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国际贸易法 > 国际贸易法规 > 外贸进口 > 海关总署关于加强应证项下进口钢材凭证验放有关问题的通知

海关总署关于加强应证项下进口钢材凭证验放有关问题的通知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4-23 03:25:52 人浏览

导读: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文号:署法(1999)388号广东分署,各直属海关:按照总署传真电报要求,深圳、黄埔、上海等15个应证项下进口钢材在万吨以上的海关(以下简称“15个海关”)对本口岸4月份进口钢材验放凭证情况进行了自查。自查结果显示,15个海关4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发布文号: 署法(1999)388号
广东分署,各直属海关:
  按照总署传真电报要求,深圳、黄埔、上海等15个应证项下进口钢材在万吨以上的海关(以下简称“15个海关”)对本口岸4月份进口钢材验放凭证情况进行了自查。自查结果显示,15个海关4月份应证项下(即一般贸易、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和边境小额贸易进口量)进口钢材总计为67.6万吨,其中,凭《重要工业品进口登记证明》验放进口27.6万吨,凭《外商投资企业特定商品进口登记证明》验放进口3.2万吨,凭原计委授权机关签发的《特定商品进口登记证明》验放进口30万吨,凭保函验放进口1353吨,深圳海关实施预报关制度放行3月到货、4月结关钢材6.7万吨。上述自查数量与总署统计司同口径统计数量相差19.1万吨(详见附件)。其中,数量差距在10倍以上的海关为汕头海关;在1倍半以上的有:青岛、海口、江门、上海海关。
  钢材是国家重要的生产资料,是我国对外贸易管制的进口限量登记管理商品。目前,对进口钢材等重要工业品管理正处在转制期间,为加强管理,维护正常的进口秩序,总署多次下发文件和传真电报强调,各关要依法行政,严格验凭有效证件验放进口钢材。综合各关上报材料,个别海关凭原计委授权机关签发的《特定商品进口登记证明》验放的情况突出,数量较大。为加强管理,特通知如下:
  一、根据总署和国家有关主管部门近期下发的一系列有关文件的规定,再次重申:原国家计委授权机关于1998年签发、最终有效期到1999年3月31日的《特定商品进口登记证明》一律停止使用,该委授权机关于1999年后签发的上述证明无效。进口钢材、原油、胶合板、石棉、农药等5种实行进口限量登记的商品,海关凭国家经贸委授权发证机构签发的《重要工业品登记证明》验放;进口塑料原料、合成橡胶、化纤布、钢坯、有色金属(铜、铝)等5种实行进口自动登记的商品,海关可分别凭《重要工业品登记证明》或外经贸部授权发证机关签发的《自动登记进口证明》验放;外商投资企业进口限量、自动登记商品,海关凭外经贸部或省级经贸外资管理部门签发的《外商投资企业特定商品进口登记证明》验放。上述单证纸面上的商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商品编号等栏目不得更改,严禁以自动登记商品的证明更改为限量登记商品予以放行。各海关一律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进行变通验放,对不执行规定擅自变通而引起不良后果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4月份进口钢材统计数量与总署统计数量相差悬殊较大的汕头、青岛、海口、江门、上海海关应对本关钢材进口情况予以高度重视,下大力气对进口钢材进行逐单审核,并于6月11日前将数量相差悬殊的原因查明后写出详实报告上报总署。   三、对凭原计委授权机关签发的《特定商品进口登记证明》和凭保函验放进口钢材的海关,要查明验放原因,检查是否有不依法行政,随意变通,从中谋利等违法乱纪情况,有关情况请于6月11日前报署。   四、总署督察部门将组织骨干力量,根据统计司提供的分关别、分企业统计的实际进口清单,对进口数量较大和统计数量相差悬殊较大的海关进行专项调查。经调查证实,有未依法行政或未经批准擅自通融,凭过期证明验放等情事的,要严肃处理;对明知故犯者要予以行政处罚,以保证海关严格执法。
  以上请遵照执行。 附件:4月份部分海关验放应证进口钢材统计表(略)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