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知识 > 共同犯罪不区分主从犯吗

共同犯罪不区分主从犯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9-07 14:24:23 人浏览

导读: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的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呈现多样化、甚至是利用科学技术进行犯罪。共同犯罪是近些年常见的一种犯罪形式,那么共同犯罪不区分主从犯吗?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您来解答这个疑惑。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的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呈现多样化、甚至是利用科学技术进行犯罪。共同犯罪是近些年常见的一种犯罪形式,那么共同犯罪不区分主从犯吗?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您来解答这个疑惑。

  一、共同犯罪不区分主从犯吗

  1、在共同犯罪的刑事案件中,有主、从犯之分,但是并不是每个共同犯罪案件都是必须区分主、从犯的。如果在共同犯罪中,所有参加人的作用基本相当的,也可以不分主、从犯。

  2、对于从犯,法律规定应当予以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但如果有前科的,在量刑时也应该适当从重。具体的刑罚要由法院综合考虑各个量刑情节后来确定的。

  《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第二十六条 【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二、共同犯罪的主体条件

  共同犯罪成立的主体条件是两人以上。这里要注意准确对“人”的理解,这里的“人”是指符合刑法规定的作为犯罪主体条件的人,不仅包括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包括法人、单位等法律拟制的人。具体而言,即包括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所构成的共同犯罪,也包括两个以上的单位所构成的共同犯罪,还包括单位与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所构成的共同犯罪(后两种情况可称之为单位共同犯罪,对其处理既要根据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也要考虑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

  三、我国对共犯分类标准

  我国刑法对共犯的分类,学者们一般认为采纳的是混合分类法,又称折衷分类法:以作用分类法为主,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同时兼顾分工分类法,考虑到教唆犯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将其加为法定的共同犯罪人种类之一。

  很多人在实施犯罪行为的时候都是比较冲动的,甚至是脑子一热就实施了犯罪行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什么事情我们要时刻保持着冷静。以上内容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共同犯罪不区分主从犯吗的相关知识,希望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够帮助到您。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