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程序 > 民事第一审程序 > 民诉新要点:新增公益诉讼案件类型

民诉新要点:新增公益诉讼案件类型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5-21 21:35:27 人浏览

导读:

核心内容: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关于新民事诉讼法的要点解读,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尽快了解新民事诉讼法。

  核心内容: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关于新民事诉讼法的要点解读,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尽快了解新民事诉讼法。

  法院不予受理起诉的,必须出具裁定书,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

  新民诉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解读】

  “立案难”一直是老百姓时常反映的问题。现行民诉法虽然规定了:法院认为不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起诉,有权裁定不予受理,原告不服裁定,可以依法提起上诉。但个别地方法院,收到原告起诉状后,以审查起诉材料为由,迟迟不予答复,对于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仅以口头形式做出不予受理裁定,造成原告上诉权利无法正常行使。

  新民诉法明确规定,符合起诉条件的,必须在七日内立案,不予受理的裁定必须以书面形式做出,从而有效保障了当事人的诉权。

  新增公益诉讼案件类型,为进一步探索公益诉讼制度开启程序大门

  新民诉法第五十五条 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解读】

  现行民诉法没有将公益诉讼作为案件类型。新民诉法新增了公益诉讼案件类型,将环境污染、大范围侵犯消费者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列入公益诉讼的范畴,并规定法律授权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作为原告起诉。

  目前,我国还无任何法律授权有关机关或组织提起公益诉讼,公益诉讼的审判原则、审判程序、责任承担,收益的奖励与分成等一系列理论和制度问题,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研究和完善。但毕竟,中国公益诉讼制度的程序大门已经开启。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