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司法考试 > 司考经验 > 感谢“司考”

感谢“司考”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10-19 12:55:55 人浏览

导读:

回顾自己走过的“司考”之路,留下许多感悟,一直想坐下来,总结这段时期的心路历程,与经历过和正准备经历“司考”的朋友们分享,但因忙碌被搁置了起来。令我惊讶的是,当我心中沉寂了一年的“司考情结”重被悄然唤醒再次静静抚摸它时,它竟依然保留着往日的温度。帘

回顾自己走过的“司考”之路,留下许多感悟,一直想坐下来,总结这段时期的心路历程,与经历过和正准备经历“司考”的朋友们分享,但因忙碌被搁置了起来。令我惊讶的是,当我心中沉寂了一年的“司考情结”重被悄然唤醒再次静静抚摸它时,它竟依然保留着往日的温度。

帘外蝉声月下窗

薄薄的考卷提交的那一刹那,突然觉得这样来诠释自己的付出是否太过简单。

这真是一条充满寂寞与艰辛的道路。无暇留连春光的明媚,无心倾听夏虫的鸣叫,克服着公务的繁忙、家事的琐碎、学业的沉重,冥思苦读在万籁俱寂的黎明和灯火阑珊的夜晚。厚厚的书本,眼花缭乱的法条,紧张的培训班课程成了生活的主旋律。晚风轻轻吹过隔壁电视机里播放的轻松旋律,书上的一个个字都变成了陌生的毫无生气的符号。望着那似乎再也耐不住寂寞的灯光,意识渐渐模糊,也许又会隐约浮现昨日的康桥……

当书本从手中滑落的响动把自己惊醒,重新捡起那似乎早已困乏的书本,摇摇发胀的脑袋,掬一捧凉水撩在脸上,却丝毫无法缓解内心的烦燥和焦灼,然后坐下来一遍遍重复地翻看距完成既定学习计划还差多少页。心烦意乱,真想在夜深人静时大喊几声,让自己感受一下那久违的放纵,哪怕是一分钟也好。

当八月的酷暑已尽,九月的秋风萧瑟,我们终于结束了最后的征程。

雄关漫道从头越

每个为司考付出过的人都体验过司法考试的残酷。不仅仅因为它号称“中国第一考”的高淘汰率,更因为被淘汰后的悲观与无奈。一年的艰辛与汗水未必人人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毕竟每一年的司法考试只能有很少的人能含着眼泪欢笑,更多的人只能一次次经历失败的惨痛。有的人甚至悲伤地离去,永远地告别了那让心颤抖的考场。是啊,我也曾不止一次地问自己,司法考试,真的值得我们为之作出这样的牺牲吗?答案是:我不知道!

每年当成绩的面纱徐徐揭开的时候,我的心都会紧张得瑟瑟发抖。我不敢正视母亲期待的眼神,拼命躲避平时最关注我的同学和同事。时间过去许久,依然记得当成绩出来的那个午夜,在经过了漫长的辗转反侧的煎熬,终于百感交集地拿起电话。放下电话的一刻,心已和那语音提示一样的平静。回到床上,轻轻盖好被子,独自咀嚼苦涩。就如歌词中所唱的,“只有相爱的人才能体会”,此刻是怎样的一种煎熬、是怎样的一种失落、更是怎样的一种心痛,也只有亲历的人,身处其中的人才能明白。

虽然心痛,但却痛得很清醒。结果,并不代表结局。很喜欢一句话:“有大志者心必大孤独,成大事者心必大悲苦”。那么,司考的人呢?他们在朝圣的途中一次次品味着悲苦与孤独,再用一颗朝圣的心继续走向法律圣殿的漫漫征途。

生活总是用最残酷的方式教我们长大,但我们从未想到过放弃。我知道,这是一场知识理论的考试,更是一场心理素质的较量。当第二天的太阳重新升起,司考路上,我又启程了。怀里揣着那句熟悉的歌词:“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一位哲人说过: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经历!

恍如一叶知秋的季节来临,忽然有一种感觉,感觉在这场从未有过的拼搏中真正找到了自身的价值,渐渐感受着自己的成长。

司法考试,只不过是一场考试,它承载不了我们那么多的期望,还有更多的事情等我们去做,还有更美好的未来等我们去打造,它永远不能成为生命的全部。

司法考试,又不仅仅是一场单纯的考试,它是我们生命中的一段缘分。在向目标跋涉的路途中,我们总是一味提醒自己“赶路要紧”,却忽略了沿途风光的美丽:忽略了考友间真诚的勉励,忽略了家人无私的关爱,也忽略了法律无穷的魅力……我们把它们看得太轻,却把结果看得太重。

无论成功或是失败,在备考的这段日子里,我们收获的都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天将降大任与斯人”的艰苦磨砺,还有“路慢慢其修远兮”的执着信念和“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顽强意志。在年复一年的复习中,我们学会了思考;在因几分之差再次与成功失之交臂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一次次想放弃又一次次咬牙坚持中,我们学会了忍耐!

