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损害赔偿动态 > 不敢捡钱是担心好心没好报

不敢捡钱是担心好心没好报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1-06 00:10:42 人浏览

导读:

近日,南京两位小伙同时发现路边有一沓百元大钞后,担心万一接触钱,可能会遭到误解,便选择了报警据12月9日《扬子晚报》报道,两人冒雨守候在现场,直到民警前来拍照取证,并清点出这是11000元钱。这让人想起了今年2月发生在南京的另一桩事:一位七旬老汉下公交车时

  近日,南京两位小伙同时发现路边有一沓百元大钞后,担心万一接触钱,可能会遭到误解,便选择了报警——据12月9日《扬子晚报》报道,两人冒雨守候在现场,直到民警前来拍照取证,并清点出这是11000元钱。

  这让人想起了今年2月发生在南京的另一桩事:一位七旬老汉下公交车时,一头跌倒爬不起来,但同车的乘客无一人上前搀扶,直到老汉在昏迷前大声喊出“是我自己跌倒的,你们不用担心”后,才有人上前施救。

  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人们已经神经麻木、爱心不再,而是因为“彭宇案”的教训太过深刻,让大家不得不长记性——之前,南京小伙彭宇曾因搀扶一位摔倒的老太太,最终被老太太及其家人认做撞人者告上法庭,并且输了官司赔了4万多元钱。

  南京的这两位小伙不敢捡钱,显然与刚刚发生的一件“捡钱案”有关——江苏淮安一位卖豆饼的老太捡到1700元钱交给失主后,对方称少了6500元,并将老太告上法庭要求赔偿。

  不主动搀扶老汉也好,不敢直接捡钱也罢,究其原由,都是因为有“一片好心反被人讹”的例子在前,大家学会了明哲保身,以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烦。具体而言,就是别轻易做好事,如果要做,也必须有见证人在场。

  做了好事反被受助者和受惠者诬赖,当这样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时,善良的人难免会担惊受怕,在帮助别人时难免会瞻前顾后,其结果很可能降低做好事的冲动,让做好事的人越来越少。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受损害的将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最终伤害的将是整个社会的精神肌体。

  南京这两位小伙的做法虽然挺“聪明”,但感觉还是过度防范,说到底,是一种无奈。某种程度上,他们是在用一种看似智慧的方式,再次强化了一种意识:好心未必有好报,弄不好,做好事也有可能付出代价。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