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 >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 > 医疗事故三级丙等医疗负主要责任

医疗事故三级丙等医疗负主要责任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1-11 01:40:54 人浏览

导读:

胆道手术为治病,反复感染竟成患案例介绍:李师傅因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多年,多次经腹部超声检查诊断为“胆囊结石(填满型),脂肪肝”而到某医院住院治疗。入院后医师查体:腹平软,无压痛,莫菲氏征阴性。经家属同意后,医院在全麻下为李师傅行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道手术为治病,反复感染竟成患

案例介绍:李师傅因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多年,多次经腹部超声检查诊断为“胆囊结石(填满型),脂肪肝”而到某医院住院治疗。入院后医师查体:腹平软,无压痛,莫菲氏征阴性。经家属同意后,医院在全麻下为李师傅行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见胆囊网膜包裹,胆囊周围粘连紧张,游离后见胆囊呈“球”形,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充满型结石。术中分离胆囊三角区时发现肝门部解剖结构异常:在胆囊移行变细处将组织电切切开,见有清亮的胆汁溢出,判断可能有胆总管损伤,紧贴胆囊稍加分离,即可见肝门部胆管开口。即改开腹后探查见胆囊与肝、胆总管粘连紧密,LC术中所见胆囊变细处实际为左右肝管汇合处,LC时将此处做切口,左右肝管已暴露。切除胆囊,距Treiz’韧带60cm处离断空肠,距远断端6cm许行胆肠侧侧吻合(Roux-en-Y胆肠吻合),放置T形管及10号去头剪侧孔导尿管支撑,两管引出固定,距胆肠吻合口约30cm处行空肠近断端吻合,腹腔置引流管。术后第9天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2周查肝功能正常。术后3周“T”形管造影未见明显异常。造影次日患者感右侧腹痛,进食后加剧,平卧可稍缓解,大便陶土色,小便色暗红,T管引流胆汁逐日减少。请省级医院教授会诊考虑可能存在T管短臂滑脱、胆肠吻合口狭窄及肝下间隙积液。给予抗炎、护肝等治疗。7月13日胆道T管造影未发现明显异常征象。

此后患者上述症状多次出现,严重时出现白陶土样大便,无发热、黄疸,肝功能基本正常。8月10日行腹部B超右上腹引流管处探查,见约大小为4.0×1.3cm低回声区,形态欠规则,内有强回声光团,提示留置管周围炎性粘连。8月14日T管造影及口服碘剂胃肠造影显示左右肝管显示良好,胆管与肠道通畅,胃蠕动稍缓慢。

术后80天起,间断夹管,患者无特殊不适,查ALT66.47U/L。术后5个月B超检查示脂肪肝,胆总管、左右肝管不扩张,引流管旁未见液性暗区。拔除引流管,行胆道镜探查左右肝管及胆肠吻合口处,未发现结石及狭窄引起梗阻。10天后在胆道镜下作肝左右胆管及胆肠吻合口检查无异常征象。患者住院期间右上腹胀感,进食后加重,平卧可缓解的症状未能改善。此后患者多次就诊,但症状无好转。术后2年复查MRI示:(1)胆囊切除及胆肠吻合术后,胆总管多发小结石的可能;(2)肝内多发小血管瘤可能。

李师傅及其家人对某医院的治疗提出质疑,认为医院应对此承担医疗事故责任。他们认为,医院在对患者的诊治过程中,由于术前准备不充分,错误选择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损伤其左肝管,错误实施肝门胆管空肠吻合术且手术不符合规范等医疗过失,给患者造成反复胆道感染的身体伤害。

经某市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认为属于三级丙等医疗事故,医方应承担主要责任。理由是:(1)医院在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①萎缩性胆囊炎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相对禁忌证;②胆肠吻合升袢30cm不符合医疗原则;③术中引流管留置方法欠妥。(2)患者胆道损伤、胆肠吻合术后,正常消化道结构改变,引起不全性胆道梗阻,消化功能减退。(3)医方的医疗过失行为与患者身体损害结果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患者胆囊萎缩、局部粘连、解剖不清易造成胆道损伤。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