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保险 > 交通事故理赔 > 电瓶车交通事故全责不赔偿怎么办

电瓶车交通事故全责不赔偿怎么办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6-26 14:49:42 人浏览

导读:

交通事故发生之后受害者想要获得赔偿的话是需要确定责任划分的,不然的话在索赔的时候没有法律依据,也极易引发矛盾纠纷的,因此我们就需要对这一方面有一定的认识。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了最新电瓶车交通事故全责不赔偿怎么办的相关知识,希望帮助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交通事故发生之后受害者想要获得赔偿的话是需要确定责任划分的,不然的话在索赔的时候没有法律依据,也极易引发矛盾纠纷的,因此我们就需要对这一方面有一定的认识。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了最新电瓶车交通事故全责不赔偿怎么办的相关知识,希望帮助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一、电瓶车交通事故全责不赔偿怎么办

  交通事故责任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的行为,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所应承担的责任。

  交通事故电瓶车全责不赔偿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首先,公安交管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也是当事人就民事损害赔偿问题向法院提交的重要证据,需要保存好。

  其次,可以提起诉讼,将侵权方和车辆的保险公司一起列为被告,保险公司在其承保的范围内进行赔偿,不足的侵权方赔偿。所以要看对方车辆上的什么险种。

  再次,诉讼费由你先行垫付,可以在起诉中要求被告承担,胜诉后法院会判决,证据确凿的情况下,被告不出庭,可以缺席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二、交通事故中的责任都有哪些

  (一)全部责任。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违章行为的一方应当承担全部责任,其他方不负担事故的责任。

  (二)平等责任。双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作用相称的,双方负平等责任。

  (三)主次责任。双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

  (四)三方以上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事故的,根据各自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划分责任。

  (五)推定责任

  1、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2、当事人一方有前提报案而未报案的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3、当事人各方有前提报案而均未报案或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平等责任。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机动车一方应当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

  三、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属于何种证据

  对于交通事故认定书属于何种刑事诉讼证据,司法实践中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属于鉴定意见。持此种观点人认为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具有专业知识的交通警察结合其专业知识,并根据现场勘验情况及其他证据得出来的结论,具有专业性。这一观点主要被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所接受,交通警察在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时,认定书中事故形成原因分析栏中直接写明“鉴定意见”,且在对涉嫌交通肇事罪或者危险驾驶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时,交通事故认定书也放在鉴定意见中。

  第二种观点认为属于书证。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以其记载的内容来证明案件的有关事实,属于公文书证,与其他书证相比证明力更强。大部分公诉人持此观点,在审查案件事实时会以审查书证的方式来审查交通事故认定书。但为了避免引起争议,在移送起诉时起诉书中没有将其放入书证中,而是在鉴定意见后作为证据单列出来。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应该知道,电瓶车交通事故中对方全责不赔偿的话是可以向交通事故认定机构申请调解的,也可以去法院起诉要求对方赔偿。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有关电瓶车交通事故全责不赔偿怎么办等相关知识,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同时我们提供专业的律师进行在线咨询,及时为您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