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罪名大全 > J-P类罪名 > 破坏生产经营罪 > 破坏生产经营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破坏生产经营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9-08 16:49:53 人浏览

导读:

在刑事案件中,有一类叫破坏生产经营罪的犯罪类型,而且其实这类犯罪也是经常能发生在实际的生活中的,像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等等行为都是属于这类犯罪,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破坏生产经营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的问题。

 在刑事案件中,有一类叫破坏生产经营罪的犯罪类型,而且其实这类犯罪也是经常能发生在实际的生活中的,像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等等行为都是属于这类犯罪,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破坏生产经营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的问题。

  一、破坏生产经营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34条规定: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二)破坏生产经营三次以上的;(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破坏生产经营的;(四)其他破坏生产经营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对于本罪立案标准的第一种情形,只要行为人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等损失达到五千元以上的,公安机关就应当立案侦查。

  对于本罪立案标准的第二种情形,只要行为人破坏生产经营的次数达到三次以上,既使数额不满五千元,也可立案侦查。

  对于本罪立案标准的第三种情形,行为人纠集他人实施破坏,只要人数达到三人以上就可立案侦查。

  

  二、“情节严重”,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破坏生产经营造成直接财产损失5万元以上的;(2)破坏重要机器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3)犯罪动机、手段恶劣,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的;(4)造成生产、经营停顿,给生产、经营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重大的。

  三、破坏生产经营罪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什么

  破坏生产经营罪的生产经营活动,是指一切生产、流通、交换、分配环节中的正常生产和经营行为。正确认定破坏生产经营罪的犯罪对象,需注意两点:第一、破坏生产经营罪的犯罪对象在种类上没有具体限制,可以是任何种类、任何性质的生产经营条件。第二、所破坏的对象必须是与生产经营活动有较为密切联系的生产资料。可以是直接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也可以是作为辅助设施或外围设施而存在。这里的“密切联系”,应理解为“正在使用中”和“正准备投入使用中”。

  以上便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破坏生产经营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的内容,破坏生产经营,从字面大家大致也可以了解到它的意思,破坏生产工具,伤害生产人员以及其它与之相关的内容,都很可能涉及到这类犯罪,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上法律快车网站咨询我们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