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WTO > 技术贸易壁垒 > 协议之七技术贸易壁垒协议

协议之七技术贸易壁垒协议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5-16 18:32:34 人浏览

导读:

序言注意到多边贸易谈判,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各缔约国(以下简称各缔约国和本协议);深愿促进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以下简称总协定)目标的实现;认识到国际标准证书制度在提高生产效率和推进国际贸易方面能做出重要贡献;因此,深愿鼓励这种国际标准和证书制

  序言

  注意到多边贸易谈判,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各缔约国(以下简称“各缔约国”

  和“本协议”);

  深愿促进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以下简称“总协定”)目标的实现;

  认识到国际标准 证书制度在提高生产效率和推进国际贸易方面能做出重要贡

  献;

  因此,深愿鼓励这种国际标准和证书制度的发展;

  但深愿确保技术条例和标准,包括包装、标记和标签的要求推进以及证明符合

  技术条例和标准的方法不会给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

  认识到在下述措施合以下要求的情况下,即这些措施不得作为具有同样情况的

  国家的任意或不合理歧视、或作为对于国际贸易的隐蔽限制的一种手段的情况下,

  不得阻止任何国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确保其出口货物的质量,或保护人类、动物或

  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保护环境,或阻止欺诈行为;

  认识到不应阻止任何国家采取必要措施,以保护其安全利益;

  认识到国际标准化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能够做出的贡献;

  认识到发展中国家在制定和衽技术条例和标准以用证明符合技术条例和标准的

  方法时会遇到特殊困难,并愿为他们在这方面的努力提供帮助;

  协议如下:

  第一条 总则

  1、标准化和证书的一般术证通常应由联合国系统内采用的定义和由国际标准

  化机构参照上下文和本协议的目的和宗旨来确定。

  2、但为本协议计,附录一所列术语含义亦应适用。

  3、所有产品(包括工业品和农产品)应符合本协议的规定。

  4、各政府机构拟定的关于政府机构生产或消费要求的采购规格不受本协议的

  限制,但根据政府采购协议的范围,在该协议中加以规定。

  5、本协议凡涉及技术条例、标准、的方法和证书制度时,应理解为包括其修

  正案,该规则的补充规定或其产品范围,但不重要牟修正案和补充规定除外。

  技术条例和标准

  第二条 在央政府机构对技术条例和标准的制订、采纳和实施

  关于各缔约国的中央政府机构

  1、各缔约国应确保制订、和实施技术条例和标准,不应给国际贸易制造障碍。

  而且在技术条例和标准方面,给予来自任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的优惠待遇不得低于

  本国生产的同类产品和其它国家的同类产品的优惠待遇。它们同样应确保技术条例

  或技术标准本身或其实施不得成为国际贸易的必要的障碍。

  2、在需要技术条例或标准和存在有关国际标准或即将制订出这些标准时,各

  缔约国应使用这些标准或其有关部分,作为制订技术条例或标准的基础,除非由于

  下列原因(其它原因除外)这种在接到请求时而适当加以解释的国际标准或其有关

  部分不适用于有关缔约国:国家安全需要;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人类健康或安全,

  保护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或保护环境;基本气候或其它地理因素;基本工艺

  问题。

  3、为了使技术条例或标准在尽可能广泛的基础上直辖市一致,各缔约国对其

  已采用或准备采用的技术条例或标准,应竭尽全力参与有关国际标准化机构对这些

  产吕的国际标准的制订工作。

  4、凡适合者各缔约国均应按性能,而不是按设计或叙述的特点来阐述 技术

  条例或标准。

  5、当不存在国际标准或拟议中技术条例或标准的技术内容与有关国际标准的

  技术内容有本质的不同时,或该技术条例或标准可能对其它缔约国的贸易具有相当

  大的影响时,各缔约国应:

  (1)在早期适当的阶段,在出版物上刊登有关它们拟采用的技术条例或标准

  的通知,并使有关方面了解该通知的内容;

  (2)通过关贸总协定秘书处就有关技术条例所涉及的产品通知其它缔约国,

  并简要说明拟议中的技术条例的目的和基本原因;

  (3)在接到请求时,在技术条例方面向其它缔约国,以及在标准方面向其它

  缔约国中有关方面一视同仁地提供拟议中的技术条例和标准的细节副本,并且尽可

  能指出实质上背离有关国际标准的部分;

  (4)在技术条例方面一视同仁地给予其它缔约国以一段合理时间,以便它们

  提出局面意见,并在接到请求时要求讨论这些意见,以及考虑这些局面意见和讨论

  结果。

  6、在符合第二条第5款形状部分的条件的情况下,当某一缔约国发生危及其

  安全、卫生、环境保护或国家安全的紧急情况,或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时,该缔约

  国可略去它所认为必须略去的第二条第5款所列举的某些步骤,只要该缔约国在采

  用某一技术条例或标时,应:

