提供传播渠道。同时,网上治谣要想真正取得长效,更要依法管理,追究造谣者责任,鼓励受害者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一言以蔽之,要彻底铲除网络谣言滋生的土壤,不仅有赖于法律的约束力和震慑力,更有赖于社会透明度的增强和广大网民素养的提升。

  三、网络谣言的产生原因

  社会生活的不确定性,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

  科学知识的欠缺,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

  社会信息管理的滞后,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机会;

  地方政府部门公信力,少数党员干部纪律的下降,使公众的不信任感增强;

  国外,国内一些媒体及群众观念淡漠,助长了政治谣言的传播;

  网络推手、网络水军制造谣言,强化了谣言的扩散,挟持了网民的意见;

  商业利益的驱动,是谣言滋生的经济动因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散布谣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的全部内容。之所以对散布谣言进行相关立法,是为了让大家明白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如果你还有更多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相关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