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司法考试 > 司法考试资讯 > 拿什么轻松前行,沉重的律师们?

拿什么轻松前行,沉重的律师们?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10-10 19:35:31 人浏览

导读:

从2002年起,我一只脚跨出了律师圈,身心已在圈外。律师是我将青春付诸其中的行业,并受益良多。多年下来,当我冷静地从圈外回望律师界时,有了和在圈里时不一样的感受。这样的感受半是热情半是冷静,说与同仁们参考。律师是一个热闹的行业。律师们会想、会说,会写,

  从2002年起,我一只脚跨出了律师圈,身心已在圈外。律师是我将青春付诸其中的行业,并受益良多。多年下来,当我冷静地从圈外回望律师界时,有了和在圈里时不一样的感受。这样的感受半是热情半是冷静,说与同仁们参考。

  律师是一个热闹的行业。律师们会想、会说,会写,会争,但时常看律师的杂志、网站、博客,总体感觉有点戚戚、有点郁郁,少点阳光,多点阴天。和律师同仁们聊天,听到的也是多点批评,少点建议,像极了一位满怀抱负、满腹经纶而不能得志的文人。律师们的心态为何至此,可能很多同仁会归结到体制、管理、竞争等等,但这样一些共同性的问题哪个行业都有,为何律师过于郁郁?以我在圈外回望的感受所见,律师们被一些律师业特有的观念所缠而不得其解,故有此郁郁情结。

  一,律师,你何来如此神圣?

  学法律出生的律师们普遍有一种强于其他行业人员的神圣感。这种神圣感起于法学院的教育。因为一代一代的法律教育启蒙者告诉学生,法律是神圣的。法律是否那么神圣,我们暂且不论,特别是在推行依法治国的当下。但学法律的人同时也都被告知,法律是统治阶级的工具,是治国的工具。作为一种工具,最重要的是好用,管用,而不是它是否神圣。从法学院的学生到选择当律师,一代一代的律师前辈又告诫年轻律师们,律师“带着荆棘的皇冠,握着正义的宝剑”,要除恶扬善,匡扶正义,仗义执言,为民请命。律师真的要背负着这样神圣的重负前行吗?

  在过去读书人少的年头,凡是跟知识沾边的行当都是神圣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医生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记者是无冕之皇,作家是社会的脊梁……哪个行当都不比律师不神圣。但这么多年市场化下来,个个行当有那么多的读书人加入,一个个知识行当都已经放下了神圣的包袱,流于世俗,只讲行业道德,不讲神圣行业,只求行业发展,不背神圣包袱。看看当下那些过去神圣职业的变化,普遍已经大众化、通俗化、市场化,除了特别情况下一些应景文章的需要,哪个行当还天天把神圣挂在嘴上。法律虽然是规范每个公民的一种行为准则,但学法律出生的律师谁授予了匡扶正义的神圣使命,要有的话,那也应该是法官的天职。律师只有克尽职守的行业道德,按照律师法的要求,在民事代理中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权益,在刑事代理中为犯罪嫌疑人作罪轻和无罪的辩护,就履行了自己的职业道德。这样的一份律师职业,较之于其他行当,普普通通,有啥神圣。

  二,律师,你为何对政治如此在乎?

  在中国,毫无疑问只有律师这个行业会对参与政治如此重视。律师行业每次人大、政协换届都要统计有多少律师成为人大、政协代表,但总是感到律师代表的人数,特别在全国人大、政协中的人数太少。就是参加不了人大、政协,在每年两会期间到会场摆摊,为人大、政协代表提供点法律服务,也算一种聊胜于无的政治参与。律师个体都有非常强烈的参政意识,总是会拿西方国家总统、总理、议会中律师出身的人数来对比中国的情况,结论当然是非常沮丧的。

  律师的这种参政情结,一方面缘于学习法律的因素,毕竟从学科的内涵而言,法律算是一门治理国家的科学;一方面缘于对西方政治的片面理解,只看西方政治家、政客中的律师背景,不考虑西方学法律出生的学生是考律师执照后再转行法官、检察官、议员、公务员等是普遍模式,而中国学法律的学生,在法学院毕业或司法考试后即分野为法官、检察官、公务员,所以,中国法学院毕业学生中做律师的人数比例要大大低于西方法学院的毕业生。更为片面的是,律师们自觉不自觉地把律师行业和政治家或政客的政界混为一谈。如果从行当而言,政治家、政客的政界也应当独立成为一个行当。就算在西方政界,也是有许许多多行当的精英们转行过来的,而无非是学法律或有律师执照的人在政界中的比例较之于其他行当转行而来的人员而言,比例高一点而已。

