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与公司签定用工和同,怎么要回劳动工资

更新时间:2022-10-17 10:44:39人浏览
问题描述:
没有与公司签定用工和同,怎么要回劳动工资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4777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当事人尚未签订劳动合同,则可以通过以下凭证证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之后去申请劳动仲裁要回工资: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用记录;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考勤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法律依据:法律依据: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二条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
(一)、
(三)、
(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2022-10-17 10:26:55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3201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能要回工资。劳动者可以依法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通过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诉讼等方式来要回工资。如果未签订合同的期限超过一个月的,劳动者还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每月向其支付双倍工资,但是以十一个月为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2022-10-17 10:34:36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9522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可以通过下列方法要回工资: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并提供能证明本人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依法申请调解;依法申请劳动仲裁;或者依法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2022-10-17 10:44:39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非全日制用工合同怎么签定
非全日制用工合同怎么签定
作为劳动者,按照我国劳动法规定,每周是规定不能超过四十个小时的工作时间的,所以有些公司可能会招聘一些非全日制的员工上班。那么非全日制用工合同怎么签定?下面法律快
非全日制用工临时工
人浏览
可以搜集证据申请劳动仲裁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么签订劳务合同
怎么签订劳务合同
签订劳务合同要注意以下事项:1、为了避免产生纠纷,最好签订书面合同。2、劳动者签订劳务合同之前要弄清单位的基本情况,要判
合同法
人浏览
非全日制用工合同如何签定
非全日制用工合同如何签定
现在很多单位为了节省用人成本,会招聘一些兼职的员工,或者是非全日制的员工,然后签订相关的用工合同,这种类型的员工与全职员工享受的福利待遇也是有区别的,那么非全日
非全日制用工临时工
人浏览
劳务派遣员工的保密协议如何签订
劳务派遣员工的保密协议如何签订
近年来,与劳务派遣和商业秘密保护(特别是其中竞业禁止内容)有关的劳动争议纠纷频繁发生,缺乏法律规范是其主要原因。《劳动合同法》第一次以全国立法的形式对竞业禁止进
劳务派遣
人浏览
提前一个月通知即可,如果不支付工资,搜集证据,可申请劳动仲裁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么解除签订未生效的合同
怎么解除签订未生效的合同
签订未生效的合同可以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解除,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解除。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
合同法
次播放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可以通过下列方法要回工资: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并提供能证明本人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依法申请调解;依法申请劳动仲裁;或者依法向法院起诉。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2)向当地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尊敬的当事人,您好,根据你咨询的问题,是相关的劳动纠纷,你可以先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以处理该纠纷为宜,若是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不超过劳动仲裁时效的,可以依法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2)向当地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税额的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实践中,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和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不在市,县城或县属镇的税率为1%。
税法
人浏览
收集证据,工资问题向所在地的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另外,工资和书面劳动合同问题可以向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如下:90平方以下契税为1%;90平方~144平方以下契税为1.5%;144平方及以上契税为3%;房子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的、小区容积率小于2
税法
人浏览
投诉菜鸟,如果对方还不给钱,向劳动争议仲裁委起诉。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没有合同申请仲裁的话,可能给日后维权的举证带来不便,可以工作期间注意收集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申请劳动仲裁。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对于自用的店面房,通常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计算房产税;对于出租的店面房,通常按照租金收入计算房产税,从租计征的法定税率是12%。
税法
人浏览
工亡补偿款可参照遗产分配原则进行合理分配。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供养亲属抚恤金按职工工资比例发放,配偶40%,其他亲属30%,孤寡老人或孤儿增加10%,总额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是: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税率为10%,以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计税的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
税法
人浏览
工地车祸轻伤,应先报警并就医。如项目部不管,可收集证据起诉。具体操作:1.报警并保留交警出具的事故认定书;2.就医并保存相关票据;3.协商不成可起诉,要求赔偿医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有形动产租赁税率17%,不动产租赁税率11%。房屋租赁属于不动产租赁,增值税税率是11%,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个人出租住房减
税法
人浏览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一是惠及范围“再扩大”,能够享受减征政策的乘用车排量限制从1.6升提高到2.0升;二是政策发力“更应时”,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均可享受减征政策
税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有用。劳动监察大队收到举报、投诉后有权利进行调查和现场检查,并在60个工日内做出处理决定。一、对依法应当受到行政处罚的,依法作出行政处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年休假不是按工作时间计算的,而是根据累计工作年限确定。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职工累计工作满1年即可享受年休假,工作1-10年年休假5天,10-20年10天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存在多项违法行为,可要求相应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公司未缴纳社保可要求补缴,未签劳动合同可要求双倍工资,违法解除合同需支付赔偿金,有加班需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学校强制本科实习老师代课需遵循教育法规,保障教学质量。若违反法规或影响教育质量,则可能违规。出现教学质量明显下降或实习老师权益受损时,应及时寻求法律帮助。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