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动态 > 从讲台到审判台

从讲台到审判台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5-18 02:53:24 人浏览

导读:

──我的法官生涯(一)1992年3月,因为工作调动,我从教育系统调入法院工作。从校园到法院,从一名已有5年教龄且具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专文凭的中学语文老师到法院担任一名普通的书记员,我开始了从讲台到审判台的法官生涯。中学校园,一个美丽而圣洁的地方,青春明媚

  ──我的法官生涯(一)

  1992年3月,因为工作调动,我从教育系统调入法院工作。从校园到法院,从一名已有5年教龄且具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专文凭的中学语文老师到法院担任一名普通的书记员,我开始了从讲台到审判台的法官生涯。

  中学校园,一个美丽而圣洁的地方,青春明媚而阳光,好似充满希望和知识的花园,园里许多少男少女像花朵一样开放,可称得上是世外桃源,人间圣地,它远离一切人世间的纷争和喧嚣,平静而美好,而师范毕业的我就是这花园的灵魂工程师。

  而走进法院,就像从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走进了波涛汹涌的大海,我经历了人生最重要的转折。有点“从天堂到了人间”的感觉,从安逸祥和的乐园我走进了一个是非之地,纷争之地,诉讼之所。

  按古语,就是从学堂到衙门,由教书先生变为执笔小吏。这个身份的转变可不是那么容易,落差不小,我有点承受不了,甚至有一点点恐惧。由一名法律门外汉到初入法海的泳者,由传道授业解惑到说理讲法,由平淡无奇到矛盾丛生,带着教育上养成的好学习惯,我如饥似渴地攻读大量的法律书籍,像一个刚刚学步的孩子,不知疲倦地学习着,行走着,前进着,快速地成长着 ……

  一开始,我被分到横水法庭担任内勤和书记员工作,听说法庭居无定所,刚由北山内的红化厂搬到田家庄寺头农机校租房暂住。内勤主要是管理内务和诉讼费用,打扫卫生、领取办公用品等杂务也是份内之事。书记员就是做记录,不光是调解和开庭记录,那时更多的是下乡做调查笔录和庭前调解笔录。

  从讲台上的老师到一个打杂兼管卫生的内勤书记员,一段时间我还是有点失落,有点角色转换不过来。但为尽快适应这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我还是发挥我在教育系统养成的爱读书好学习的优势,下功夫学习法律知识,并从一点一滴学习审判员的谈话技巧和办案经验。

  更为让我自豪的是,上班几个月,我便穿上了新发的审判服。那时是藏蓝色的服装,一身冬装,两身春秋装,肩扛天平,头顶悬着带有国徽的大檐帽,尽管我身材瘦小,看起来也很威武,让亲戚朋友羡慕,这时,一种执法人员的自豪感便自然而生。

  那时我们法庭由于辖四乡一镇,面积大,人口多,配有4名审判人员,官多兵少,就我一个书记员,经常要送达诉状副本、通知书和开庭传票,还要“伺候”审判员下乡调查案情做笔录,记调解笔录、开庭笔录和宣判笔录等,结案后还要装订案卷,常常忙得喘不过气来,觉得每天都过得很快,但是很充实。

  记得我上班第三天,姓侯的审判员(很不幸,这位法官退休后于虎年春节前突患脑溢血去世,享年65岁。我不知道他的病是不是长期劳累所致。)派我去给横水镇三井村一人身损害赔偿案当事人送达诉状副本。从法庭租住地到三井村,我不知有多远,老侯说不太远,我就骑上法庭唯一的交通工具--一辆飞鸽牌自行车向目的地奔去。那天刚好是小雨后放晴,阳光明媚,有的地方勉强可以骑车,有的地方就要步行,我一边走一边问路,一直走到临近北山脚下的当事人所在村,终于找到被告家把法律文书送到他手中。当事人签完字我便往回赶,由于路有一点泥泞,来回二十五公里的路程,用了我整整一上午的时间,虽然有点艰苦,但任务完成得还可以,第一次下乡的经历算是比较顺利,我感到高兴和欣慰。

