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经济仲裁 > 经济仲裁动态 > 山东省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发改委《关于开展国民经济和社

山东省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发改委《关于开展国民经济和社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4-26 02:31:44 人浏览

导读:

【阅读全文】山东省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发改委《关于开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德政办发〔2009〕4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
【阅读全文】

山东省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发改委《关于开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德政办发〔2009〕4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OO九年十二月五日

关于开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

德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和市委、市政府要求,现就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总体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认真研究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充分凝聚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智慧,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科学研究制定“十二五”规划。

  (二)基本原则

  1.突出重点原则。坚持“有所侧重”的原则,做好各类规划的定位,明确区分政府能够有效调控的领域和主要依托市场调控的领域,确定不同的发展方针。规划内容要着重在强化经济发展主导因素、引导城乡协调发展、加强公共产品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深入研究。对主要由市场调节问题,规划应侧重于环境和制度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2.以人为本原则。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谋划发展,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和和谐社会建设。在发展战略上,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在规划内容上,要把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内容放在突出位置,着重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3.改革创新原则。要把改革创新融入“十二五”规划编制、实施的全过程。从体制机制改革的角度出发,强调理论、体制、管理等方面的创新,破除思维定势、运行惯性、路径依赖、体制束缚等体制机制障碍,促进传统发展模式的转型。按照时代要求,深入研究发展定位,探索发展的新领域、新途径、新措施。4.开放性原则。坚持领导、专家、群众三结合的原则,充分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增强其透明度和民主性,使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政策取向,既集中反映政府的施政方针和决策意图,又最大程度的体现公众利益。5.可操作性原则。一方面加强重大问题的研究,用前瞻性眼光进行科学谋划,提出指导发展和实践的战略性思路,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编制对象的特定属性和实际情况,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6.总体规划引领原则。“十二五”规划是由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县域规划、项目库等内容组成的规划体系。总体规划是整个规划体系的核心,在内容上要体现综合性,突出战略性和政策性;在作用上要体现导向性,成为引领各专项规划的根本依据。各专项规划、县域规划要与总体规划相衔接配套。

  二、“十二五”规划编制体系构成和工作分工

  (一)总体规划。总体规划是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编制的纲领性规划,是编制专项规划和制定各项经济政策及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十二五”总体规划的规划期以5年为主,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相衔接,展望到2020年。总体规划要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回顾和对未来发展环境趋势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基本特征和突出问题,研究提出“十二五”期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总体目标、发展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总体规划由市发改委负责组织研究编制。[page]

  (二)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延伸、细化和具体落实。专项规划要根据总体规划的要求,提出国民经济各主要行业或领域的发展目标、任务及工作措施。要体现本领域特点,发展目标要尽可能量化,任务要明确,重点要突出,保障措施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便于组织实施,特别是要提出一批重大发展项目。专项规划可根据规划编制的特点和任务,合理确定规划期,一般以5年为主,有些可以规划到2020年。专项规划由市直相关部门组织研究编制。

  (三)县域规划。县域规划根据总体规划要求,结合各县(市、区)实际,提出“十二五”期间县(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发展战略、发展重点和工作措施。县域规划由各县(市、区)分别组织研究编制。

  (四)项目库。项目库是根据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县域规划的内容和要求,提出“十二五”期间需要安排和建设的重点项目及后备项目,为“十二五”任务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撑。“十二五”项目库由市发改委负责牵头组织市政府有关部门、各县(市、区)发改局共同完成。

  三、“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步骤和时间要求

  (一)基本思路研究阶段(2009年11月—2010年2月)

  1.各课题责任单位根据《德州市“十二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招标公告》要求,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课题调查和研究,2009年11月初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初稿,补充、完善后,于2009年11月底完成研究报告。

  2.举办“十二五”领导访谈、专家论坛和社会各界座谈会,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3.市发改委对我市“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发展环境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领导访谈、专家论坛、社会各界座谈会的意见和建议及“十二五”重点课题研究成果,于2010年2月底前完成《德州市“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上报市政府。

  重点专项规划编制进度原则上要超前于总体规划的思路和纲要草案。各专项规划承担部门要在2009年11月底前提出工作方案,12月底完成规划思路,由市发改委汇总吸收,纳入总体规划思路。

  (二)总体规划框架和专项规划编制阶段(2010年3月-2010年4月)

  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十二五”总体规划的基本框架,呈报市政府审定。同时初步编制完成各专题规划,提出有关的重点建设项目,初步建立“十二五”规划项目库。