  (1)立即通过总协定秘书处将具体的技术条例,它所涉及的产品通知其它缔

  约国,同时简要说明制订该技术条例的目的和基本理由,其中包括紧急问题的性质;

  (2)在接到请求时,一视同仁的向其它缔约国提供该技术条例的副本,并向

  其它缔约国中的有关方面提供提供该标准的副本;

  (3)一视同仁地允许其它缔约国对技术条例和其它缔约国在的有关方面对标

  准提出局面意见,并在接到要求时同其它缔约国讨论这些意见,以及考虑这些局面

  意见和讨论结果;

  (4)考虑该委员会根据第十四条规定的程序进行磋商的结果而采取的行动。

  7、除第二条第6款提及的紧急情况外,各缔约国应确保立即刊登已采用的所

  有技术条例和标准,务使有关方面了解该通知的内容。

  8、各缔约国应在技术条例的颂和生效之间留出足够的时间,以便出口国的生

  产者,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有有时间使其产品或生产方法适应进口国的要求。

  9、各缔国应采取它们所采取的合理措施,以确保它们参加的区域标准机构遵

  守第二条第8款的规定。此外,各缔约国不得直接或间接地要求或鼓励这些机构采

  取违反第二条第1款至第8款的措施。[page]

  10、作为区域标准给机构成员的缔约国在估用某一区域标准作为技术条例或

  标准时,应履行第二条第1款至第8款所规定的义务,区域标准化机构已履行社些

  义务者除外。

  第三条 地方政府机构订、彩和实行技术条例和标准

  各缔约国应采取它们所能采取的措施,以确保在其境内的地方政府机构遵守第

  二条的规定,但第二条第3款、第5款的第二项、第9款和第10款除外。注意到

  第二条第5款第3项和第6款第2项关于技术条例的资料提供,以及第二条第5款

  第4项和第6款第3项关于提出意见和进行讨论都应通过各缔约国进行。此外,各

  缔约国不得采取直接或间接地要求或鼓励这些地方政府机构采取违反第二条规定的

  措施。

  第四条 非政府机构制订、采用和实行技术条例和标准

  各缔约国应打取它们所能采取的合理措施,以确保在其境内的非政府机构遵守

  第二条规定,但第二条第5款第2项除外。同时,只要第二条第5款第4项和第6

  款第3项关于提出意见和进行讨论也可同其它缔约国中的在有方面进行。此外,各

  缔约国不得采取直接或间接地要求或鼓励这些非政府机构采取违反第二条规定的措

  施。

  符合技术条例和标准的规定

  第五第 中央政府机构确定符合技术条例或标准的规定

  1、在需要确实保证产品符合技术条例或标准时,各缔约国应确保中央政府机

  构对其它缔约国境内生产的产品实行下规定:

  (1)检验进口产品的优惠条件不得低于类似情况下的国内或进口的同类产品;

  (2)对于进口产品的检验方法和管理程序不等复杂于或慢于类似情况下的本

  国或其它国家的同类产品的方法和程序;

  (3)对进口产品征收的检验费应同本国或其它国家的同因产品征收的检验费

  一样公平;

  (4)如出口商或进口商或其代理提出要求,应向他们提供检验结果,以便在

  必要时采取纠正措施;

  (5)检验设备地点的决定和检验不得对进口商、出口商或其代理带来不必要

  的不便;

  (6)从此类检验中得到的有关进口产品的资料,应同国内产品一样进行保密。

  2、但是,为便于在需要作出这种确实保证时,确定符合技术条例和标准的规

  定,各缔约国如有可嗵应确保其中央政府机构:

  接受其它缔约国境内的有关机构出具的检验结果、符合技术条例技术条例和标

  准的证书或标记或信任其它缔约国境内的生产者的自我证明;

  即使检验方法和他们自己的方法不同,但只要他们确信出口缔约国境内所使用

  的方法是符合有关技术条例或标准的有效方法。人们承认有必要事先进行磋商,以

  便使出口缔约国内使用的,特别是对易烂的产品或在运输途中易变质的的其它产品

  使用的自我证明、检验方法及结果,以及符合技术条例或标准的证书或标记,达成

  相互满意的谅解。

  3、各缔约国在可行的条件下应确保其中央政府机构所用的检验方法和管理程

  序能使第5条第2款的规定得到履行。

  4、本条各项规定均不得妨碍各缔约国在各自境内进行所进行的合理的现场检

  查。

  第六条 地方政府机构和非政府机构确定符合技术条例或标准的规定

  各缔约国应采取他们所能估取的合理措施,以确保其境内的地方政府和非政府

  机构遵守第五条规定。此外,各缔约国不得采取直接或间接地要求或鼓励这些机构

  采取违反第五条规定的措施。

  证书制度

  第七条 中央政府机构实行的证书制度

  关于它们的中央政府机构:

