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知识 > 职务犯罪的主体包括什么

职务犯罪的主体包括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8-30 03:47:15 人浏览

导读:

一般来说,职务犯罪已经成为一种比较严重的犯罪行为,有人利用职务的便利为自己牟利引发犯罪行为的,也会有法律进行惩罚。还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那么职务犯罪的主体包括什么呢?下面法律快车的小编为大家解疑答惑。

  一般来说,职务犯罪已经成为一种比较严重的犯罪行为,有人利用职务的便利为自己牟利引发犯罪行为的,也会有法律进行惩罚。还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那么职务犯罪的主体包括什么呢?下面法律快车的小编为大家解疑答惑。

  一、职务犯罪的主体包括什么

  职务犯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根据法律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国家机关”,是指国家的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军事机关。 “从事公务的人员”,是指在上述国家机关中行使一定职权、履行一定职务的人员,即国家干部。但是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劳务性工作的人员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范畴。

  “以国家工作人员论”,包括三方面内容:

  1、在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即在公司、企业等单位中具有经营、管理职责,或履行一定职务的人员;

  2、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即在一些具有国有资产成分的中外合资企业、合作企业、股份制企业当中,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有关国有单位为了行使对所参与的国有资产的管理权,而派驻的管理人员:

  3、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金融犯罪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自然人作为犯罪主体,可以是一般主体,也可以是特殊主体。特殊主体必须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单位作为犯罪主体,也可以是一般主体或特殊主休。特殊主体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

  隐蔽化、智能化、期权化现象突出,通过收受“交易”差价、“股份”分红、“投资”收益等形式收受贿赂较为普遍,增加查办惩处难度。

  二、职务犯罪的概念

  在这个名词里面我们必须了解什么是“职务”。“职务”在我国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内容复杂的组合性概念。目前在我国的职务分类中主要有:法定职务、事定职务、执行职务、管理职务、决策职务、临时职务、固定职务、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等等,我国的职务分类大典中记载有:8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职业。

  在职务这个名词中,所谓的“职”:就是职责、职权、职掌、这个职业就是“掌管”的意思。“务”呢,就是由职而产生的,所应承担的任务、事务、也就是具有一定的“职”,就要承担一定的事物,同时,根据职务的不同,相应地承担的责任也不同。

  职务犯罪的概念就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企业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进行非法活动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破坏国家对职务的管理职能,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的总称。

  三、职务犯罪的特点

  一般犯罪都有四个特征,也叫构成犯罪的四个要件“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

  职务犯罪的主体离不开”职务“二字,如前所述,我国目前职务犯罪的主体,主要是界定在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范围之内,在主体上便于区分,明确了范围为打击与预防职务犯罪提供了准确的法律依据。

  职务犯罪的行为特征:

  其犯罪行为与职务是相联系的,而且法律规定这种联系还应有必然的并且有因果关系,否则,即便是执行公务期间实施的犯罪行为,也不能构成职务犯罪。从理论上说,职务行为具有相统一的性质。没有权利的义务,不是职务行为,不进义务去占有权利,造成职务行为失衡,就构成职务上的违法与犯罪。所谓身份犯是指,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对定罪量刑有影响的,一定的个人要素地位和状态。不具有法律规定的特殊身份不能成为职务犯罪主体。在这个特征里面的论述主要强调:一个是,犯罪行为要和职务有联系,否则就不是职务犯罪。另外呢,犯罪的主体必须是特殊主体,也就是要求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才能构成职务犯罪。我国刑法第九十三条对特殊主体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的小编整理的关于职务犯罪的主体包括什么的回答,我们知道职务犯罪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工作人员,这里的国家工作人员的具体范围较广,还有就是职务犯罪的特点也有提到。希望我们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