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执行法 > 执行论文 > 提高行政执行力的难点及对策

提高行政执行力的难点及对策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3-24 22:24:10 人浏览

导读:

提高行政执行力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执行力不仅是实现执政目标、达成执政使命的重要保障,而且是一个国家公职人员政治品格和领导水平的表现。不讲执行就是不讲政治,不能执行就是最大的无能。这一点,对于党的基层组织和在基层工作的党的干部尤为

  提高行政执行力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执行力不仅是实现执政目标、达成执政使命的重要保障,而且是一个国家公职人员政治品格和领导水平的表现。不讲执行就是不讲政治,不能执行就是最大的无能。这一点,对于党的基层组织和在基层工作的党的干部尤为重要。本文拟对提高行政执行力的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力求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一、提高行政执行力的难点

  就行政执行力问题,通过基层的民意调研发现,群众对此反应强烈,对行政执行中的“十大顽症”非常不满。群众所指的“十大顽症”是指:一曰对抗执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二曰逃避执行,推诿扯皮,推卸责任;三曰歪曲执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四曰附加执行,加塞搭车,地方保护;五曰盲目执行,素质不强,能力平庸;六曰机械执行,照抄照搬,唯上唯书;七曰选择执行,断章取义,为我所用;八曰被动执行,不推不动,消极怠工;九曰越位执行,贪权争利,胡乱插手;十曰虚假执行,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

  群众感到疑惑:为什么这些不作为、迟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的现象屡禁不绝呢?为什么嘴里喊着“人民生命重于泰山”,却任由本地矿难事故连续不断地吞噬百姓生命?为什么左一个“八条”、右一个“六条”,而一些地方房价疯涨依旧、非法批地屡禁不绝?为什么中央三令五申保护农民工权益,但仍还需要那么多人替农民工讨工资?为什么在一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贯彻声中,国家2006年污染减排目标依然落空?

  几乎每一桩“窝案”都能牵出一个“总后台”;每一次矿难事故背后都有“官煤勾结”的影子;每一起违法批地案总“惊现”一张领导的条子;摧毁一股黑恶势力,往往揪出几名“警匪一家”的干警……于是,执法者成了违法者的保护神,监管者成了被监管者的财神爷,警察成了盗匪的通信员,上级成了下级的避风港。

  对于这些现象,基层干部群众敢怒不敢言。因为,领导有言:“发展地方经济是第一要务”;执法部门有言:“为地方发展保驾护航是第一职责”;监管部门有言:“放开搞活是应尽的义务”;纪检监察部门有言:“保护改革者是神圣使命”。于是乎,违法乱纪者便在靓丽的光环中畅通无阻,保护伞逐渐演变成久攻不破的堡垒。

  调查表明,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无处不在的潜规则深恶痛绝。“明明国家有规定,他们却揣着明白装糊涂,凡事按自己定的规矩办。老百姓到政府办事,如果不懂‘规矩’,只能吃‘闭门羹’。”一些群众如是说。一些“涉世未深”的干部无时无处不在经受潜规则的“砺炼”,“我们时常面临两难选择:依从潜规则意味着放弃原则,挑战潜规则只会被‘逆向淘汰’。不懂政策可以,不懂领导意图不行;不懂法律可以,不懂‘规矩’不行。”很显然,潜规则使公共权力按照另设的一套程序运行,其目标所向不是政策法律的落实,而是个人私欲的满足。潜规则所对抗的正是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纪律,所损害的除了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就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执行成本居高不下,问题积重难返。从1978年到2003年,我国行政费用增长87倍,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由4.71%上升到19.03%。来自媒体的报道让百姓的心隐隐作痛。行政主体成本意识缺失、执行行为异化;组织结构上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行政过程中的联合执行、越位执行;预算执行中的监督乏力、纪律松弛;绩效考核中的只重结果、不计成本;加上少数干部大手大脚、挥霍无度等等。

  所有这些令人扼腕顿足的现象都表明,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始终面临着市场法则、利益博弈的严峻考验。利益驱动始终是消解行政执行力的内在动因,公共权力私有化、公共利益私有化、公共资源私有化始终是对抗党和国家政策法规的罪魁祸首。而自由散漫的社会风气、尚不健全的市场机制、低效软弱的执行机制、赏罚不明的干部考核和选拔制度,则是造成执行力弱化的社会原因和制度原因。 [page]

  二、提高行政执行力的对策

  如何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及时纠正“执行难”、“执行不力”,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重要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应从执行主体、执行者的观念、执行的体制、机制上分析和研究,探索行政执行规律,构建执行大环境,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一)选准高素质的执行主体

