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诉讼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起诉需要什么材料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起诉需要什么材料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8-10 16:55:34 人浏览

导读:

交通事故的诉讼流程包括起诉、开庭前准备、提交答辩状等流程,如果交通事故的赔偿权利方对解决方式有异议的可以起诉解决,那么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起诉需要什么材料?阅读完以下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交通事故的诉讼流程包括起诉、开庭前准备、提交答辩状等流程,如果交通事故的赔偿权利方对解决方式有异议的可以起诉解决,那么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起诉需要什么材料?阅读完以下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一、交通事故起诉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一)民事起诉状,人民法院和每位被告各一份;

  (二)交通事故证据材料,主要包括:

  1、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病历和诊断证明;

  2、医疗机构出具的误工时间证明、工作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

  3、用以证明交通费的正式票据;

  4、受害人及近亲属的户籍证明,如受害人系农村户口,最好提供发生交通事故时已在城镇居住一年以上、且有固定收入的证明;

  5、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或者伤残的证明;

  6、被扶养人与受害人系近亲属的证明,以及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证明;

  7、其他证据材料,如《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等。

  交通事故诉讼费谁付?交通事故发生之后要进行诉讼除了案件受理费,还需要出律师费,具体的费用是怎么样要根据案件实际的复杂情况来定。

  二、交通事故起诉后一般多久开庭

  一般一个月左右就会安排开庭。民事诉讼法规定,符合条件的,人民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人民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人民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人民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批准。

  三、交通事故的起诉费是多少

  根据起诉的金额,诉讼费用有所不同。

  1、财产案件:1千至5万的收费率4%,再加10元;超5万至10万的收费率3%,再加510元;超10万至20万的收费率2%,再加1510 元;超20万至50万的收费率1.5%,再加2510元;超50万至100万的收费率1%,再加5010元;100万以上的收费率0.5%,再加 10010元。

  2、申请财产保全:1千元至10万元的收费率1%,再加20元;10万元以上的收费率0.5%,再加520元。

  3、申请执行案件:1万元至50万元的收费率0.5%;50万元以上的收费率0.1%,再加2000元。执行案件在立案时不预收执行费。

  4、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重审的案件,预交的上诉案件受理费,不予退还;重审后又上诉的不再预交案件受理费。

  5、对裁定不予受理、驳回起诉和当事人对一审驳回管辖权异议案件,均按非财产案件收费标准,计收案件受理费。

  6、原告提出两个以上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需要合并审理的,案件受理费根据不同的诉讼请求分别计算收取。

  7、申请承认外国仲裁裁决案件,每件交纳500元;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案件,按收费办法有关规定,依申请执行的金额或标的价额,如最终决定仅承认而不予执行的,扣除500元后其余退回申请人。

  8、基层法院一审的上诉案件,由上诉人向法院预交。双方当事人都提出上诉的,应当分别预交。数额与第一审相同。

  9、(1)依照《民事诉讼法》第179条第一款(一)项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人民法院经审查决定进行再审的案件,当事人应交纳诉讼费用;

  (2)当事人对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裁定未提出上诉,一审判决、裁定或调解书已发生法律效力后,当事人又提出申请再审,人民法院经审查后决定再审的案件,应交纳诉讼费用;13.3其他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再审的案件,免交案件受理费。

  10、人民法院受理诉讼标的为外币的案件,以该标的额为基础,按照人民法院书面通知当事人缴纳诉讼费用当日的汇率折算成人民币后,计算应缴纳的诉讼费用数额;案件受理费、申请费一律以人民币计算收取;其他诉讼费用除用于必须在境外支付的以外,均以人民币计算收取。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应该知道,交通事故起诉对方的话需要准备的材料还是比较多的,比如说需要起诉状、证据材料等相关材料,这点大家要注意。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有关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起诉需要什么材料等相关知识,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同时法律快车提供专业的律师进行在线咨询,及时为您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