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安全生产法 > 安全生产法规 >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创建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工作的通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创建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工作的通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创建劳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创建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工作的通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创建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工作的通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创建劳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1-28 21:46:35 人浏览

导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近年来,各地在推动劳务输出工作中,涌现出一批劳务输出工作突出、成效显著的县。这些县的党委政府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强县富民的战略措施,列为一把手工程大力推进;劳动保障部门开拓创新,搞好组织服务,使这项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并创造出具有示范作用的经验。为进一步做好劳务输出工作,我部制定了《创建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工作要点》(见附件1,以下简称创建要点),以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引导、带动更多的县搞好劳务输出工作。现就有关事项提出如下要求:

一、各地要把创建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作为搞好劳务输出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将劳务输出工作抓细抓实。

二、省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加强对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的指导和支持。要及时总结和推广他们的经验,加强对其他劳务输出县的工作指导。

三、示范县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4]92号)和《关于印发劳务输出输入工作要点的通知》(劳社部函[2005]210号)要求,加强对劳务输出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在健全县乡就业服务体系,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模式,搞好与输入地以及用人单位的双向对接,大力发展有组织劳务输出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四、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我部确定了第一批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见附件2)。其他劳务输出县应对照创建要点要求,进一步搞好劳务输出工作。我部将对示范县每年调整一次,将工作进展较快、符合条件的县补充进来。

五、省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指导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于每年6月底之前和12月底之前分别报告工作开展情况,具体要求另行布置。

二〇〇五年十二月十九日

附件1、创建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工作要点

一、 指导思想

县委、县政府重视推动劳务输出工作,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项支柱产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立城乡统筹、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完善并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培训、就业、维权三项工作紧密结合,做实劳务输出、输入双向对接,以有组织输出带动多元化输出,推动劳务输出工作健康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二、工作目标

(一)建立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模式,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和稳定性。

(二)发挥社会各方面作用,以有组织输出带动多元化输出,扩大劳务输出规模。

(三)制定推动劳务输出工作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工作网络和信息网络,完善工作制度,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劳务输出工作体系。

三、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健全县、乡就业服务体系。

1、加强县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公共信息渠道的作用,组织引导劳务输出工作。

2、在乡镇建立劳务输出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责任,做到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

3、发展各类职业中介机构,大力发展乡村劳务信息员或劳务经纪人队伍。

4、县、乡就业服务机构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做好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转移就业情况和培训就业意愿等信息的收集和管理。

(二)加强和改善劳务输出服务。

1、加强对劳务输出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中长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发展规划,建立劳务输出目标责任制,并将目标层层分解落实。

2、把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公共就业服务的重要内容,多渠道、多形式免费为准备外出就业的农民发放相关材料,提供政策咨询和就业信息。

3、收集适合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岗位信息,开发适合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4、县财政把劳务输出服务经费列入预算,保证必须的工作经费。

5、规范各类劳务输出组织服务行为,引导其搞好劳务输出诚信服务。

(三)强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1、明确劳动保障部门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建立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

2、制订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并层层分解,抓好落实。

3、县财政把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列入预算,加大支持力度。

4、整合社会各类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各类公办、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作用,建立劳务输出培训基地,围绕劳务输出搞好培训。

5、积极探索东西合作、城乡合作、校企合作等培训方式,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培训项目,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大力发展有组织劳务输出。

1、围绕培训、服务、管理和维权等方面工作,与输入地政府、职能部门、服务实体加强信息沟通、政策协调和工作配合,建立双向对接机制。

2、发展劳务协作,开发劳务市场,获取劳务订单,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输出,提高农民外出务工组织程度。

3、鼓励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各类劳务公司、职业中介机构、职业培训机构与输入地劳务公司、培训机构等市场经济组织开展劳务协作。

4、制定扶持政策,规范发展劳务派遣组织。为劳务输出提供职业介绍、培训、管理和维护权益“一条龙”服务。

5、结合当地人文和经济发展特点,制定扶持政策和鼓励措施,加强对培训品牌、服务品牌的扶持和劳务品牌的推介,努力打造劳务品牌。[page]

(五)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

1、将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维护权益三项工作作为劳务输出工作的总抓手,综合考虑,统筹安排,有机结合。

2、在劳务输出工作中积极创造和大力推行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并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以引导、鼓励和支持。

3、指导具体从事劳务输出工作的服务实体搞好培训、服务、维权三个环节的衔接,使三者有机结合。

(六)完善劳务输出的政策措施和工作制度。

1、研究制定推动劳务输出工作的政策措施,加快制度建设,规范业务流程,营造有利于劳务输出工作的环境。

2、落实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补贴政策。制定补贴资金与培训就业效果挂钩的办法。探索运用“助训金”、“培训券”进行培训补贴的办法,提高补贴资金使用效率。

3、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和鼓励措施,引导和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建立劳务输出与返乡创业的良性互动机制。

附件2、第一批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名单

河北省: 魏县 张北县

山西省:浑源县 夏县

内蒙古自治区: 敖汉旗 奈曼旗

辽宁省: 朝阳县 铁岭县

吉林省: 长岭县 舒兰市

黑龙江省: 鸡东县 林口县

江苏省: 宿豫县 盱眙县

浙江省: 磐安县 常山县

安徽省: 灵璧县 颍上县

福建省: 浦城县 清流县

江西省: 丰城市 余干县

山东省: 宁阳县 泗水县

河南省:滑县 固始县

湖北省: 陨西县 英山县

湖南省: 安化县 桃源县

广东省: 罗定市 廉江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 宜州市 浦北县

重庆市:巴南区 黔江区

四川省: 绵竹市 富顺县

贵州省: 罗甸县 遵义县

云南省: 富源县 南华县

陕西省:富平县 紫阳县

甘肃省: 山丹县 陇西县

青海省: 化隆回族自治县

宁夏回族自治区: 同心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疏附县 米泉市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