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民法 > 财产所有权 > 共有财产 > 全国半年近85万对夫妻离婚 说明了啥?离婚后财产分割

全国半年近85万对夫妻离婚 说明了啥?离婚后财产分割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4-27 23:37:43 人浏览

导读:

[导读]离婚财产分割即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是指离婚时依法将夫妻共同财产划分为各自的个人财产,离婚财产分割有一定的原则。根据《婚姻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以下简称《财产分割意见》)的规定,人民法院在
[导读]

离婚财产分割即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是指离婚时依法将夫妻共同财产划分为各自的个人财产,离婚财产分割有一定的原则。

根据《婚姻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以下简称《财产分割意见》)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财产分割时,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

新华快讯:移动用户编辑Y至10658626;联通用户编辑511至10655700200;电信用户编辑XHKX至10659213新华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XH至10086;联通用户编辑3至10655700200;电信用户编辑XH至10659213天天说事:移动用户编辑TTSS至10658626;联通用户编辑515至10655700200;电信用户编辑TTSS至10659213

  你们现在过得怎么样?……我们散了……。以往羞于启齿的“离婚(lihun)”一词让现代人说出来显得非常轻松,在婚姻登记员和法官眼中,离婚(lihun)现象与结婚同样很平常,“速婚”、“闪婚”、“闪离”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的人看得瞠目结舌,感觉不可思议。

  近日,民政部公布了最新的2010年二季度全国民政事业统计数据。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季度,全国办理离婚登记的夫妻达到84.8万对,几乎每天有近5000对夫妻办理离婚登记。我国离婚人数已经连续7年递增,离婚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所谓84.8万对,至少涉及到84.8万个婚姻家庭,这些家庭解体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后果?不断递增的离婚现象说明了什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还是部分人思想扭曲进而“杯水主义”盛行?

  据社会学家分析,我国离婚率开始递增始于2003年,当年国务院颁布了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该条例的最大变化就是实现了由婚姻登记管理到婚姻登记服务的转变。婚姻登记手续的简化使得人们更愿意去民政部门“好聚好散”,而不再“对簿公堂”。在2003年以前,很多地方,夫妻若要离婚还需要单位或居委会出具书面证明,为保护自己的隐私,避免被人指指点点,许多夫妻不得不维持名存实亡的“死亡婚姻”;如果子女、家庭财产有争议的话还要到法院起诉,动辄几个月甚至几年的马拉松式的离婚过程让这些人望而生畏。

  但是这并不是离婚率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专家指出,“在社会转型期,家庭凝聚力下降、社会聚合力弱化是导致离婚率持续上升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如果仔细分析,更多的是来自于婚姻道德观念的变化,“从一而终”的思想已经落伍,以前认为离婚至少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现在就有许多人认为是“本事”、是“能耐”,这也许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冲击有关;再者就是婚后现实与婚前对婚姻品质的期望值反差太大,以自我为中心,责任感总是置于脑后。

  离婚率逐年递增引起了部分人的惊恐。但是也有社会学家认为大可不必恐慌,要辩证的看待这一现象:一方面家庭解体会带来子女抚养、社会保障住房短缺等社会问题;但是也应当看到,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给个人生活带来的更多选择机会与自由空间。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1我们现在再来重温一下恩格斯说的话,是不是就多少理解时下的离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了?据说西方国家的离婚率远高于我们国家。中国妇女杂志社社长韩湘景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表示,对我国的婚姻家庭状况应保持乐观的态度,离婚率的相对上升并不影响我们国家婚姻家庭以和谐为主的态势。但是无论怎么样解释,对于有孩子的家庭离婚时一定要慎之又慎,毕竟孩子是无辜的,“单亲家庭”可能对孩子的伤害是最大的。

离婚财产分割是离婚程序的必经步骤,财产分割栏目为您介绍了离婚财产分割的注意事项,希望对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在离婚案件中,解除婚姻关系不再是案件的主要矛盾,问题主要集中于夫妻财产分割问题和子女抚养问题,财产分割栏目为您介绍了离婚财产分割常见的法律问题,还有离婚赔偿和离婚经济帮助等问题的介绍。"[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