  1.多视角选拔干部。毛泽东曾指出: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提高执行力就是选拔合适的人员到恰当的岗位上。一是选德才兼备之人。政治上,对党忠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风上,勤政为民,廉洁自律,公道正派;能力上,具有远见卓识、胸怀全局的战略眼光和科学技巧的工作艺术,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二是选实绩突出之人。实绩不同于政绩,实绩的涵义更能涵盖一个人的努力和成果。在基础好的地方,要看他能否实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基础差的地方,要看他通过主观努力而实现新变化。既要看短期绩效,更应考察长期绩效。三是选善于团结之人。注重团结协作的人一般都是心胸开阔,为人坦荡、公道正派之人。四是选群众公认之人。干部的政治素质强不强,能力水平高不高,精神状态好不好,群众最清楚。要注重把平时考察、年度考察和任前考察有机结合起来,经常到老百姓中去了解干部的口碑、实绩,有效解决“识准人、选对人”的问题。

  2.多渠道增强执行能力。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执行力的高低,不是与生俱来的,关键是靠自己不断的努力学习和体验。一是在学习中提高。各级干部应紧紧抓住宝贵时机,充分利用有利条件,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业务、根据需要,突出重点地学,努力把执行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执行力的问题对一个人来讲,说到底是一个自身素质问题。因此,提高执行力必须从自身修养抓起,做到人人行能政。目前,重点是两个方面的修养:一方面是知识修养。包括:法律、专业、理论、社会知识修养,无知必无能。另一方面是能力修养。包括分析观察能力,要有世界眼光,能看多远就能干多远;社交能力,与一切人打交道的能力;以及临场指挥能力、协调能力、组织动员群众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二是在实践中锤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以致用上狠下工夫;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围绕提高抓落实的本领,在实践中锤炼才干,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培养,在解决复杂矛盾和突出问题中锤炼,在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中提高。

  工作中要充分信任并科学授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它一方面要求对中央精神、上级决策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不能各唱各的调;另一方面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唯书不唯上,充分吃透上级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避免工作执行中的脱节脱钩。

  要努力发掘潜力。每个人都是有一定潜力的。要发掘一个人执行力的潜力,要从平时的自我培育抓起,重要的是三个方面:一是培育感情,以爱强力。每一个人都愿意为自己所爱的人和事献身,你爱人民群众,你就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执行对人民的承诺,就会为有益于民的事而主动卖力,就不会有对人民有好处的事落实不了,执行不了。二是培育责任,以责提力。要把职务看成一种职业,看成吃哪份粮打哪份仗,看成只吃粮不打仗是吃冤枉,为人民的事不执行或执行得不好就会受到良心的责备,就会为身上衣、碗中粮去执行。三是培育上进,以志添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的千古绝句,反映的是人之生命不息、求索不止的上进心。有上进心的人,就会为争上游而努力,就会为工作争第一而加大执行力。

  要善于借用外力。诸葛亮的赤壁之战,借东风就是借外力。对基层干部来说,要善于借用三种外力。一是借领导之力支持。必要的时候向领导汇报是有利于提高执行力的有效途径。二是借社会之力促进。众星捧月,发展经济,就要借招商引资的力量。三是借舆论之力助势。 [page]

  3.全方位改革组织人事制度。一是把好入口,疏通出口。严格实行《公务员法》和严格执行《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二是推行“海选”,全面减“副”。要以实绩为基础,以群众信任为准绳,以科学考评为目标,避免选任中的裙带关系、战友关系、同乡同学关系等不正常现象,让不从事领导权责的人自觉履行新岗位职责,不以退位而自卑,真正提高执行力。

  (二)确立良好的执行理念

  1.树立“执行至上”的意识。“执行至上”就要做到所作的决策群众拥护,可以执行,操作性强;在具体行政行为中实现价值性原则,权责统一,公开透明,运行高效;着眼于未来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而不是以创造政绩为目的,随意否定上届决策,更改规划。充分发挥执行主体的主动性、创新性,以现代的管理和人性化的理念,开发潜能空间,做到决策与执行的完美结合。

  2.营造求真务实的风气。一是必须增强责任心。要增强抓落实、重执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办实事、求实效。二是必须增强团队感。努力形成强有力的执行力团队,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使执行的链条环环相扣,紧紧相联,层层到位,确保政令畅通。三是必须增强进取心。要善于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本地的实际结合起来,摈弃不顾实际、生搬硬套的做法,破除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意识,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观念,创造性地执行政策。四是必须增强坚韧性。要有坚韧不拨的工作作风、无私无畏的勇气、良好的思想状态和顽强的意志,一抓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五是必须增强时效感。对定下的事、看准的事不等不靠马上办,限时限人立即抓,明确执行过程各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强化责任,努力增强抓落实时效性。