  1、各缔约国应确保制订或衽证书制度,不得有意给国际贸易设置障碍。它们

  应同样确保证书制度本身以及证书制度的实行都不得给国际贸易设置不必要的障碍。

  2、各缔约国应确保制订和衽证书制度,以便使准许其它缔约国境内同类产品

  的供应者进入商场的条件不低于给予本国同类产品或其它国家的同类产品的供应者

  的条件,其中包括确定这些供应者能够和愿意履行该制度的要求。所谓准许进入市

  场,好是按该制度规则从进口缔约国取得证书。准许供应者进入市场也包括在不低

  于给予本国生产的或任何其它国家生产的同类条件下取得该制度的标记。

  3、各缔约国应:

  (1)及早于适当阶段,在一出版物上发出通知,说明它们拟采用的证书制度,

  使有关当事方了解该通知的内容:

  (2)将该制度所涉及的产品通知关贸总协定秘书处,并简要说明该制度的宗

  旨;

  (3)接到要求时,一视同仁的向其它缔约国提供拟议采取的规则的细节或副

  本;

  (4)一视同仁地给予其它缔约国以合理时间对该制度和实行提出书面意见,

  并在接到要求时讨论和考虑这些意见。

  4、但是,如某一缔约国发生或可能发生涉及其安全、卫生、环境保护或国有

  安全的紧急问题时,该缔约国可略去它认为必须略去的第七条第3款所列举的某些

  步骤,但该缔约国在采用该证书制度时,应:

  (1)立即通过总协定秘书处将具体的证书制度及其涉及的产品,以及该证书

  制度的宗旨及基本原因(包括说明紧急问题的性质)通知其它缔约国;

  (2)在接到要求时,一视同仁地向其它缔约国提供该制度的副本;

  (3)一视同仁地允许其它缔约国提出局面意见,并在接到请求进讨论这些局

  面意见,并考虑这些书面意见和讨论结果。

  5、各缔约国应确保颂证书制度所采用的规则。

  第八条 地方政府机构和非政府机构实行的证书制度

  1、各缔约国应采取它们所能采取的合理措施,以确保在其境内的地方政府机

  构和非政府机构在实行证书制度进遵守第七条规定,但第3款2项除外;并应注意

  到第七条第3款第3项提及的提供资料的问题、第七条第4款第1项提及的关于提

[page]

  出意见和进行进行讨论等问题,均应通过各缔约国进行。此外,各缔约国不得采取

  直接或间接地要求或鼓励这些机构采取违反第七条规定的措施。

  2、各缔约国应确保各自的中央政府机构对地方政府和非政府机构实行的证书

  制度的依赖程度仅限于这些机构和制度符合于第七条规定的情况。

  第九条 国际性和区域性证书制度

  1、凡需要作出确实保证,遵守技术条例或标准时(由供应者作出的保证除外

  ),各缔约国应在切实可行的情况下制订国际证书制度,并应成为该制度的成员或

  参加者。

  2、各缔约国应采取它们所能采取的合理措施,保证在其境内属于国际性或区

  域性证书制度的成员或参加者的有关机构遵守第七条规定,但与第2款有关的第九

  条第3款除外。此外,各缔约国所采取的措施不得直接或间接地要求或鼓励这此制

  度采取违反第七条规定的措施。

  3、各缔约国应采取它们所能采取的合理措施,以确保在其境内的有关机构是

  成员国或参加者的国际性和区域性证书制度行以制订和实行,以便在不于给予某一

  成员国、某一参加国或任何其它国家生产的同类产品的供应者的条件下(包括确定

  这些供应者能够和愿意履行该制度的要求),准许其它缔约国境内生产的同类产品

  的供应者进入市场。所谓供应者进入市场,即是根据该制度的规定从作为该制度的

  成员国或参加国的某一进口缔约国,或该制度授权颁发证书的机构处取得证书。准

  许供应者进入市场也须包括取得该制度的标记,其条件不低于给予某一成员国或参

  加国生产的同类产品的供应者的条件。

  4、各缔约国应确保其中央政府机构对国际性或区域性证书制度的依赖程序仅

  限于这些制度符合第七条和第九条第3款的情况。

  资料和协助

  第十条 有关技术条例、标准和证书制度的资料

  1、每一缔约国应确保设立一个询问处,能回答其它缔约国有关当事方关于下

  列项目的合理询问:

