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民法 > 民事权利能力 > 民事权利最长保护期限是多久

民事权利最长保护期限是多久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9-10 10:45:13 人浏览

导读:

民事权利被法律所保护,是有时效性的。法律设定诉讼时效制度,是为了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那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以及民事权利的最长保护期是多久呢?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民事权利最长保护期限是多久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民事权利被法律所保护,是有时效性的。法律设定诉讼时效制度,是为了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那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以及民事权利的最长保护期是多久呢?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民事权利最长保护期限是多久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时效与诉讼时效

  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地达到一定期间而发生一定财产法效果的法律事实。时效是一种期限,但与一般期限由当事人约定不同,时效是法定的。时效依其适用的权利和法律效果区分,可分为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取得时效也称占有时效,是适用于物权的时效,我国法律没有规定。消灭时效,也称诉讼时效,是债权人怠于行使权利持续到法定期间,其公力救济权归于消灭的时效。我国民法通则等民事法律规范规定的时效,就是属于诉讼时效。

  二、诉讼时效的特征

  1、诉讼时效属于法律事实。就时效对民事法律关系的效果而言,时效能导致权利的消灭,应属法律事实。时效的期间经过不受当事人意志的控制,就此而言,时效属于事件。

  2、诉讼时效属于强制期间。诉讼时效期间由法律强行规定,当事人不得约定更改或预先抛弃,所以时效期间属法定期间。

  3、诉讼时效的效果是期间与事实的结合。诉讼时效期间须与一定的事实状态结合才发生一定的效果,亦即无一定事实状态与之结合,无时效效果的存在。故时效法律效果的发生须与一定事实状态并存而构成法律要件,就此而言,时效又属法律要件。

  4、诉讼时效仅适用于请求权。法律基于不同的价值取向,对不同类型的权利规定了不同法定期间,如适用于支配型权利的取得时效,适用于形成权的除斥期间,适用于知识产权的期间等,而适用于请求权的就是诉讼时效。请求权须义务人给付才能实现,如请求权人长时间不行使权利,使法律关系处于不稳定状态,诉讼时效就有督促请求权人及时行使权利的功能。

  三、民事权利保护时效是多久

  1、3年的普通时效期间

  《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20年的长期时效期间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民事权利最长保护期限是多久的全部内容。如上所述民事权利保护时效主要分为3年普通时效和20年长期时效两种,民事权利的最长保护期限为20年,自权利被侵害起超过20年的,权利人主张权利的,法院不予保护,这种时效被称为权利的最长保护期。所以如果你还有更多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相关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