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动态 > 银行保密制度存亡

银行保密制度存亡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5-17 11:46:42 人浏览

导读:

事件回顾2008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入,银行倒闭经济低靡,以德国为首的西方各大国开始纷纷指责瑞士,列支敦士登,卢森堡等被称为避税天堂的小国。美国国税局IRS则从俄罗斯不动产商人IgorOlenicoff的逃税案件中,找到了以瑞银为切口追查美国逃税富豪的途径。Igor

  ——事件回顾

  2008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入,银行倒闭经济低靡,以德国为首的西方各大国开始纷纷指责瑞士,列支敦士登,卢森堡等被称为避税天堂的小国。美国国税局IRS则从俄罗斯不动产商人Igor Olenicoff的逃税案件中,找到了以瑞银为切口追查美国逃税富豪的途径。

  Igor Olenicoff的私人银行咨询师Bradley Birkenfeld,原瑞银私人银行部门经理向美国证实,瑞士银行确为如Olenicoff的一些富人做财产隐匿,并在国外非法建立了投资基金和公司。

  2009年2月19日瑞士最大的银行,瑞银UBS承认曾参与“一项欺诈美国政府的计划”,并由瑞士金融市场监督机构做主将约250名涉嫌逃税的美国客户账号数据交给了美国司法机构,及向美国赔偿7.8亿瑞郎。

  在瑞银交出数据的同一天,美国财政部国内收入署(Internal Revenue Service,I.R.S.)获得了美国司法部(Justice Department)的支持,再次要求UBS交出被怀疑逃税的5.2万名美国客户的名单。这几乎是瑞银客户中,所有美国纳税人的资料。如果瑞银交出全部 这些数据,对于瑞士来说无疑意味着银行保密法的彻底破灭,从法律角度来讲,只有当有可靠证据证明该顾客有逃税嫌疑时,美国才有权利向瑞士要求公开信息。

  8名瑞银美国顾客立即联名向联邦管理法院(Bundesverwaltungsgericht)提出了上告,2月20日晚,在瑞银决定将近300名美国客户的名单交给美国的第二天,瑞士联邦管理法院发出命令,禁止将这些数据转交美国。

  ——正方意见 美国政府(IRS)

  美国参议院调查人员指责瑞士联合银行和某列支敦士登银行利用“银行保密法的外衣”帮助美国公民逃避了数十亿美元的税款。参议员卡尔•列文(Carl Levin)指出,“避税港与美国在进行一场经济战争,而诚实、勤劳的美国纳税人是受害者”。参议院报告建议强化对外国银行的管理法规,以及严惩未向美国 税收部门提供美国客户账户详情的金融机构。

  纽约律师,瑞银顾客法律代言人的Lawrence Horn说:“银行顾客怎样想并不重要,所有围绕银行保密法的说法也都不会起作用,而现实就是,开设瑞银这些账户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逃税。”

  ——反方意见 瑞士政府(UBS)

  瑞士银行的保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保障客户的个人隐私,防止银行顾客的信息被第三方获知,无论第三方是私人或官方。瑞士银行保密法已经进行了改革,比如瑞士的洗钱法就比其他国家严格很多,而近10年来瑞士也不再有匿名的银行帐户。

  在瑞士如涉嫌犯罪活动,保密法则丧失其效力,但逃税——指不履行或有意向税务当局隐瞒收入,在瑞士不属于犯罪行为,银行保密法不能因逃税而被破除。如涉及 税务欺诈,指为了欺骗税务当局而伪造文件资料,则可在瑞士追究刑事责任,瑞士法官可裁定废止银行保密法,提供相关法律支持。瑞银的事已不只是美国税务机关 与瑞士大银行之间的冲突。而是两个国家的关系问题,以及两个自由民主国家各自的法律是否准备接受的问题。

  对瑞士人而言,瑞士绝不是避税港,但对瑞士的错误认识在华盛顿广为流传,甚至促使巴拉克•奥巴马支持国会草拟法规,将瑞士列入避税港黑名单。而事实上,瑞 士与国际金融体系完美结合,如果瑞士联合银行出了什么事,对美国造成的影响可能会比雷曼兄弟银行倒闭还要严重;同时瑞士也是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

  瑞士私人银行家联合会(Swiss Private Bankers Association)会长孔拉德•哈姆勒(Konrad Hummler)则指责一些国家是虚伪的道德主义,“英国控制下的离岸避税天堂以及美国特拉华州和佛罗里达州的一些企业更擅长于设立不透明的“皮包”公司,用以帮助富人逃避高额税单。”