  (1)中央或地方政府机构、有合法权力实行技术条例的非政府机构,或属于

  上述机构成员国或参加国的区域性标准化机构在其境内条用或拟采用的任何技术条

  例:

  (2)中央或地方政府机构,或这些机构为其成员国或参加国的区域性标准化

  机构在其境内采用或拟采用的任何标准:

  (3)中央或地方政府机构,或有佥权利实施技术条例的非政府机构,或这些

  机构为其成员国或参加国的区域性证书机构在其境内实行或拟实行的任何证书制度:

  (4)依照本协议规定刊登通知的地方,或提供索取资料的来源;

  (5)第十条第2款提及的询问处地点。

  2、每一缔约国均应采取它所能采取的合理措施,以确保设立一个或一个以上

  的询问处;能回答其它缔约国有关当事方提出的关于下列项目的合理询问:

  (1)非政府标准化机构或这些机构为其成员国或参加国的区域性标准化机构

  在其境内采用或拟采用的任何标准;

  (2)非政府证书机构或这些机构为其成员国或参加国的区域性证书机构在其

  境内实行或拟实行的任何证书制度。

  3、在其它缔约国或其它缔约国有关当事方根据本协议规定索求文件副本时,各

  缔约国应采取它们所能采取的合理措施,确保以售给有关缔约国国发的同样价格出

  售这些文件副本。

  4、总协定秘书处按照本协议规定在收到通知时,应将通知的副本分发给有关

  缔约和有关的国际标准化机构和证书机构,并提请各发展中缔约国注意对它们有特

  殊利益的产品的通知。

  5、本协议的各项规定不得解释为:

  (1)要求用非该缔约国语言出版的协议文本;

  (2)要求用非该缔约国语言提供有关草案的细李或草案副本;

  (3)要求各缔约国提供它们认为泄露后会违背其根本安全利益的任何资料。

  6、给总协定秘书处的通知应用文、法文或西班牙文。

  7、各缔约国认为,在其境内开发关于拟订、采用和实行一切技术条例、标准

  和证书制度的中心资料系统的可取的。

  第十一条 以其它缔约国的技术协助

  1、各缔约国在接到请求时,应将技术条例的拟订情况通知其它缔约国,特别

  是发展中国家。

  2、各缔约国在接到请求时,应向其它缔约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出建议,

  并根据双方达成的条件以及设立国家标准机构和参加国际标准机构的条件给予技术

  协助,同时亦应鼓励本国标准机构效仿。

  3、各缔约国接到请求时,应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就其境内设立协商机

  构做出安排,以向其它缔约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出建议,并根据双方达成的条

  件以及下开规定予以技术技术援助:

  (1)为提供符合技术条例的证书和标记而建立的协调或证书机构,和

  (2)最能适应技术条例的方法。

  4、各缔约国在接到请求时,应采取它们所能采取的合理措施,就向其它缔约

  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出建议的问题做出安排,并按照相互达成的条件以及设立

  查验证书和符合请求国境内采用的标准的条件向它们提供技术协助。

  5、各缔约国的生产者希望参加接受请求国境内的政府或非政府机构实行的自

  证书制度。各缔约国在接到请求时,应将其生产者采取的步骤通知其它缔约国,特

  别是发展中国家,并按照双方达成的条件给予技术协助。

  6、属于国际性或区域性证书制度成员国或参加的各缔约国,在接到请求时,

  应向其它缔约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出建议,并按照双方达成的条件和使它们得

  以履行成员国义务或参与该制度而建立的机构的法律体制的条件给予技术协助。

  7、各缔约国如接到请求,应鼓励其境内的证书机构向共它缔约国,特别是发

  展中国家提出建议,并应考虑这些国家提出的对其设立有关机构提供技术协助的请[page]

  求,从而使其境内的有关机构行以履行成员国或参加国的义务。

  8、在按照第十一条第1款至第7款规定向其它缔约国提出建议和技术协助时,

  各缔约国应优先照顾最不发达国家的需要。

  第十二条 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1、各缔约国应按下列各项规定及其所属条款项下的有关规定,对本协议发展

  中缔约国给予差别和更优惠的待遇。

  2、各缔约国应特别注意本协议有关发展中国家的权力和义务的各项规定,并

  应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在其国内履行本协议和实施本协议体制安排方面的特殊的发展、

  资金和贸易需要。

  3、各缔约国在制订和实行技术条例、标准、检验方法和证书制度时,应考虑

  到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的发展、资金和贸易需要,以确保这些技术条例、标准、检验

