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 超过24小时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超过24小时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10-06 01:48:09 人浏览

导读:

假期往往是交通事故多发期,因此驾驶员需要充分了解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那么,超过24小时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法律依据有哪些?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相关规定是什么?下面法律快车小编给大家带来变道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知识供大家参考。

  假期往往是交通事故多发期,因此驾驶员需要充分了解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那么,超过24小时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怎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法律依据有哪些?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相关规定是什么?下面法律快车小编给大家带来变道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知识供大家参考。

  一、超过24小时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超过24小时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就不能快速理赔了!因为当事人未在规定24小时内到达“理赔中心”的,不能使用快速理赔,也就是无效。

  快速理赔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指保险公司为了提高理赔服务质量,在标的车辆出险后报案——被保险人领取到赔款这个过程,时间短,程序简单。

  1.一般为单方事故,出险原因简单,没有争议,损失在3000元以下。

  2.或者是双方损失都在2000元以下,单独只有财产损失的双方事故,责任认定清晰,没有争议。

  二是指交管部门为了道路通畅,简化交通事故的处理流程,将上述第二种的双方事故的处理程序简化,事故双方就近到快速处理中心解决,没有交警队的事故责任认定书和赔偿凭证,取而代之的是快速处理中心的协议,定损单,赔偿凭证,只有全责/无责,同责/同责两种责任判定,和一般交通事故不同的是,快速处理中心的同责事故,交强险是赔付自己的车损的。

  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法律依据有哪些

  交警判定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大小,依据以下原则:

  1、事故当事人的违法行为。

  事故当事人的违法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应负交通事故责任,没有违法行为的当事人不负事故责任

  2、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了损害事实。

  损害他人健康的客观存在是构成侵权损害民事责任的前提。如果没有造成损害,或者某种行为可能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并没有成为客观事实,就谈上交通事故责任。

  3、交通事故当事人主观上的过失。

  交通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交通事故当事人心理上存在着过失,即当事人对发生交通事故应预见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知道违法行为可能引起交通事故却轻信能够避免。如果当事人存在着故意造成的不属于交通事故的范畴。

  4、交通违法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所谓因果关系,是指交通事故中,客观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如果违法行为与这起交通事故的发生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违法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是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的一个重要条件。

  三、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相关规定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经过调查后,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1、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2、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3、各方均无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4、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以上这些超过24小时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日常驾驶中会遇到的情况,希望大家做参考用。如不幸发生交通事故,希望大家也不要惊慌,冷静处理,及时报警。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变线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有哪些规定的相关内容,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咨询我们法律快车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