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安全生产法 > 安全生产法解读 > 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方兴未艾

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方兴未艾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1-29 13:37:22 人浏览

导读:

江苏早在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三同时"法令的初期,就已经开始各种形式的安全卫生评估、评价工作,多年努力取得了相当大成绩,通过各种形式劳动安全卫生评价的企业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和安全生产水平大大提高。但是,在实践中也发现,有些项目的问题源头出现在初步设计

江苏早在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三同时"法令的初期,就已经开始各种形式的安全卫生评估、评价工作,多年努力取得了相当大成绩,通过各种形式劳动安全卫生评价的企业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和安全生产水平大大提高。但是,在实践中也发现,有些项目的问题源头出现在初步设计阶段,一旦项目设计存在安全卫生方面的疏漏或缺陷,往往在验收时再发现已经造成损失,甚至面临于事无补的尴尬境地。因此,为了做到项目安全措施、安全技术装置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避免事后再来修修补补,有些建设主管单位几年前就已开始了自觉进行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程序。
1996年10月,原劳动部发布了第3号令《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工程)劳动安全卫生察规定》,1998年2月又发布了第10号令《建设项(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和第11号令《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单位资格认可与管理规则》,正式提出开展"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1998年国家行政结构改革,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职能进行划转,国家经贸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1998年8月发布了国经贸安全1998480号文件,国家经贸委1999年3月又发布了国经贸安全1999500号文件,从政策上把"三同时"工作引向更深层次,加强了推行建设项目预评价工作的行政力度。

江苏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令,规范化地履行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程序尚在启动阶段,虽然起步落后于广东、福建、上海等地,但执行法令、法规和预评价程序比较规范。从"南化公司荷兰DSM公司合资改造12万吨/年已内酰胺装置工程"和"江苏索普集团公司15万吨/年醋酸技术改造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过程和评审过程看,这项工作不但在提高建设工程的本质安全度和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水平方面,为设计单位提供了设计依据;为建设单位提供了决策参考3也为安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执法提供了重要技术依据。总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肯定会对江苏省的安全生产形势的良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其出发点是从设计上实现建设项目的本质安全化,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分析、预测该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险、危害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和可行的劳动安全卫生技术措施和管理对策,作为该项目初步设计中劳动安全卫生设计和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的主要依据,供国家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作为进行监察的参考。

从技术进度看,预评价以拟建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生产工艺过程、使用和产出的物质、主要设备和操作条件,研究系统的固有危险及有害因素,采用系统安全工程的各种科学方法,对系统的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系统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

通常的科学评价方法包括:类比法;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分析(PH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故障类型和影响危险性分析(FMECA)、事件树(ETA)、事故树FTA)、格雷厄姆-金尼法(LEC)、道化学公司法(DOW)、蒙德法(MOND)、日本劳动省六阶段法、单元危险性快速排序法、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世界银行国际信贷公司(IFE)法。

各种科学的系统安全、卫生评价方法是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的重要手段。采用合适的法规、法律和标准体系;系统地规划评价模型及其结构层面;恰当地选用一种或多种评价方法;合理地划分评价单元等等,都是非常专业的问题,必须由专门的评价单位来考虑。国家发布的劳动部10号、11号令规定了预评价工作必须由具有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资格的单位来承担,并建立了严格的管理体系。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经济面临巨大变革,各种规模、各种所有制成分的企业大量增加。由于这种经济转型的影响,在安全减灾投入一时不足的情况下,安全生产管理产生不可避免的负效应,我省安全生产状况不容乐观。

"九五"期间,由于安全管理上的死看死守精神的发扬,伴随着产业经济滑坡的客观原因,我省各类事故和伤亡率有所下降,但是,重特大事故依然屡有发生,事故总量仍然惊人,据不完全统计,年均发生重大事故2万余起,伤亡1万余人,其中,有1/3的事故发生在工矿企业,同时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也比较严重,全省各类工业企业中,还有约四分之一的企业存在职业危害因素并未得到有效控制;近五年来,我省每年的职业病报告数一直列全国前三位。更须警惕的是,随着新一轮经济的增长,企业生产开始复苏,工业生产可能进入事故多发期。

工业生产的核心是企业,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将重大危险源及隐患的辨识、评价、监控与预答列为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中心任务之一,并且开始探讨初建企业履行危险源分类申报;建立危险源的管理系统;建立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体系(0SHMS)并进行认证;建立健全危险品(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管理档案;制定事故防范减灾措施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政府有关部门开始强调采用行政、经济和科技相结合的手段,来加强对工业危险源及隐患的辨识、评估与监控力度。危险源及隐患的评估,主要针对工业生产领域,特别是对企业生产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危险源及隐患进行分级分类和评价的科学技术活动。只有通过对工业生产全过程(含初始设计阶段)中主要不安全因素,即物料、特性、设备、状况、工艺流程乃至安全管理等人为因素进行辨识、评估,才能找出相应的防范事故发生的对策措施,有效地遏制事故;同时也有利于科学地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将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损失和扩散性危害降到最低。

预测、预防是实现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手段,而预评价从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人手,预测、预防建设项目投产后可能出现的事故和危害,在我国,危险源的辨识评估尚处于策划和启动阶段,相关的技术措施、技术手段已有一定的基础,但法规和行政管理体制还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从已经取得的效果可以预期,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的全面推行、展开,将会有效提高安全设计工作的质量和建设项目投产后的劳动安全卫生水平,并迅速促使安全设计与工艺设计形成有机结合,为建设项目的总体安全设计提供了基本保证,从而提高了劳动安全卫生投资的效果。同时,也促使建设项目"三同时"的管理、监察工作沿着规范化、科学化方向深入地开展,从整体经济上增加了效益,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经济的同步增长。[page]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