  方法和证书制度以及确定符合技术条例和标准时不要对发展吕国家出口设置不必要

  的障碍。

  4、各缔约国认识到,即使有国际标准,发展中国家仍可按照它们的技术和社

  会经济特殊情况采取某些技术条例和标准(包括检验方法),旨在保持适合它们发

  展需要的当地技术、生产方法和加工方法。因此,各缔约国认识到,发展中国不必

  采用不适合它们的发展、资金和贸易需要的国际标准作为它们自己的技术条例或标

  准的基础。

  5、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特殊问题,各缔约国应采取它们所能采取的合理措施,

  确保全体缔约国有关以积极的态度和有代表参加的方式组织和管理国际标准化机构

  和国际证书制度。

  6、各缔约国应采取它们所肥采取的合理措施、确保国际标准化结构在发展中

  国家要求时审查对发展中国家有特殊利益的产品的国际标准的可能性,并可能时拟

  订这些标准。

  7、各缔约国应按照第十一条规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协助,以确保技术条

  例、标准、检验方法和证书和证书制度的制订和实行不会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扩大

  和多样化设置不必要的障碍。在确定技术协助的条件时,应考虑到提出要求的国家,

  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

  8、人们公认,发展中国家在制订和关行技术条例、标准、检验方法和证书制

  度方面可能会遇到特殊问题,包括组织机构和基础结构方面的问题。人们还公认,

  发展中国家特殊的发展和贸易需要,以及它们所处的技术发展阶段可能妨碍它们充

  分履行事实。为了确保发展中国家能够履行本协议,可在接到请求时授权该委员会

  明确在一定限期内、全部或部分地免除它们对本协议应履行的义务。在审议这些要

  求时,该委员会应考虑到该发展中国家在制订和实行技术条例、标准、检验方法和

  证书制度方面的特殊问题,以及它们在发展和贸易方面的特殊需要和它所处的技术

  发展阶段,因为这些都可能妨碍它们充分履行本协议的义务。该委员会应特别考虑

  最不发达国家的特殊问题。

  9、在磋商过程中,发达国家应牢记发展中国家在制订和实行标准和技术条例

  以及确保符合这些标准和技术条例时所遇到的特殊困难。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尽国力

  帮助发展中国家时,应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在资金、贸易方面的特殊需要。

  10、该委员会应定期检查本协议规定的在国家和国际一级给予发展中国家的

  特殊待遇和差别待遇。

  机构、磋商和争端解决

  第十三条 技术贸易壁垒委员会

  根据本协议规定,应设立:

  1、由每一缔约国代表组成的技术贸易壁垒委员会(以下简称“该委员会”)。

  该委员会应选出自己的主席并在必要时召开会议,但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以便

  使缔约国有机会就履行本协议或促进本协议目的的有关事项进行磋商,并应执行本

  协议或缔国大会所赋于的职责。

  2、适当的工作小组、技术专家组、咨询小组或其它机构应执行该委员会根据

  本协议有关规定所赋于的职责。

  3、本协议和在其它技术机构(如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营养药典委员

  会)内的成员国政府无疑应避免工作上的不必要的重复。该委员会应检查这一问题,

  尽量减少此种重复。

  第十四条 磋商和争端解决

  磋商

  1、每一缔约国对其它缔约国就有关影响本协议实施的事宜提出意见,应给予

  同情的考虑,并为立即磋商提供机会。

  2、如一缔约国认为另一缔约国或另一些缔约的行为使它从本协议直接或间接

  地等到的利益丧失或损害,或妨碍实现本协议的任一宗旨,使它的贸易利益受到严

  重影响时,该缔约国可向它认为有关的另一缔约国或一些缔约国提出局面意见或建

  议。任一缔约国应对它提出的意见或建议给予同情的考虑,以便就此问题达成满意

  的解决办法。

  争端解决

  3、各缔约国的目的应是立即和迅速地解决有关本协议的一切争端,特别是有

  关易腐产品的争端。

  4、如按第十四条第1款和第2款规定进行磋商后,仍未达成任何解决办法,

  该委员会应在任何一个争端方的要求下,于接到该要求后30天内召开会议,调查

  争端,以全球获得相互满意的解决办法。

  5、在调查该争端和在符合第十四条第9款和第14款规定的情况下选择合适

  的程序时,该委员会应考虑到有关争议的问题是否与商业政策抑或需要由专家详细

  审议的技术问题有关。

  6、至于易腐产品,该委员会应遵照第十条第3款的规定,尽可能快地审议这

  个问题,以便在要求该委员会调查的3个月内获得相互满意的解决办法。

  7、不言而喻,如产生的争端影响到肯定需要12个月的收获期的产品,该委

  员会应尽一切努力在12个月的时间内处理这此争端。

  8、解决争端过程中的任一阶段内(包括最初阶段),可与审议中的问题的有[page]

