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报关商检 > 报关商检案例 > 46件清朝民国文物以“木制品”报关被查

46件清朝民国文物以“木制品”报关被查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3-10 20:26:31 人浏览

导读:

7月6日,经广东省文物鉴定站出具证书鉴定,黄埔海关驻常平办事处(以下称常平办)近期查获的一批古色古香的木制家具实为清朝、民国时期文物,共计有46件。其中有清代鸡翅木翘头案、道光二十年金木雕牌匾、民国酸枝木制品等,价值不菲。6月15日晚,一批以装修

  7月6日,经广东省文物鉴定站出具证书鉴定,黄埔海关驻常平办事处(以下称“常平办”)近期查获的一批古色古香的木制家具实为清朝、民国时期文物,共计有46件。其中有清代鸡翅木翘头案、道光二十年金木雕牌匾、民国酸枝木制品等,价值不菲。

  6月15日晚,一批以“装修用木块样品”、“家居用木椅子样品”等品名申报的快件货物引起了现场关员的注意,“又是木制品!”关员立即对货物进行了开箱查验。开箱后关员发现了更不寻常的地方——这批货物为木制茶几、椅子等木制品,看上去质地优良,古色古香。凭借职业敏感,关员怀疑可能是伪报进口文物,随即将货物暂时扣留,随后,在6月27日、29日、7月1日、2日,又连续四次在快件渠道查获此类疑似进口文物的家具。

  7月6日,经广东省文物鉴定站出具证书鉴定,该批货物均为文物,包括清代鸡翅木翘头案1件、道光二十年金木雕牌匾1件、清代白木雕花屏风门2件、民国束腰三弯腿镶大理石圆桌、圆凳等酸枝木制品10件、民国南官帽椅等白木制品25件、民国红漆六抽妆台等榆木制品7件,共计46件清朝、民国木制家具。

  针对近期出现伪报进口文物家具现象,常平办与省文物鉴定专家进行探讨,初步认为国外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较深,而国内收藏文物家具热潮不断,目前红木价格国内外倒挂,是伪报进口文物现象的原因之一。为此,常平办快件监管部门加大了对进出口疑似文物制品的布控和查验力度,加强对申报为“木制品”、“工艺品”等相关品名的进出口货物的单证分析、图像监控。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