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司法考试又无所谓成功与失败,或者说,那些为着自己的目标始终如一,心无旁鹜的人们都是成功者。他们的理想和志向坚如磐石,高如天空,经得起任何的艰难困苦,抵得住任何的欲望和杂念,就像闻一多在他的《红烛》里写到的那样,“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若干年后,我们再回头打量今天的备考过程,也许资格证书真的已只是一种形式,更大的收获是我们拥有了一段充实的人生,拥有了对人生的感悟和积淀,这才是司法考试赐予我们最宝贵的财富,而这些远远不是一次简单的考试所能给予我们的。

法律人常说:“迟来的正义是非正义”,而我的感觉则是,迟来的喜悦更加珍贵。

通行万物为道也

“通于天下者,德也;行万物者,道也”。德,可憾天地,慑四方,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而要行之万物,面对国家司法考试的万种难题时能做到行云流水,应付自如,则必须通于“道”。

庄子在《庖丁解牛》中说:“掌握道,心有全牛”则能做到“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所以,参加司法考试的考生要想成功通过司考难关,必须做到心中有“道”。

然,“道可道,非常道”,这说明,理念和规律是无法用语言来传授的,而只能用心去领会。一个人每战必胜的应试诀窍对另一个人来说也许就是糟粕,因为那仅仅是形而上的学习方法。东施效颦不但毫无意义,反而会事与愿违。我们只能通过自己不断地总结和摸索,去寻求属于自己的“道”。

无论别人说什么,别人做什么,一切的一切都不重要,惟有自己,惟有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知道什么属于自己,什么适合于自己,知道自己应当选择一条什么样的路,知道自己应当对自己负责,知道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复习司考领悟了“道”,犹如临渊观瀑,面对飞流直下之水心平如镜,却又气宇轩昂,仿佛于浩浩宇宙时空之中,似有佛家顿悟之境界。所有的知识在脑中形成一本书、一张网,有种“脱胎换骨”之感,感觉精神和肉体都融入到法律的汪洋大海之中了。那是一种驾轻驭熟、物我合一的感觉,有了这种感觉,再接受何种检验都不会感到惊惶了。由此,“道”便是开启“众妙之门”的钥匙。

梅花香自苦寒来

想起备战司考时曾经历的痛苦、无奈、焦急和恐惧,现在忽然明白,那其实正是心理浮躁的表现啊!如果能够静下心来,全力赴司考,学习就是一件平常而不无乐趣的事情。能力的体现是多方面的,面对压力,面对挑战,面对困难,面对考验,你将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这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司法考试靠的不是聪明和基础,而是踏实和勤奋,这是通过司考必须具备的品质。越到关键时刻,越能体现和锻炼一个人,因此要把握住每一分每一秒,走好每一步。

模考一把试试,给自己增加一些自信,告诉自己天道酬勤,上帝总会眷顾勤奋的人,努力了就不后悔。考试时把自己所学都倾泻于试卷之上,做到自己的最好,这才是最重要的。

不必对别人的目光过于敏感,其实大多数的目光是中性的,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即使是鄙夷不懈的目光,你也可以一笑而过,无需用别人的目光来寻找生命的支点。我们应该感谢司考带给我们心态的试炼与磨砺,慢慢地学会不为周围环境所左右,不为别人一句笑言而患得患失。我们之所以参加司考,不仅仅是为了结果,过程的体认才是司考真正的价值所在。正是一次次的失败,才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充实。既然选择了司考,就让我们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抄录一首小诗——《问》,以勉励所有在这场考试中拼搏过的朋友。

  “当欢笑淡成沉默/当信心变成失落/你追梦的脚步是否/依旧坚定执著?
  当秋风书写着萧瑟/当暴雨摧残了花朵/你纯真的眸中是否/还盈满对天空的承诺?
  当笑颜流失在人心的沙漠/当霜雪冰封了友情的承诺/你无奈的心中是否/还碧绿着鲜活?
  有谁/不渴望收获/有谁/没有过苦涩/有谁/不希望生命的枝头挂满丰硕/有谁/愿意让希望变成梦中的花朵
  现实与理想之间/不变的是跋涉/暗淡与辉煌之间/不变的是开拓/甩掉世俗的羁绊/没谁愿意/让一生在碌碌无为中度过。”

  这首诗,不就是为司考勇士而歌的吗?

曾经的勤与苦,曾经的汗与泪,都已过去。但既已启程,我会永远都在路上。人生无“中”点,“司考”伴成长!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经历过和即将经历司法考试的考友们。

作者单位:北京丰台区人民法院



来源: 中国法院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