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心理 > 故意犯罪 >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怎么认定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怎么认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9-15 14:55:57 人浏览

导读:

在犯罪形态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的主要情节就是相应的犯罪者在犯罪的主观上是出于相应的故意的,但是这之中是有着相应的犯罪停止的。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怎么认定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在犯罪形态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的主要情节就是相应的犯罪者在犯罪的主观上是出于相应的故意的,但是这之中是有着相应的犯罪停止的。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怎么认定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怎么认定

  “如果该预备行为未受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干扰,行为人着手实行了犯罪,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得逞,使得犯罪行为停止下来,则是犯罪未遂。如果行为人未受干扰,继续实行犯罪直至具备了某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则是犯罪既遂,此时仍属于犯罪的停止形态。”

  二、故意犯罪特征

  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在故意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是犯罪构成要件中主观方面的一种心理状态。根据刑法规定,故意犯罪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特征:

  1、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必须是明知的。这种明知既包括明知必然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也包括明知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2、行为人必须是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不论行为人明知的是危害结果必然发生,还是可能发生,只要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构成故意犯罪。希望危害结果发生和放任危害结果发生在程度上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就是刑法上通常说的“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采取漠不关心,听之任之的放任态度,结果发不发生,都不违背行为人的意志。我国刑法没有直接使用“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概念,但在对故意犯罪的规定中,对这两种心理差别是作出规定的。区别“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对判断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大小,决定量刑,具有一定意义。

  在司法实践中,“希望”要比“放任”的主观恶性更大。对前者的处罚也就更重。

  三、故意犯罪完成形态

  犯罪完成形态即犯罪既遂的标准从根本上说看行为是否齐备具体的犯罪构成要件,因不同类型的犯罪法律设定的构成要件要求有所不同,所以既遂的判断标准也不应具体分析,大致说来,主要是结果犯、危险犯、行为犯以及举动犯,对既遂各有不同的标准。

  *行为犯,只要实施了刑法分则规定的某种危害行为,即构成犯罪既遂。

  *危险犯,以刑法分则规定的足以造成某种严重后果的危险的出现为犯罪既遂。

  *结果犯,以刑法分则规定的危害结果的出现为犯罪既遂。

  对既遂犯直接按照刑法分则有关条文的规定处罚。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怎么认定的全部内容。故意犯罪一般来说都是有着较为严重的处罚情况的。如果你还有更多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相关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