  关主管机构和专家磋商,并邀请他们参加该委员会的会议;可要求这些机构和专家

  提供适当的资料和协助。

  技术问题

  9、如在要求该委员会调查的3个月内,按照第十四条第4款的程序未寻找到

  相互满意的解决办法,该委员会应根据认为这些争端问题与技术性问题有关的任何

  一个争执方的要求,设立一个技术专家组,并指示它:

  (1)审查该争端;

  (2)同争执各方磋商并给它们以充分的机会,以寻得相互满意的解决办法;

  (3)说明有关争端的事实真相;

  (4)就是否有必要采取措施,以保护人类、动物或生物的生命及健康,以及

  是否须有专家作出合理的判断等问题,提出有助于该委员会提出建议或作出仲裁的

  调查结果。在适当的时候,此种调查结果亦包括(除其它外)有关专家所作的详细

  判断的调查结果。

  10、技术专家组诮按附件二的程序办事。

  11、技术专家组寓言技术性问题的时间因具体案例而异。技术专家组在技术

  问题提出后6个月内向委员会提交调查结果,但经缔约国双方同意延长的情况例外。

  12、这些报告应阐明它们的调查结果的理由。

  13、如在履行本条的程序后尚未寻得相互满意的解决办法,而任何一个争执

  方要求成立咨询小组时,该委员会应设立咨询小组。该咨询小组应按照第十四条第

  15款至第18款的规定进行工作。

  咨询小组程序

  14、如在要求该委员会调查后3个月内,按照第十四条第4款的程序,尚未

  寻得相互满意的解决办法,且又未采用第十四条第9款至第13款规定的程序时,

  该委员会应根据任何一个争执方的要求,成立咨询小组。

  15、在咨询小组成立后,该委员会应指示它:

  (1)审查该争端;

  (2)同争端各方磋商,并向它们提供充分的机会,以寻得相互满意的办法;

  (3)说明与执行本协议规定有关的争执的事实真相,并提出调查结果,以协

  助该委员会对争端提出建议或作出裁决。

  16、各咨询小组应按附件三的程序进行工作。

  17、各咨询小组应使用根据第十四条第9款而设立的任一技术专家组的报告

  作为审议有关技术性问题的基础。

  18、各咨询小组所需的时间因具体案例而异。它们应毫无迟延地,通常在该

  组成立之日起30天内向该委员会提出它们的调查结果,并在适当的时候向该委员

  会提出它们的调查结果,并在适当的时候向该委员会提出建议。

  实施

  19、在调查结束后或在技术专家组、咨询小组或其它机构向该委员会提出报

  告扣,该委员会应对该问题立即进行审议。关于咨询小组的报告,除非该委员会延

  长期限,否则该委员会通常尖在接到报告后30天内采取适当的行动。

  这些报告包括:

  (1)争端的事实真相的说明;

  (2)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缔约国提出的建议;

  (3)所作出的它认为适当的其它裁决。

  20、如某一缔约国认为无法实行对其提出的建议,则该缔约国应立即以书面

  形式向该委员会提出理由。在此种情况下,该委员会应考虑进一步采取何种行动为

  宜。

  21、如该委员会认为,情况已严重到足以采取这种行动,它可授权一个或一

  个以上的缔约国中止履行本协定对任一其它缔约国的义务,如果该委员会断定在这

  种情况下此举为宜的话。在这方面,该委员会可特别授权中止履行各项义务(包括

  特别授权中止履行各项义务),以便恢复相互的经济利益和各项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22、该委员会应对它已提出的建议或作出的裁决的任一事项进行监督。

