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安全生产法 > 从业人员权利和义务 > 尘肺的病因、发病机理及预防

尘肺的病因、发病机理及预防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1-23 00:09:13 人浏览

导读:

尘肺的病因是吸入致尘肺的粉尘,但吸入这类粉尘并不一定会导致尘肺的发生。人体呼吸器官本身就有很强的防御粉尘进入和沉积体内的功能,吸入空气中的粉尘。首先经过鼻毛格栅的阻滤,继而受到鼻咽腔解剖结构的影响,气流方向和速度改变,在鼻腔及咽部形成涡流,尘粒受惯

尘肺的病因是吸入致尘肺的粉尘,但吸入这类粉尘并不一定会导致尘肺的发生。人体呼吸器官本身就有很强的防御粉尘进入和沉积体内的功能,吸入空气中的粉尘。首先经过鼻毛格栅的阻滤,继而受到鼻咽腔解剖结构的影响,气流方向和速度改变,在鼻腔及咽部形成涡流,尘粒受惯性作用,大于10μm的易撞击而附着于上呼吸道壁上,这样一般可阻滤吸入空气中30~50%的粉尘。气流进入下部呼吸道,随气管、支气管的逐级分支,气流速度更加减慢,气流方向改变,气流中的尘粒沉降附着于管壁的粘液膜上,粘液膜下纤毛细胞的摆动将粘液推向喉部,随痰排出体外,此部分阻留的粉尘多在 2~10μm大小。能进入肺泡的尘粒,多数小于 2μm,大部分被肺内吞噬细胞吞噬,通过覆盖在肺泡表面的一层表面活性物质和肺泡的张弛活动,移送到具有纤毛细胞的支气管粘膜表面再被移送出去。进入肺泡的尘粒只有很小一部分被?细胞(吞噬有粉尘的吞噬细胞)带入肺泡间隔,经淋巴或血液循环而到达肺及人体的其他组织,引起生理病理作用。故吸入的粉尘在肺内沉积,只发生于吸入粉尘量过大,人体呼吸器官的防御功能不能将其过滤、附着、阻留,或粉尘沉积于肺泡又不能完全清除时。因此,保持呼吸器官的良好自御功能有重要的意义。

  进入肺泡不能被清除的粉尘,因其本身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作用的不同,引起不同的组织反应。通常将吸入粉尘引起的肺组织反应概括分为纤维性变和非纤维性变两种类型,前者除可形成一般粉尘引起的尘灶和尘细胞灶外,以细胞纤维性灶、纤维细胞灶、纤维灶,以及灶的增大、融合,甚而形成团块样病变为特征。因此类病变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可使肺及毛细血管等组织破坏而形成瘢痕,产生肺气肿或肺不张,使肺组织结构变形,这些改变一般不可逆。非纤维性变类型(或称肺粉尘沉着症)不形成瘢痕组织,不破坏肺泡和肺的组织结构,一般是可逆性损害。由于生产中的粉尘多是混合存在,影响粉尘的生物学作用因素较多,因此,粉尘引起的这两种肺组织反应并非绝然分开。

  对于个人来说,要注意个人防妒措施,主要指佩戴防尘护具,如防尘安全帽、送风头盔、送风口罩等。新工人在上岗前应进行就业前体检,凡患有以下疾病的一律不能从事粉尘作业:活动性肺结核病、萎缩性鼻炎,鼻腔肿瘤、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及慢性支气管炎等;显著影响肺功能或胸膜病变,如弥漫性肺纤维化、肺气肿、严重的胸膜肥厚与粘连,严重的心血系统疾病。

  对企业来说,应该从以下几点加强注意:

  1、密闭、抽风、除尘: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用密闭抽风除尘办法,防止粉尘飞扬。

  2、湿式作业:采用湿式碾磨石英、耐火材料,矿山湿式凿岩、井下运输喷雾洒水。

  3、接尘工人健康检查:包括就业前和定期健康检查,脱离粉尘作业时还应做脱尘作业检查。

  4、工艺改革、革新生产设备:是消除粉尘危害的主要途径。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