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司法鉴定 > 司法鉴定案例 > 指纹易混淆DNA爱误导

指纹易混淆DNA爱误导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10-09 09:32:49 人浏览

导读:

[案例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情摘要]:东方网1月6日消息:在刑侦手段日益发达的今天,除了指纹和DNA样品外,耳朵也将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不,荷兰一个研究所正在研究如何通过“耳纹”发现作案者。德国最新一期《明镜》周刊报道说,目前[案例正文]:东方网1月6
[案例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案情摘要]:东方网1月6日消息:在刑侦手段日益发达的今天,除了指纹和DNA样品外,耳朵也将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不,荷兰一个研究所正在研究如何通过“耳纹”发现作案者。   德国最新一期《明镜》周刊报道说,目前
[案例正文]:东方网1月6日消息:在刑侦手段日益发达的今天,除了指纹和DNA样品外,耳朵也将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不,荷兰一个研究所正在研究如何通过“耳纹”发现作案者。

  德国最新一期《明镜》周刊报道说,目前警方主要通过指纹和DNA样品鉴别作案者。但这种方法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作案现场常有无辜者的指纹或别的遗留物,狡猾的作案者更是常常有意把别人的DNA样品等带到现场,以误导警方。

   有关专家想到,除了指纹和DNA样品之外,“耳纹”也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特征。作案者在进入作案房间之前,总是把耳朵贴在门上或者窗户上,判断屋里有没有人。这样他们就在门窗上留下了“耳纹”。而且由于其他人的“耳纹”同时出现在现场的可能性很小,这种方法就基本避免了无辜者受牵连的情形。

   荷兰的刑事科学研究所从这里得到启发,计划到2005年研究出用“耳纹”找到作案者的方法。但人们不免想到一个问题:这种侦破方法被透露后,稍有头脑的作案者就会想方设法避免把“耳纹”留在现场了。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