  关于争端解决的其它规定

  程序

  23、如在各缔约国间对有关本协议的权利与义务问题发生争端,各缔约国在

  先例总协定规定的任一权利前应完成本协议规定的争端解决的程序。各缔约国认识

  到,根据第十四条第9款至第18款向缔约国大会提交的任何案例中的调查结果、

  建议或裁决,缔约国大会可予以考虑,但以它们与总协议中的相应在的权利和义务

  有关的事项为限。在各缔约国采用总协定第二十三条时,根据该条款所作的决定,

  只能以总协定的规定为基础。

  义务和标准

  24、如某一缔约国认为另一缔约国未能根据第三条、第四条、第六条、第八

  条和第九条规定而取得满意的结果,并且其贸易利益受到严重影响时,可相用上述

  争端解决的规定。在这方面,此种结果应相当于第一条、第五条和第七条中所设想

  会出现地结果(如把有关机构视为缔约国)。

  加工和生产方法

  25、如某一缔约国认为由于按加工和生产方法,而不是按产品我来制订技术

  要求而无法履行本协议规定的义务,该缔约国可引用上述规定程序。

  追溯效力

  26、只要某一缔约国认为在本协议生效时已有的那些技术条例、标准、保证

  符合技术条例或标准的方法或证书制度与本协议规定不时,这些条例、标准、保和

  制度应置于第十三条和第十四条的规定之下,只要这些规定的适用的。

  最后条款

  第十五条 最后条款

  接受和加入

  1、本协议应任由总协定各缔约国的政府和欧洲经济共同体以签字或其它方式

  予以接受。

  2、根据与有效履行本协议的权利和义务在关的条件,以及为本协议注意的临

  时加入文件中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本协议应任由临时参加总协定的 各国政府以

  签字或其它方式予以接受。

  3、本协议应向其它任何政府开放,按照与有效履行本协议的权利和义务有关

  的条件,通过向总协定缔国总干事交存载有议定条件的加入书,加入本协议。

  4、关于接受,总协定第二十六条第5款第1项和第2项的规定予以适用。

  保留

  5、未经其它缔约国的同意,对本协议任一规定的保留意见不得载入文件中。[page]

  生效

  6、本协议应于1980年1月1日起对业已接受或加入本协定的各政府生效。

  对其它政府,应于其接受或加入本协议之日起第三十天生效。

  (“政府”一词应视为包括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主管当局在内)

  审议

  7、每一缔约国应在本协议对有关缔约国生效后立即将现有的或为确保本协议

  的实施和管理而采用的措施通知该委员会。此后,这些措施的任何变动也应通知该

  委员会。

  8、考虑到本协议的宗旨,该委员会每年应对本协议的执行和实施情况进行审

  议。该委员会应每年将审议期间的发展情况,通知总协定各缔国。

  9、该委员会应最迟于本协议生效后第三年和以后每三年未审议的实施和执行

  情况(包括条款的透明性),以便必要时对本协议的权利和义务进行调整,以确保

  相互地经济利益和平衡各项权利和义务,但不得违反第十二条规定,并且参照本协

  议执行中所取得的经验,知当地建议修订本协议的文本。

  修正

  10、各缔约国可参照本协议执行中所取得的经验来修改本协议。各缔约国在

  根据该委员会制订的程序取得一致同意后,除非一个缔约国接受,否则该项修正不

  得对该缔约国生效。

  退出

  11、任何一个缔国都可退出本协议。退出应于总协定缔约国总干事接到有关

  退出书而通知之日起满60日生效。在接到通知后,任一缔约国都可要求立即召开

  该委员会会议。

  本协议在特定各当事方之间不予适用

  12、任何缔约双方在接受加入本协议时,如有一方不同意适用本协议,则本

  协议不适用于该双方。

  附件

  13、本协议附件是本协议整体的一部分。

  秘书处

  14、总协定秘书处应为本协议提供服务。

  存放

  15、本协议应交存于总协定缔国总干事。总干事应向本协议各缔约国和总协

  定各缔国尽快提供经核实的本协议副本、根据第十五条第10款规定的每一接受或

  加入通知书和第十五条第11款规定的退出通知书的副本。

  注册

  16、本协议应按联合国宪章第一百零二条规定的退出通知书的副本。

  本协议于1979年4月12日在日内瓦签订,正本一份,以英文、法文和西

  班牙文书就,各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附件一 本协议的特定术语及其定义

  注:注释内到的国际标准机构的定义是按照1979年3月的定义拟定的。

  1、技术规格

  规格是指单据上说明产品的特征,如质量、性能、安全或大小,可包括或专门

  用作某一技术的术语、符号、检验及检验方法、包装、标记或标签。

  注释:

  本协议只说明与产品有关的技术规格。为了避免通常的用法及习惯,因而修改

  了欧洲经济委员会/要际标准化组织的相应定义的措辞。

  2、技术条例

  强制性遵守的技术规格、包括可行的管理条款在内。

  注释:由于欧洲经济委员会/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以本协议未解释的条例定义为

  依据的,所以,本协议的措辞与它们的定义不同。此外,欧洲经济委员会/国际标

  准化组织的定义包括有本协议执行条款中的规范要素。按本协议的规定,该定义也

  包括这样一促标准,即不是根据个另条例而是根据一般法律来制订强制性适用的标

  准。

  3、标准

  由公认的标准机构核准、反复或不断使用,并非强制性遵守的技术规格。

  注释:

