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安全生产法 > 安全生产法解读 > 对当前安全管理上一些问题的探讨

对当前安全管理上一些问题的探讨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1-29 22:23:38 人浏览

导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事业得到高速发展,在电力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电力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比如,在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的规程制度、安全保障体系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事业得到高速发展,在电力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电力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比如,在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的规程制度、安全保障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完善事故统计报告和安全信息反馈,制定反事故技术措施,预防同类型事故重复发生以及采用计算机统计事故报告,推行安全性评价和危险点控制等现代化安全管理方法和手段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促使在电力生产规模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电力生产设备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仍呈逐年下降趋势,对保证电力工业高速、稳定地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成绩显著。但是,当前安全管理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研究解决,以求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适应电力工业更快发展的需要。
1 发电方面反事故技术措施的制定、落实

  厂、网分开后,发电方面如何及时吸取事故教训是当前电力生产安全管理方面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发电是电力系统的源头,发电不能保持安全、稳定,电力系统将会出现缺电局面。80年代以来,大、中型发电机组事故频发,当时在认真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和上级部、局组织综合分析并制定、落实反事故技术措施以后,同类型事故频发的局面得到有效的遏制,保持了稳定的发电出力水平。当前电力体制改革厂、网分开后,发电厂由多个发电公司分别管理,因此在全国范围对发电事故进行综合分析并制定反事故技术措施的工作需要落实和加强。要全面吸取教训,防止同类型事故重复发生,需要对每次事故认真求实地查明原因并统计报告,而且还要从全国范围进行综合性总结分析,制定并落实针对性反事故技术措施,才能奏效。如果没有对每次事故实事求是地认真查明原因和全国范围的综合分析,并制定反事故技术措施,就难以预防同类型事故重复发生。

2 实事求是地调查、报告事故

  有的单位和有些人员还不能正确对待认真求实地调查、报告事故和安全考核的关系。实事求是地认真调查、报告事故是本单位和行业系统吸取事故教训、预防同类型事故重复发生的基本要求。但是,出了事故怕影响安全考核、怕丢面子,如实报告事故是老实人吃亏,甚至下属单位少报事故对主管部门的形象也有好处等错误认识,在有的单位和有些人员的思想上还占有一定的主导位置。因而对发生的事故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和能瞒就瞒,能拖就拖等捂盖子的态度,对兄弟单位的事故教训也不重视吸取。这种错误倾向严重影响了本单位和行业系统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导致同类型事故在一些单位重复上演,使国家和人民财产遭受不必要的损失。这种现象虽然发生在个别单位和少数人身上,但对整体影响很大,需要从我国抗击非典工作中得到启发,实事求是地调查、报告事故。

3 安全意识和责任感有待提高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电力行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还没有普遍得到相应的提高。有些人员对自己的岗位工作在保证安全方面应该承担什么责任不明确,甚至错误地认为安全是安全监督部门的事,对"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和"安全工作谁主管,谁主办,谁负责"的基本原则缺乏认识。缺乏牢固的安全意识,工作中安全责任感淡薄,必然会忽视安全措施的落实,从而会在工作上留下安全隐患;由于不重视学习掌握安全技术,致使作业中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领导和工作人员都要重视提高安全责任感,在安全责任感的驱动下,对自己所进行的每一项工作都要从安全上应负的责任出发,落实好有关的安全措施,并注重学习掌握安全技术知识,不断提高安全技术水平,这是保证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

4 安全检查要讲求实效,正确导向

  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对基层企业进行安全检查是必要的,可以起到引起重视、推动重点防范措施的落实、交流安全方面的经验教训、指出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等作用。但是,安全检查应该讲求实效,避免搞形式、走过场,要起到正确导向的作用,要着重检查实质性的内容,不要过分强调表面上的要求。比如,在检查各种记录方面,有的检查人员在检查安全日活动记录时,对记录内容是否结合实际,是否有本班组发生不安全问题的分析和记录,是否有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等实质性内容缺少仔细的检查,但对记录的书写却强调要写仿宋体,否则视为不合格,这样就使得迎接检查的单位组织人员连夜加班抄写记录,应付检查。其实各种记录做到字迹工整、清楚,不乱写乱画,内容不短缺,实质性内容充实,就应该是符合要求的。应该以能否起到应有的作用来衡量是否符合要求。正确导向安全检查,将会指导企业做好扎实的安全管理工作,但有些不正确的导向将对企业增加不必要的负担,会把企业引向形式主义。安全检查也不宜过于频繁,以减轻企业的负担。对一个企业的安全检查也不宜时间过短,半天、一天检查一个企业,除去听取企业汇报和检查后交换意见的时间,实际检查的时间就很少了,这样检查不深、不透,就会变成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被查企业可以安排得少一点,对一个企业的检查时间可以安排得长一点,做到一次检查能把重点问题查深、查透。这样既对被查企业有具体帮助,又对其他企业有借鉴价值。

5 制定、推行管理性防范措施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

  针对事故教训,制定防范措施,预防同类型事故重复发生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在制定、推行防范措施时要注重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措施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对大范围推行的管理性防范措施,一定要简明易行,尽量减少执行中的管理性工作量,以减轻班组在这方面的负担。比如,危险点控制是针对比较特殊的作业、特殊的环境、使用比较特殊的工具等可能引发人身事故,作业前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预先采取控制措施,对防止作业时发生人身事故是一种有效的防范措施。但是有的单位对一般的作业,也要求在作业前填写危险点控制卡,结果有的班组在一般性作业的控制卡上填些无关紧要、甚至不搭界的控制措施要求,而且内容也不具体,这样,不仅不起作用,反面增加了班组的负担。对此,有的安全检查人员在检查时,只看是否填写了控制卡,而不仔细检查控制卡的填写内容是否有针对性,是否具体,这样就会使危险点控制的执行流于形式。 [page]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