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鉴定 > 对交通事故车辆鉴定的条件

对交通事故车辆鉴定的条件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6-30 15:39:31 人浏览

导读:

在交通事故当中,往往会给事故双方带来一些经济损害,也有些会造成人员伤亡,在面对赔偿问题的时候,双方会难以达成一致,因此受害者会申请做伤残鉴定,这也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但是有些时候,交警会对事故的车辆也进行鉴定,那么对交通事故车辆鉴定的条件有哪些?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交通事故当中,往往会给事故双方带来一些经济损害,也有些会造成人员伤亡,在面对赔偿问题的时候,双方会难以达成一致,因此受害者会申请做伤残鉴定,这也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但是有些时候,交警会对事故的车辆也进行鉴定,那么对交通事故车辆鉴定的条件有哪些?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对交通事故车辆鉴定的条件

  1、未悬挂机动车号牌,未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或者未携带行驶证、驾驶证的;

  2、具有使用伪造、变造或者其他车辆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嫌疑的;

  3、未按照规定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

  4、公路客运车辆或者货运机动车超载的;

  5、具有被盗抢嫌疑的;

  6、属于拼装或者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的;

  7、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

  法律规定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二十八条、《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第四十九条、第五十四条均规定: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事故车辆及机动车行驶证,并开具行政强制措施凭证。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检验、鉴定完成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十日。超过二十日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收到检验、鉴定报告之日起二日内,将检验、鉴定报告复印件送达当事人。当事人对检验、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送达之日起三日内申请重新检验、鉴定,经县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后,进行重新检验、鉴定。重新检验、鉴定应当另行委托检验、鉴定机构或者由原检验、鉴定机构另行指派鉴定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收到重新检验、鉴定报告之日起二日内,将重新检验、鉴定报告复印件送达当事人。重新检验、鉴定以一次为限。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知当事人领取扣留的事故车辆、机动车行驶证以及扣押的物品。

  二、交通事故车辆扣押期限是多久

  公安交警部门一般情况下在交通事故中扣留车辆的期限为三十日,如果没有法定原因三十日满后必须放车。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二十八条: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事故车辆及机动车行驶证,并开具行政强制措施凭证。

  1、一般情况

  调查结束之日起30天(3日内委托、鉴定期限不超过20日、2日内送达鉴定报告、5日内通知领取事故车辆);

  调查结束之日起(申请重新鉴定的)55天(3日内委托、鉴定期限不超过20日、2日内送达鉴定报告、有异议的3日内申请重新鉴定、鉴定期限20日、2日内送达鉴定报告、5日内通知领取事故车辆)。

  2、特殊情况:

  调查结束之日起70天(3日内委托、鉴定期限不超过60日、2日内送达鉴定报告、5日内通知领取事故车辆);

  调查结束之日起(申请重新鉴定的)135天(3日内委托、鉴定期限不超过60日、2日内送达鉴定报告、有异议的3日内申请重新鉴定、鉴定期限60日、2日内送达鉴定报告、5日内通知领取事故车辆)。

  三、交通事故车辆损失鉴定

  1、车辆间事故也即车辆与车辆的碰撞事故,可分为正面碰撞型、追尾碰撞型(高速公路上经常发生的典型事故)、侧面碰撞型(转向时经常发生的一种碰撞)以及超车时的接触性碰撞型等。

  2、碰撞事故可划分为4个过程:首先是碰撞发生前事故车辆的运动以及操纵车辆的驾驶员的动作。这个过程中,由于驾驶员的错觉、判断错误、反应迟钝或者车辆及道路环境的异常等原因而引发;接着发生碰撞;再有碰撞后车辆及乘员的运动;最后造成车辆损坏、乘员伤亡、留下路面(或与固定物体碰撞)痕迹。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对交通事故车辆鉴定的条件等知识,由此可见,对于未悬挂车牌,未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未携带行驶证、驾驶证的,超载或者具有被盗抢嫌疑的车辆,在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对事故车辆进行鉴定。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