  欧洲经济委员会/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相应定义包含上述定义所未包含的几个规

  范要素。因此,本协议包括一相未按一致意见制订的技术规格。本定义各包括某一

  个别公司为其本身的生产或消费需要而制订的技术规格。“机构”一词也包括国家

  标准化系统。

  4、至少任由本协议全体缔约国有关机构加入的机构或系统。

  5、区域性机构或系统

  仅仅由本协议部分缔约国的有关机构可入的机构或系统。

  6、中央政府机构

  中央政府、中央政府各部及门或有关活动受中央政府控制的任何机构。

  注释:

  至于欧洲经济共同体,有关中央政府机构的规定应予以适用。但是,在欧洲经

  济共同体内可设立区域性机构或证书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可适用于有关区域性机

  构和证书制度的规定。

  7、地方政府机构

  中央政府以外的政府(即邦、省、郡、州、直辖市等)及其各部或部门或有关

  活动受该政府控制的任何机构。

  8、非政府机构

  中央政府机构或地方政府机构以外的机构,包括有合法权力实行技术条例的非

  政府机构。

  9、标准化机构

  标准化是公认活动之一的政府或非政府或非政府机构。

  10、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化机构采用的标准。

  注释:为了使它与本协议其它定义一致,措辞与欧洲经济委员会/国际标准化

  组织的相应定义不同。

  附件二 技术专家组

  下列程序应适用于按第十四条规定而设立的技术专家组。

  1、参加技术专家组的官员限于在该领域有专业名望和经验的个人,最好是政

  府官员。

  2、凡该国中央政府是争执方,其公民不得成为与该镅端有关的技术专家组的

  成员。技术专家组的成员应以个人身份参加工作,不得作为政府代表,也不得作为

  任何组织的代表,因此,各政府或组织不得就技术专家组处理的问题向全心全意下

  达指示。

  3、争执各方应向技术专定组提供一切能够取得的有关资料,但机密资料除外。

  向技术专家级提供的机密资料,未经提供该资料的政府或个人的正式授权,不得邓

  以透露。如要求技术专家组提供此种资料,但未授权技术专家组予以透露时,提供

  该资料的政府或个人可提供该资料的非机密部分的摘要。[page]

  4、为了鼓励各当事方达成相互满意的解决办法和取得它们的意见,各技术专

  家组首先应各有关缔约国提供其报告书的说明部分,随后应在向各缔国散发其结论

  或概要前一段合理期间内向争执各方提交其结构或概要。

  附件三 咨询小组

  下列程序应适用于依照第十四条规定而设立的咨询小组。

  1、为了便于咨询小组的成立,该委员会主席应保持一份在技术贸易壁垒、贸

  易关系和经济发展方面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政府官员的备用名单。这个名单也可包

  括政府官员以外的人士。在这方面,应请各缔约国在每年年初向该委员会主席提供

  各缔约国愿意让其参加此项工作的一两各政府专家。在根据第十四条第13款或第

  14款成立咨询成立咨询小组时,主席应在7天内提出由3 ̄5人(最好是政府官

  员)组成的咨询小组名单。直接有关的缔约国应在7个工作日内对主席提出的咨询

  小组成员作出反应,除非有令人信服的理由,不得对成员提名提出反对意见。凡该

  国中央政府是争端方者,其成员不得成为与该争端有关的咨询小组成员。咨询小级

  成员应以个人身份参加工作,不得作为政府代表,也不得作为任何组织的代表。因

  此,各政府或组织不提对咨询小组处理的问题给他们下达指示。

  2、各咨询小组均应制订各自的工作程序。与该问题有重大利益而又将此通知

  该委员会的所有缔约国应有听取意见的机会。各咨询小组可向它认为合适的任何方

  面请教和索取资料及技术意见。在咨询小组向某缔约国管辖范围内的某一方面索取

  资料及技术意见前、该小组应通知该缔约国政府。如果在必要同主管机构和合适的

  有关资料的要求迅速而充分地作出反应。向咨询小组提供的机密资料,未经提供该

  该资料的政府或个人的正式授权,不得予以透露。如要求咨询小组提供此种资料,

  但未授权该小透露此种资料时,提供该资料的政府或个人可提供该资料的非机密性

  部分的摘要。

  3、如争端各方未能达成满意的解决办法,咨询小组应以书面形式提交其调查

  结果。咨询小组的报告通常应说明它所写的任一调查结果和建议的理由。如该争端

  已达成双边解决办法,咨询小组报告可只写案件的简要说明和报告所达成的解决办

  法。

  4、为鼓励在缔约国间达成相互满意的解决办法和取得它们的意见,各咨询小

  组应先向有关缔国提交其报告的说明部分,随后,应在各缔国散发其结论或概要前

  一段合理期内向争端各方提交其结论或概要。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