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安全生产法 >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 对班长的管理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对班长的管理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1-23 20:03:59 人浏览

导读:

兵头将尾的班长,作为直接的生产组织者,其素质和修养直接影响“两票三制”的执行质量。因此,对班长的任用和管理,无疑是安全生产管理上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对班长的管理要少一些粗放,多一些细致;少一些弹性,多一些刚性。同时,提高自身遵章守纪的自觉性、认识事物
 兵头将尾的班长,作为直接的生产组织者,其素质和修养直接影响“两票三制”的执行质量。因此,对班长的任用和管理,无疑是安全生产管理上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对班长的管理要少一些粗放,多一些细致;少一些弹性,多一些刚性。同时,提高自身遵章守纪的自觉性、认识事物的深刻性、处理事情的规范性、个人修养的文明性,成为班长们的当务之急。

  对班长宽是害、严是爱。应当把中层干部管理的重点放在对班长的管理上,使班长能时时记住在遵守规章上起表率作用,并通过上下监督的刚性机制制约他的违章行为,以减少违章和事故。

  管理班长,首先要提高班长遵守规程的自觉性。在一个班组里,班员做事要看班长。班长只要不怕麻烦,按章办事,班员自然会增加几分自觉性;反之,如果班长图省事带头违章,这个班就会失去正确的管理,安全生产就少了一道保障。所以,要加大对班长的教育和考核监督力度,使班长带头习惯性遵章而不是领着大家习惯性违章,以保护企业和班组的利益。

  其次是要提高班长认识事物的深刻性,这就需要不断提高班长的知识水平。如果理论知识水平太低,认知能力就会打折扣,对上级的指导和群众的建议就无法深入领会和采纳。因此,在适当的时候对班长们进行短训,既休息了体力又增加了脑力,十分有益。

  第三要提高班长票前准备工作的规范性。工作票的工作负责人、工作成员均由班长指派,人员确定后,通知工作成员、学习操作过程、分析危险点也都由班长来组织,这个过程的规范性直接影响“两票三制”的执行质量。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功”,正确的票前准备工作应先办好票,然后召集所有工作成员对工作票和操作规程进行学习,然后落实分工,讨论完善危险点分析和安全措施,并督促每个工作成员在危险点分析卡上签名。如果有成员对操作步骤不清楚、对危险点不明白、对安全措施不理解,不妨继续学习,直到弄清楚为止。工作后,还应进行简单的总结,交待下一步工作,使工作成员有思想准备。班长应当有能力完成这个过程,其中任何一个步骤出现问题,都应由班长承担主要责任。可是,少数班长在实现工作中却做得不规范,大至有以下5种错误做法:

  一是班长在“票前学习”时不通知到每个工作成员,使某些成员不学习、不签名就上现场。这个工作成员很可能因为某个危险点不清楚而出事故;二是班长对工作时间、地点、环境交待不清,产生事故隐患;三是班长在“票后总结”时漏人。如果班长屡次小范围总结和安排工作,就会增加不和谐的事故隐患;四是班长故意造成班员违章操作或无票作业,通过发错误指令来整治人,这类做法危害最大;五是个别班长不注意工作方法,动辄大动肝火,使整个行动小组带着不满情绪去操作,导致不理智的行为发生,大大增加了事故隐患。这5种情况,表面看起来是班员不合作,其实是占主导地位的班长组织不得当造成的。

  由此可见,想消除违章现象,加强对这部分班长工作的监督考核很必要。要消除个别班长的骄娇二气,千万不可将集体的劳动成果,简单地归结到班长一人身上;在造成事故时,更不可形成厂里有损失、群众有损失,唯独班长没有损失;上级有责任、群众有责任,唯独班长没责任的不合理局面,严格禁止把对班长的处罚转移到班员身上,坚决消除对班长考核上的真空。加强对班长的管理,还应当大力提倡群众监督,形成约束机制,促进班长自律,逐步使群众遵守制度顺理成章。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