  (三)总体规划拟定及专项规划修改完成阶段(2010年5月-2010年7月)

  在总体规划框架和各专项规划、县域规划充分衔接的基础上,研究拟定“十二五”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同时在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基本完成各专项规划。

  (四)征求意见及修改审定阶段(2010年8月-2010年12月)

  将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送市直部门、县(市、区)和社会各方面征求意见,报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扩大会议讨论,并根据市委《关于制定德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建议》形成论证稿;组织有关方面专家进行论证,形成送审稿,报市委、市政府同意后,形成《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五)批准实施阶段(2011年3底前)

  将《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各县(市、区)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安排本地县域规划,在时间和内容上主动搞好与总体规划的衔接。

  四、“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

  为加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确定成立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发改委主任任副组长,市政府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协调“十二五”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各种重大问题,指导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主要负责规划编制的协调、组织、督查和指导,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具体负责市“十二五”总体规划的编写工作,做好专项规划、县域规划编制的服务、指导、协调、衔接等工作;就涉及“十二五”规划的重大问题提出建议。各县(市、区)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积极开展好相关工作。重点专项规划承担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定期向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有关情况。财政部门要对“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给予大力支持,规划编制工作经费,各级财政要专项列入年度预算,保证规划编制工作的正常开展。[page]

  附件1:德州市“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安排

  根据省统一要求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征求有关单位意见,确定我市“十二五”规划重点专项规划32个,具体内容和工作分工如下:1.德州市“十二五”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市农业局牵头)2.德州市“十二五”新农村建设规划。(市农办牵头)3.德州市“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市水利局牵头)4.德州市“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市畜牧兽医局牵头)5.德州市“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市林业局牵头)6.德州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市经委牵头)7.德州市“十二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市经委牵头)8.德州市“十二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市经委牵头)9.德州市“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市经委牵头)10.德州市“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市经委牵头)11.德州市“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市服务业发展局牵头)12.德州市“十二五”物流发展规划。(市服务业发展局牵头)13.德州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市旅游局牵头)14.德州市“十二五”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规划。(市外经贸局牵头)15.德州市“十二五”民营经济发展规划。(市民经委牵头)16.德州市“十二五”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市交通局牵头)17.德州市“十二五”城镇体系建设规划。(市建委牵头)18.德州市“十二五”主城区发展规划。(市规划局牵头)19.德州市“十二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市国土资源局牵头)20.德州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市信息产业局牵头)21.德州市“十二五”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规划。(市文化局牵头)22.德州市“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市科技局牵头)23.德州市“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市人事局牵头)24.德州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市教育局牵头)25.德州市“十二五”医疗卫生事业规划。(市卫生局牵头)26.德州市“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市人口计生委牵头)27.德州市“十二五”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规划。(市劳动保障局牵头)28.德州市“十二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市体育局牵头)29.德州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市环保局牵头)30.德州市“十二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市妇联牵头)31.德州市“十二五”人民防空建设规划。(市人防办牵头)32.德州市“十二五”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规划。(市公安局牵头)

  附件2:德州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袁秀和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副组长:张德生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

  王立来 (市发改委主任)

  成 员:郭宝庆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市劳动保障局局长)

  邵自升 (市长助理、市建委主任)

  李淑华 (市委副秘书长、农办主任)

  展德明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局局长)

  刘福山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周天峰 (市经委主任)

  马国忠 市民经委主任)

  史秀芝 (市人口计生委主任)

  刘志祥 (市教育局局长)

  才玉璞 (市科技局局长)

  刘治温 (市民政局局长)

  战士平 (市财政局局长)

  孟建军 (市统计局局长)

  刘建中 (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吴文群 (市环保局局长)

  孙华斌 (市交通局局长)

  赵春雨 (市城管执法局局长)

  王 红 (市规划局局长)

  王春利 (市外经贸局局长)

  邵国君 (市农业局局长)

  刘清云 (市林业局局长)

  张英昌 (市水利局局长)

  焦玉春 (市畜牧兽医局局长)

  张慧君 (市文化局局长)

  周建中 (市卫生局局长)

  李庆丰 (市体育局局长)

  侯有喜 (市服务业发展局局长)

  郑洪周 (市人防办主任)

[page]

  扈建军 (市旅游局局长)

  于 吉吉 (市信息产业局局长)

  张化琴 (市妇联主席)

  刘德水 (市公安局副局长)

  耿向东 (市发改委副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王立来兼任办公室主任,耿向东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