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知识 > 刑法对自首的规定

刑法对自首的规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9-05 15:45:14 人浏览

导读:

我国刑法对于那些能够自主的人身到自己的错误的人进行宽大的处理,而且对于我们从小接触到的教学理念来说,对于那些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的人都会觉得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刑法规定一些自首或者是坦白的规定都是为了能够让人觉悟。那么刑法对自首的规定是怎么样的呢?接下来就有法律快车的小编为大家来解答一下关于自首的规定及其相关问题。

  我国刑法对于那些能够自主的人身到自己的错误的人进行宽大的处理,而且对于我们从小接触到的教学理念来说,对于那些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的人都会觉得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刑法规定一些自首或者是坦白的规定都是为了能够让人觉悟。那么刑法对自首的规定是怎么样的呢?接下来就有法律快车的小编为大家来解答一下关于自首的规定及其相关问题。

  一、刑法对自首的规定

  对自首者的适当量刑是自首从宽制度得以正确进行的保证,根据中国刑法第57条规定的量刑一般原则和司法实践经验,一般认为,自首量刑的一般原则应掌握下列几点:

  1、主要根据犯罪事实。犯罪人投案自首可以使其犯罪所造成的危害社会的持续状态结束,但是给社会造成的损害并不会因自首而消灭。犯罪人投案自首,仅仅表明对自己所犯罪行的态度,并不会改变其原来犯罪事实。因此,审判人员在决定对自首的犯罪分子量刑,必须以其犯罪事实为主要根据。在司法实践中,审判人员首先按照自首者罪行的轻重对照有关法律,拟定一个刑罚幅度,而后结合自首的从宽情节,所以要把握好度,做到严宽适度,不枉不纵。

  2、具体考虑自首情况。主要包括:

  (1)自首的时间。犯罪人投案自首的时间早晚,说明其悔悟时间的早晚;同时也说明了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对社会危害性的持续状态长短。

  (2)自首的原因及动机。犯罪人犯罪之后的认罪、悔罪、悔改心理是自首动机的三大要素,悔罪态度好的情况下,投案自首的,也说明了其悔悟的程度,量刑时也要考虑;

  (3)交待罪行的情况。交待罪行是否彻底,是否主动,也说明了投案者是否是真心悔悟的;

  (4)犯罪分子有无主动表现。这四大情节,审判人员在量刑时一定要注意的。

  二、属于自首的情形包括什么

  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关于自首的含义,在刑法上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规定:

  1、刑法上的一般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2、刑法上的特别自首、准自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特别自首、准自首的诠释: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不同种罪行的,以自首论。

  4、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

  (1)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2)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三、自首情形如何进行处罚

  自动投案甚至向司法机关交代罪行后,犯罪分子还必须真正接受国家的审判。自动投策后又畏罪潜逃的,不算自首。一方面向司法机关告知自已的罪行,另一方面又逃匿,也不算自首。犯罪分子自首后一般可以得到从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还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但是也有的犯罪分子自首后没有得到从轻处罚,这是因刑法规定的是可以从轻处罚,而不是必须从轻处罚。

  犯罪较轻的自首,可以减轻或者说者免除处罚,犯罪较轻是减轻或以轻处罚的前提,主要是对犯罪较轻进行评估,何为较轻的犯罪,有二种说法,第一主张用法定刑或犯罪性质作为区别较轻之罪或较重之罪的标准。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应从犯罪所应判处的刑罚为标准来划分罪的轻重。因为犯罪的轻与重是一个概括的指数,它是对犯罪各方面如犯罪情节、犯罪性质、犯罪事实,犯罪对社会危害性的综合评价,而犯罪的轻重决定刑罚的轻重。通常认为最低法定刑为3年以上的为较重之罪。以此为标准,来衡量自首的情节用以决定处罚的。

  以上就是关于刑法对自首的规定及其相关问题。刑法对自首一般规定在第五十七条,自首规定在一个条文里面。希望这些资料和步骤足够的清晰,假如您对此仍有疑问的话还是建议您到相关律师事务所咨询,为您解决一些与这方面相关的分歧并解决与自首相关的问题是我们的荣幸。希望对您有帮助,感谢您的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