  由此而言,律师是一个行当,该干嘛干嘛。政治家、政客是个行当,律师中有的个体愿意转行投身政界,那是这个律师个体的事,犯不着律师整个行业在参政问题上着急。话再说回来,律师们也许不爱听。政治这行当各个国家有自己的一套规矩和明的、暗的规则。律师们也许在多党政治、街头政治或议会政治中有超乎其他行业人员的能力和优势,但在中国特色的政治模式下,中国律师的政治能力较之于其他行当的精英们而言,不敢说有什么优势,甚至可以说太缺少中国特色的政治智慧和政治能力。在此必须要补一句,中国特色的政治模式和西方特色的政治模式的优劣尚不见分晓,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会改变。中国律师个体要参与政治的话,在政治智慧和政治能力上尚需努力提高。律师行业对政治参与的过分重视应当和律师个体参政的选择相分离,千万别一厢情愿地把律师业当作政界对待。

  三,律师,你怎么把创业当打工?

  律师界还有一件让人沮丧的事。貌似神圣和高尚的行当,行业收入不多,二八现象严重,年轻律师收入低微,但整个行业却被誉为高收入行业。在这个定位上律师界整体犯了个严重的归类错误,以至于在各类行业政策扶持中,律师业吃亏不少。在中国,三百六十行或七百二十行,行行采用公司制,只有律师业特别,采用合伙制和提成制。在公司制下,老板是老板,打工是打工。打工的收入被归类为收入,统计到收入高低排行榜,老板的收入归类为投资增值和分红,统计到财富排行榜。但律师中有多少比例的律师是拿工资的?虽然国内律师业有所发展,有些规模化的事务所采用了聘用律师制度,给律师发工资,但全部收入靠工资的律师在中国律师界的比例有多少?我判断绝对不会超过10%.绝大部分的律师、合伙人都是靠提成养家活命,自己是自己的老板,兼而养了一些秘书和行政人员。就此对比,绝大部分律师、合伙人都是创业者,都是小老板。律师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部分,应当享有各地政府的扶持政策。但律师自己把自己的创业投资收入和工资收入混为一谈,统计部门多年把律师归类为高收入群体,律师业无人指出,还津津乐道于此,打肿脸充胖子,委屈了一大批新入道的年轻律师,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假如把律师业中合伙人和提成律师的创业收入和其他行业大、中、小老板的创业投资增值收入比,那律师的那点收入就是毛毛雨,把纯粹拿工资律师的收入和其他行业的职业经理人、高级白领比,那律师收入就是平均低收入群体。在这个问题上实在有点想不通天天为人家争权益的律师们,就是不会争自己的权益。正是应了俗话:自当郎中,自生癫疯。

  四,律师,你为何如此保守自闭?

  律师业目前和各行各业相比较,应该算相当保守自闭的一个行业。律师是个改革开放后恢复的一个传统老行业。作为一个行业自己比自己,发展变化非常巨大,对比其他新行业,实在有点汗颜。律师总会已自己所从事一个神圣而高尚职业为由,限制自己做一些新的业务探索。三十年下来,就是从做诉讼发展到了做非诉,不敢越雷池半步,真正做到法律规定可做的才做,法律禁止的一定不做,法律没有规定的没有想过要做。但律师一定经常会提示自己的当事人,法无禁止的就是可做的。就在这样的思维下,行业发生了此消彼长。不少律师由于收入等各方面的原因,实际上成为一些公司的雇员,丧失了律师的独立职业能力。有的律师事务所被投行业、会计业、咨询业实际控制沦为附庸。律师业会做得就是得到举报,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进行整顿。但律师界怎么就总是被人家行业蚕食,不去蚕食一下别的行业。这里果然有律师行业的体制问题,合伙制的斗不过公司制,但一定也有观念问题,并且,体制问题和观念问题又是会互为原因的,因为不想越雷池,就没有对事务所体制改革的冲动,合伙和提成的模式应付一下诉讼和非诉业务就够了,但要整合规模就存在问题,要想跨行业有所发展,体制就是制肘。一个行业如果保守和自闭,头上的蓝天一定是很小的,内部等竞争一定是激烈的。当许多行业都在求新求变,凤凰涅磐之时,律师业难道一定要固步自封。

  律师业恢复快三十年了,回头和当年骑辆破自行车,在平房里手写诉状的日子相比,天翻地覆。但当下的律师新辈们并没有比律师前辈有更多的自豪和快乐,反而背上了三十年累积的一个大包袱。包袱里的那些东西当年曾经激励过律师的前辈,但对于律师新辈们而言,却成了一种负担。比如神圣这东西,为祖国、为民族,为正义、为公平确实神圣,但那是全国人民共有的宝贝;比如政治这东西,确实重要,但那是政界的东西,不用你律师来背着;比如高收入,确实是谁都想要的东西,但不是你律师的,你也傻傻地扛着。套句俗话,谁家的孩子谁家抱,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恺撒。律师们该放下的就放下,轻轻松松上路,后面的路还很长。

法律之光博客·千古洲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