  ——事件后续

  2009年3月

  为了不被登上欧洲税收绿洲“黑名单”,瑞士政府于3月13日正式宣布将松动银行保密规定并决定接受《经合组织(OECD)税收协定范本》第26条有关提供 税收行政协助的规定。同时瑞士也开始着手超过70个双边《双重征税协议》的修改,与欧洲之间的《利息征税协议》也将进行修订。

  2009年4月

  美国财政部4月6日表示,美国将与瑞士就修订1996年签订的双边税收合约进行谈判,以进一步增加税收信息透明度,为两国围绕银行保密法的争论降温。

  2009年6月

  瑞士银行前私人银行主管布拉德利•比肯费尔德承认联邦检察官对其共谋罪的指控,称其曾帮助美国客户通过瑞士银行逃税,并希望通过协助美国当局调查全球税务 欺诈案的方式来获得宽大处理。美国政府官员就IRS与瑞银纠纷问题表示,美国司法部正在考虑解决这一案件,将正式与7月13日对瑞银提起诉讼。

  2009年7月

  7日,瑞士联邦司法和警察部(EJPD)向美国地方法院再次明确表态,出示美国法院所要求的资料有违瑞士法律,瑞士政府重申要捍卫银行保密法及瑞士的主权。瑞士游说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华盛顿以及华尔街,表示若该案继续进行诉讼而没有得到解决,全球金融将出现不稳定性。

  12日,美国国税局要求瑞士政府协助进行调查,美国主管法官要求美国政府同时介入,美国法官Alan Gold要求美国司法部到晚18点为止给予答复,是否对瑞士UBS银行在美国的财产进行查封或强制管理。

  12日晚,美国政府和瑞银集团(UBS)联合提出要求,暂停在迈阿密法庭的美国政府起诉UBS的民事程序,以便双方就美国税务部门要求UBS提供5.2万份客户信息一案达成庭外和解。若和解不成则将于8月3日或4日再次开庭。

  17日,瑞士联合银行(UBS)负责全球财富管理和企业金融的首席财务官马克•布莱森(Mark Branson)美国华盛顿国会听证时表示UBS将不再通过其瑞士分行为美国公民提供境外金融和证券服务,瑞士联合银行将与美国政府合作,识别可能涉嫌偷 税行为的美国客户,并为“可能发生过的任何违规行为”深表遗憾,今后会只通过在美国有营业执照的公司为美国公民提供金融和证券服务。

  2009年8月

  基于从瑞士银行所获得的信息,美国联邦检察机关开始对瑞士银行的150多名美国客户进行调查,要求他们披露所持该行账户中的个人收入及离岸资产信息。

  8月19日,瑞士政表示瑞士银行已经与美国政府就该行帮助美国客户避税一案签署了正式的和解协议,将向美国政府提供4450名客户的个人身份信息。根据协 议,瑞士银行将向瑞士政府提供必要的账户数据,然后由瑞士政府负责处理美国方面的要求,决定向后者披露哪些账户的信息。该协议并未要求瑞士银行支付任何款 项。

  2009年9月

  瑞士政府到9月底,将签署12个税务信息交换协议。但是要批准这些协议,根据宪法要求,应该和国会商谈是否需要全民投票。

  G20峰会即将开始之际,瑞士急于签署增加附加税的协议,以保证不出现在G20峰会中的“避暑天堂”的名单上。作为全球最大的离岸(offshore)金融中心管理着世界上1/3的资产,瑞士是承受压力最大的国家之一。

  2009年10月

  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的民主党领导人提出一项提案,建议对富有的美国人在海外的秘密账户征税,如外国银行不向美国方面披露有关美国客户的信息,其来自于美国的金融资产收入将被征收30%的高额税收,国会议员预计此举将可筹得85亿美元资金。

  瑞士银行家协会首席执行官乌尔斯罗特提出了一项通用性预提税的建议,作为自动信息交换系统的替代,同时保护瑞士银行客户的隐私。在此制度下,不论帐户持有 人居住地,只要是从储蓄账户提取的利息,都会从源头上扣除35%的预提税,该税收将作为代外国税务局的预扣税,之后将由瑞士联邦税务总局转交给客户所居 国,但客户的身份只有付款代理人知道。此项制度可以作为瑞士和欧盟就储蓄收入所达成的双重征税协定的必然模式,也可以作为对协议的补充。新税在法律上具有 最终性,换句话说,它将组成最终的税务评定。在瑞士银行扣税之后,银行客户将-从他本国税务机关的角度来看-自动履行了对其收入的完税义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