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安全生产法 > 矿山安全 > 重庆市武隆县铁矿乡“6.5”山体垮塌抢险救援工作紧张进行

重庆市武隆县铁矿乡“6.5”山体垮塌抢险救援工作紧张进行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1-25 22:28:55 人浏览

导读:

6月8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主任王德学带领总局工作组继续在垮塌现场指导抢险救援工作,针对暴雨大雾等新情况配合地方政府完善救援方案,推进抢险救援工作的进行。截至8日22时,共找到9具遇难者尸体。受伤人员中1名伤危,2名重伤

6月8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主任王德学带领总局工作组继续在垮塌现场指导抢险救援工作,针对暴雨大雾等新情况配合地方政府完善救援方案,推进抢险救援工作的进行。

至8日22时,共找到9具遇难者尸体。受伤人员中1名伤危,2名重伤人员病情稳定,5名轻伤人员正在康复中,搜救工作继续进行。

抢险工作以抢救井下被困27名矿工为重点:一是在推测的泄水巷道位置上方的路面实施钻孔,目前3台口径110毫米的钻机正在施工,钻孔深度超过5米,为加快进度,调运的2台大型空压机已接近现场。二是根据推测的泄水巷道方位,在垮塌体掩埋深度最薄的位置进行松动爆破清理,为下一步挖掘机施工和掘进探寻泄水巷道创造条件。目前,爆破清理现场共实施了6次爆破,在50米的范围内形成3个台阶,挖掘机工作面初步形成。三是为争取时间,从垮塌山体对面抢修便道运送挖掘设备。目前已组织60余人、7台挖掘机、3台装载机昼夜施工,力争使大型机具尽快投入使用。四是从重庆煤科分院和208地质队抽调有关技术人员在垮塌现场采用高密度电法和地质雷达科学探找巷道方位,由于垮塌量太大,到目前为止未发现泄水巷道。

垮塌事件发生后,已搬迁、安置险区内群众29户85人,正在组织搬迁、安置13户33人。为配合施救,组织了150人分别对地质灾害、水域环境和险区房屋进行全面排查,已布置了3个基准点、16个监测点昼夜不间断观测。在可能出现的堰塞湖坝体迎水面采取防渗措施,减少渗水量,组织6台大流量抽水设备排水,开凿溢流堰泄洪,在坝体外坡脚下游建拦渣坝等。同时,道路交通部门正在抢修道路,电力、通讯、气象、急救物资保障等工作有序进行,善后工作全面展开,保持了社会稳定。

但是,救援工作也遇到一些困难。跨塌体量大,据航拍和专家初步测算,垮塌量达到1200万立方米,最大石块5000立方米,上百立方米的巨石遍布垮塌区域,给搜救和施工造成困难。由于矿井详细的地质资料和图纸被埋,难以准确确定巷道具体位置。据推测,被埋泄水巷道位置在垮塌体堆积物下40米左右。同时,天气条件恶劣,暴雨大雾造成垮塌体外水位上升和观测困难。

另外,峡谷山区地带道路狭窄,大型器材、机具运输困难。由于今日凌晨2时起全天连续降雨,暴雨大雾造成国内载重量最大的直升飞机不能到达,待命的清挖设备无法到位,影响抢险进度。同时,大型机具到工作面后,由于场地狭窄,清挖时会形成高切坡,有可能造成新的滑坡,威胁施工安全

对于下一步救援工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赴重庆武隆“6.5”事件现场工作组提出七点建议:第一、加强现场观测工作,确保恶劣天气情况下搜救和施工人员安全。第二、在争取用直升机吊用设备的同时,抓紧在垮塌体上修筑便道,争取把挖掘机早日送到现场。第三、继续用雷达等物探手段做好井口定位工作。第四、水利部门做好渗水疏通工作和坝体加固工作。第五、继续疏通道路交通,确保救灾物资和施工器材顺利进入施工现场。第六、加快钻孔工作进度,为营救被困矿工做准备。第七、继续做好善后工作,保持社会稳定。

 

  6月8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王德学带领总局工作组到垮塌现场了解最新抢险救援情况,针对暴雨大雾等新情况配合地方政府完善救援方案,推进抢险救援工作的进行。

 

  重庆市武隆县“6.5”山体垮塌救援工作紧张进行,道路交通部门正在抢修道路,确保救灾物资和施工器材顺利进入施工现场。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政府网站 胡少飞) [page]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