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反倾销 > 倾销行为 > 商品倾销 > 中国制造危机根在“社会倾销

中国制造危机根在“社会倾销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10-02 09:52:14 人浏览

导读:

日前,商务部表示:中国制造的贸易方式有50%以上是加工贸易,加工贸易产品都是按照外国订货商的要求和国际标准生产的。中国政府将加大产品质量和安全的保障措施,使全世界人民能享受到安全的中国制造的产品和高质量的中国制造的产品。点评:分析人士指出,

  日前,商务部表示:中国制造的贸易方式有50%以上是加工贸易,加工贸易产品都是按照外国订货商的要求和国际标准生产的。中国政府将加大产品质量和安全的保障措施,使全世界人民能享受到安全的中国制造的产品和高质量的中国制造的产品。

  点评: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制造”危机虽然起于部分出口产品的质量问题,但最后造成如此广泛的影响,还有两个更深层次的原因。首先是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持续的贸易顺差,使得各国在享受中国低价商品的同时,越来越多地抱怨中国商品冲击了本国产业。同时各国也都在不遗余力地利用本国的贸易法规和WTO规则与中国进行各种形式的贸易战。更为复杂的是,在贸易顺差过大、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出口贸易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失衡。

  “中国制造”物美价廉的背后,是低技术含量、低人力资本积累、低附加值的“社会倾销”。与“商品倾销”不同,“社会倾销”的特征不是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出口补贴,而是依靠高资源投入、模仿甚至抄袭已有的知识产权成果和无视劳动权利的压低人力成本带来的“廉价”商品。由于我国法律的不健全,知识产权上的“拿来主义”和缺乏福利的廉价工资成为“中国制造”的根本软肋。正是由于以往过多地关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却忽视了“中国制造”中社会倾销之类问题的存在,致使原本只是个案的出口商品问题最终扩散成“中国制造”危机。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