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电子商务法 > 电子支付 > 网络银行 > “大众版”网银安全隐患大 网银安全靠客户自己

“大众版”网银安全隐患大 网银安全靠客户自己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3-29 22:47:30 人浏览

导读:

犯罪分子利用手机短信,假冒电话银行,骗取客户账号资料,伺机盗取账内资金;互联网上,工行、农行、中行等多家银行的“假网站”频频招摇过市……近期,接二连三曝光的金融网络安全事件,无疑给许多人的心理投下阴影。银行的电子银行专家不得不承认,对于安全性的担忧
犯罪分子利用手机短信,假冒电话银行,骗取客户账号资料,伺机盗取账内资金;互联网上,工行、农行、中行等多家银行的“假网站”频频招摇过市……近期,接二连三曝光的金融网络安全事件,无疑给许多人的心理投下阴影。
银行的电子银行专家不得不承认,对于安全性的担忧,已经成为妨碍网上银行业务推广的重要原因。

  不过,银行专家指出,虽然网上银行不能称之绝对安全,但网银平台被黑客攻破的可能性也几乎为零。维护客户的网银信息资料安全,关键还靠自己。

  登录网银须有专用电脑

  专家指出:“账户信息泄露的原因有很多,而因为客户自己不恰当的行为造成损失的案例则不胜枚举。”据介绍,在开通网银账户时,银行一般会为客户设置简单的初始密码(多为6个“8”等连号),客户需在第一时间对密码进行重新设置。但不少的客户因种种原因,时常忽略这一操作程序。当被身边别有用心的人获取了账号,那么密码便很容易被破译。此外,不少客户将属绝密的数字证书的下载工作,放到网吧或单位电脑上完成,也很容易造成账户信息泄露。

  据介绍,银行网站“防火墙”对普通客户的账户保护力度与VIP客户及企业是一样的。浦发银行电子银行业务专家认为,银行所提供的网银交易平台的安全性还是可靠的,至今,还没发生过银行网站被“黑客”攻占的事件。客户上网时需注意最基本的几点:首先,注册客户需仔细核对网址,不要误登假网站。犯罪分子往往利用极易混淆的网址蒙骗客户。例如,假工行域名是“1cbc”,与真正的工行网站“icbc”,仅“1”和“i”的一字之差;而假农行域名是“965555”,与真正的农行网站“95599”也极为接近。其次,一定要使用数字证书,只有拥有密钥方可确保客户在安全模式下进行网上资金操作。第三,注重密码的保护,不可轻易向他人透露,交易密码与查询密码应各自设立。最后,应该在固定场所、固定电脑上登录银行网站,且不可在网吧等人员流动大的场所使用网银。

  警惕“大众版”网银安全

  工行总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工行个人网银客户已达1106万户。但据该行相关部门人士透露,其中绝大多数是大众版用户,专业版客户很少。如拥有60多万网银客户的浙江省分行,其专业版客户尚不足万人。

  目前,“专业版”必须由客户本人到银行网点办理,采用的数字安全证书拥有上百位的签名密钥,安全级别很高;而“大众版”允许客户凭身份证号、账号和密码在网上自助开通,手续虽然简便,但防护措施仅限于客户自设的密码和付款密码,一旦客户的信息泄露,账号资金被盗用的风险将颇高。

  正因为此,目前多数银行规定,“大众版”客户只能查账而不能划款、交易。但是,由于“专业版”的业务开通手续较复杂,使银行在推广时受阻,而银行急于拓展网银业务,纷纷简化“大众版”用户的开通手续并强化其功能,如今建行、工行等网上银行“大众版”客户都可实现网上购物,使资金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增大。

  同时,根据对央行最近发布的《电子支付指引(征求意见稿)》第四十五条的解读表明:客户使用网上银行“大众版”进行网上购物,只要银行系统不存在问题,无法追回的账户盗用损失由客户自己承担。

  当发现隐藏的风险后,相关银行开始酝酿防范措施。如工行6月对个人网银规则进行了调整:“大众版”客户如需对外转账或汇款,其单笔交易限额为2000元,当日累计交易限额为5000元。而“专业版”客户无此限制。

  假电话银行蔓延可能性不大

  晨报记者李强报道自从假电话银行现身沪上,许多市民忧心假电话银行会不会就此蔓延开来。日前,上海银监局有关人士提醒市民,能保证不被窃取密码的办法便是不要理睬任何非银行的所谓客户服务电话。

  农行上海分行的专家指出,假电话银行一般是以发布中奖信息为诱饵实施诈骗的。而银行不会委托第三方向本行的客户索取个人账户信息,尤其是查询账户,要求输入银行卡账号、密码等是绝对不可能的。

  银行的服务热线都是固定的,多为“9”字开头的5位号码。目前,工、农、中、建、交等银行的服务电话分别为95588、95599、95566、95533、95559。农行专家认为,只要市民自我防范的意识增强,假电话银行蔓延的可能性就不大。(李强 )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