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罪名大全 > 首字母A-G类罪名 > 贩卖文物罪 > 200岁老屋整体迁瑞典 贩卖文物还是企业行为?

200岁老屋整体迁瑞典 贩卖文物还是企业行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3-16 11:57:24 人浏览

导读:

安徽商报7月8日讯是贩卖文物还是企业行为,准文物迁移国外引发争议这是祖上留下来的家业,我们不能够好好保护,是我们没出息。在堆满了杂乱物品的老屋内,汪大妈说出了这样的话。58岁的汪大妈是安徽省石台县苛田乡源头村的一位农家妇女。她的丈夫李益坤今年63岁,是

  200岁老屋整体迁瑞典 贩卖文物还是企业行为?“准文物”迁移国外引发争议“这是祖上留下来的家业,我们不能够好好保护,是我们没出息。”在堆满了杂乱物品的老屋内,汪大妈说出了这样的话。

  58岁的汪大妈是安徽省石台县苛田乡源头村的一位农家妇女。她的丈夫李益坤今年63岁,是这栋老屋的第9代传人。

  一个月前,年近200岁的老屋被石台县安徽天方茶叶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郑孝和看中,准备作为礼物送给瑞典的一位茶商。“他们说要把所有的东西,包括门、窗、瓦、地板、砖、椽子都拆了,然后装船运到瑞典去。”汪大妈说。

  这栋老屋坐落在安徽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徽道不足50米的地方。据介绍,该房历史上曾是茶楼。它是不是文物?迁移到瑞典算不算文物流失?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昔日徽道边茶楼

  今日变成杂物屋

  从源头村村口进去就能看到这座房子。高耸出来的黑瓦屋檐让人能感觉到它的不同,门上的题字“翠屏楼”已经很模糊了,但是很肃穆。

  推门进去,是个四方院子,院中央是个天井,现在盖了石板。抬眼一看,触目可及的是雕花木刻,只有很小的地方有损坏,比如“八仙过海”都很清晰。

  由于老房子漏水,光线不好,1995年,李益坤在老屋隔壁修建了新房,老屋被当作了堆放杂物的地方。推开东角上的房间门,一股潮味迎面扑来,门楣上往下落土,脚下踩的也是土,雕刻精细的床框上也是土。

  就是这样一个土屋,200年前目睹了繁荣的徽商之旅。从源头村村口进去,能看到一条残缺不全的石板路,这就是古徽道。

  县志记载,这条古徽道最早修建于唐朝,到明清两朝,随着徽商遍及华夏,古徽道成了一条商贸繁荣的大道。根据记载,古徽道旁边有很多茶楼、茶亭,李益坤家的老屋是古徽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商投其所好“送”徽派老屋到瑞典

  对李益坤家的老屋要整体搬迁到瑞典这事,苛田乡政府党委办公室一位自称姓刘的工作人员说:“这件事情我们也是刚刚听说,具体的事情还不太清楚,具体情况你去问问安徽天方茶叶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郑孝和。”

  200多年前,瑞典的一艘商船哥德堡号在满载中国货物归国途中沉没。经过瑞典民间商人十几年的仿造修建,仿造的哥德堡号今年重新起航,预计于7月18日抵达广州

  在郑孝和与哥德堡号联系过程中,遇到了负责茶叶进口的瑞典商人简。在谈话中,简提到自己几年前曾到黄山旅游,被当地的徽派建筑吸引。简有一个“疯狂的想法”,想把这样一个中国古建筑物搬迁到瑞典。[page]

  生活在石台多年的郑孝和决定投简所好,从当地选择一座“非文物”的古代民居赠送给简。“简的要求是两层楼,开过茶馆,有徽派建筑风格。”

  作为回报,简表示在这样一座中国茶楼迁移到瑞典后,他将开一家真正的茶馆,卖天方公司的茶叶。李益坤家的老屋就这样被看中,成为两国贸易活动“友谊的桥梁”。

  价钱问题已解决

  卖房性质难界定

  “是企业贸易问题,还是古文物的问题”,在和李益坤做口头协商后,郑孝和发现自己的这个企业行为要面临“性质的界定”。

  “如果我是作为来收购老房料的江北人买这幢老屋,不会有任何问题。但现在我买了老屋,却是运到国外。”对此,郑孝和表示理解,“这是中外问题,有贩卖文物的嫌疑。”

  “价钱问题”成为郑孝和考虑的第二个问题。“当时,房子是通过苛田乡文化站站长做中介人。原本说好是两万五,结果在‘中国与外国问题’出现后,李益坤的房价也涨到不能低于20万。”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人来买房子老木料,出价是1万多,我都没卖。现在他不但买老木料,还要买老房子内的一切,20万是最低价。”李益坤说。

  关于价格问题,郑孝和表示暂且能接受。双方目前等待的就是“性质的界定”。

  郑孝和的疑问是:“问题关键在于我要买的这幢老房到底是不是文物?”

  只能算“准文物”

  一年维修花三千

  根据石台县主管文化的副县长吴熙祥介绍,目前石台县被认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45处,还有77处文物丰富地段,李益坤家的老屋不在其中。

  吴熙祥说:“类似李益坤家的故居,在石台很多,我们不能全认定为文物。”如果认定为文物,就要投入财力、人力去维护维修。“我们对文物保护一直很重视,但在资金上却无能为力。”吴熙祥很无奈地说。像这种是文物却无法被评定为文物的残存于民间的零星民居,只能算作“准文物”。

  其中,关于“准文物”所遭遇的尴尬境地,李益坤最有体会。

  李益坤和老伴的年收入为6000元,主要依靠茶叶种植以及粮食收入。

  李益坤说:“房子老了,房顶瓦块不结实,每年雨季都要漏水。椽子、木质门窗潮湿,走形,一点点烂了。为了维修,每年我要拿出3000块左右。现在我老了,三个孩子都在外地,他们也瞧不上这旧房子,我再没能力去修了。”[page]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