  时间不长,院里便给我们法庭配了一辆两轮渭阳牌轻骑,不是电动的,是脚踏式启动。大家都很高兴,心想再也不用骑自行车下乡了。可那机动车还真不好驾驶,我们庭长(对不起,更为不幸,这位姓陈的庭长也早于2001在刑庭庭长位上突发脑溢血殉职。写到这里,我不得不为我们基层法官的身体健康担忧,繁重的工作任务使他们的身心长期超负荷运转,有时身体某一部位便处于崩溃的边缘,危险将至,而整日忙碌的他们浑然不觉!一个个不该发生的“过劳死”悲剧让人惋惜!望我们的党和政府,我们法院的领导能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刻不容缓!)首先学会了驾驭它,下乡时我就拿着装着案卷材料的公文包坐在庭长后边。那时的乡间土路不像现在的水泥路这么好走,不敢开得快,不然太颠簸,速高了车也容易倒,所以我们常常骑得慢,一边下乡,一边也顺便欣赏了田野的美丽景色,一举两得。那时的民事办案方法常常是,案子一立,送完诉状之后,先下乡调查,到村组及左邻右舍、证人处询问,一次查不清,两次三次,直到查清为止。案情基本清楚之后,第二步便是庭前调解,能调解结案的一般尽量调解解决问题,那样结案相对简单;如矛盾确实无法调处,再确定开庭时间,看是适用简易程序还是合议庭审理,所以法官常常是胸有成竹地断案,一切都了然于胸,那个当事人想说谎、瞒哄或欺骗法官一般行不通,因为他们也知道法庭可能调查过,所以自知说假话没用。依靠群众去弄清事实,这就是那时的工作方法的好处,因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出真理,错案肯定就少多了。在调取的证据面前,当事人面对事实也自然无话可说,对法院大都很满意。但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办案的周期太长,效率有点低,还好那时的案子相对较少,也就能忙过来(要是现在都像那时那样办案,案子太多根本办不完,后来的当事人举证和“一步到庭”也有它的优点)。

  后来,法庭所有人都学会了驾驶那辆轻骑,便方便多了。老侯年龄最大,下乡时我便开车驮着他。有时那轻骑也出小问题,突然熄火或不来油,一下子弄不好,便不得不推着走,好在那车不算重,推上并不累。

  时间不长,院里花三万元买了横水乡政府西院的七间大房,我们法庭便告别了租房的生活,由寺头村搬到了横水镇。镇上的驻镇单位很多,大家闲暇时便常在一块聊天交流,非常热闹,就是值班,也有很多伴儿,大家在一块还可以娱乐。从此,法庭生活再也不寂寞了,闲暇时我便发挥自己爱好文学的专长写点随笔或新闻稿件,当年七月,我的一篇写民告官强拆民房的案件信息竟被《中国法院网》发表,更增加了我写作的动力。

  一年多下来,我便胜任了法庭的所有工作,还受到了领导的表扬,我们庭还被评为优秀法庭,受到县上的表彰。第二年,我还考上了法院业大,攻读第二文凭法律大专,三年毕业后还上了西北政法学院的法律本科。那时法院的学习风气很浓,有许多年龄比我大的同志也在不断进修学习,提高自己,让我最感自豪的是,每次学习的费用院里都三分之二报销,减轻了个人的经济压力,这一点小小的待遇我觉得要比在教育系统好多了。

  法庭的生活艰苦而难忘,新鲜而忙碌。那些离婚、人损或相邻纠纷、家长里短的案件,件件不一样,各有各的特点,也许是我那时还没有当法官,没有坐在审判台上真正单独审理一个个纠纷,没有体会到审判人员所感受的那种艰难的压力和苦恼,我并不感到枯燥乏味,甚至还感到新奇,陈庭长说,那是因为我的肩上还没有责任,以后自然会知道。当我协助审判员苦口婆心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办结了一个个案件,调解了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纠葛,事后群众衷心地表示感谢时,便常常感到一种油然而生的满足和快乐,那是与校园生活完全不同的一种美妙的幸福感。

  法庭生活让人怀念,但最值得怀念的我觉得还是两位已不在人世的老师,老侯和陈庭长,以及他们言传身教对我法律生涯的帮助和厚爱,他们毕生追求公平公正廉洁的人格魅力!不光是我,我们凤翔法院所有的干警都不会忘记他们,两位忠诚奉法、正直无私、平凡普通的基层法官!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