  1.多视角选拔干部。毛泽东曾指出: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提高执行力就是选拔合适的人员到恰当的岗位上。一是选德才兼备之人。政治上,对党忠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风上,勤政为民,廉洁自律,公道正派;能力上,具有远见卓识、胸怀全局的战略眼光和科学技巧的工作艺术,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二是选实绩突出之人。实绩不同于政绩,实绩的涵义更能涵盖一个人的努力和成果。在基础好的地方,要看他能否实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基础差的地方,要看他通过主观努力而实现新变化。既要看短期绩效,更应考察长期绩效。三是选善于团结之人。注重团结协作的人一般都是心胸开阔,为人坦荡、公道正派之人。四是选群众公认之人。干部的政治素质强不强,能力水平高不高,精神状态好不好,群众最清楚。要注重把平时考察、年度考察和任前考察有机结合起来,经常到老百姓中去了解干部的口碑、实绩,有效解决“识准人、选对人”的问题。

  2.多渠道增强执行能力。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执行力的高低,不是与生俱来的,关键是靠自己不断的努力学习和体验。一是在学习中提高。各级干部应紧紧抓住宝贵时机,充分利用有利条件,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业务、根据需要,突出重点地学,努力把执行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执行力的问题对一个人来讲,说到底是一个自身素质问题。因此,提高执行力必须从自身修养抓起,做到人人行能政。目前,重点是两个方面的修养:一方面是知识修养。包括:法律、专业、理论、社会知识修养,无知必无能。另一方面是能力修养。包括分析观察能力,要有世界眼光,能看多远就能干多远;社交能力,与一切人打交道的能力;以及临场指挥能力、协调能力、组织动员群众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二是在实践中锤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以致用上狠下工夫;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围绕提高抓落实的本领,在实践中锤炼才干,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培养,在解决复杂矛盾和突出问题中锤炼,在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中提高。 [page]

  工作中要充分信任并科学授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它一方面要求对中央精神、上级决策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不能各唱各的调;另一方面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唯书不唯上,充分吃透上级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避免工作执行中的脱节脱钩。

  要努力发掘潜力。每个人都是有一定潜力的。要发掘一个人执行力的潜力,要从平时的自我培育抓起,重要的是三个方面:一是培育感情,以爱强力。每一个人都愿意为自己所爱的人和事献身,你爱人民群众,你就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执行对人民的承诺,就会为有益于民的事而主动卖力,就不会有对人民有好处的事落实不了,执行不了。二是培育责任,以责提力。要把职务看成一种职业,看成吃哪份粮打哪份仗,看成只吃粮不打仗是吃冤枉,为人民的事不执行或执行得不好就会受到良心的责备,就会为身上衣、碗中粮去执行。三是培育上进,以志添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的千古绝句,反映的是人之生命不息、求索不止的上进心。有上进心的人,就会为争上游而努力,就会为工作争第一而加大执行力。

  要善于借用外力。诸葛亮的赤壁之战,借东风就是借外力。对基层干部来说,要善于借用三种外力。一是借领导之力支持。必要的时候向领导汇报是有利于提高执行力的有效途径。二是借社会之力促进。众星捧月,发展经济,就要借招商引资的力量。三是借舆论之力助势。

  3.全方位改革组织人事制度。一是把好入口,疏通出口。严格实行《公务员法》和严格执行《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二是推行“海选”,全面减“副”。要以实绩为基础,以群众信任为准绳,以科学考评为目标,避免选任中的裙带关系、战友关系、同乡同学关系等不正常现象,让不从事领导权责的人自觉履行新岗位职责,不以退位而自卑,真正提高执行力。

  (二)确立良好的执行理念

  1.树立“执行至上”的意识。“执行至上”就要做到所作的决策群众拥护,可以执行,操作性强;在具体行政行为中实现价值性原则,权责统一,公开透明,运行高效;着眼于未来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而不是以创造政绩为目的,随意否定上届决策,更改规划。充分发挥执行主体的主动性、创新性,以现代的管理和人性化的理念,开发潜能空间,做到决策与执行的完美结合。

  2.营造求真务实的风气。一是必须增强责任心。要增强抓落实、重执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办实事、求实效。二是必须增强团队感。努力形成强有力的执行力团队,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使执行的链条环环相扣,紧紧相联,层层到位,确保政令畅通。三是必须增强进取心。要善于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本地的实际结合起来,摈弃不顾实际、生搬硬套的做法,破除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意识,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观念,创造性地执行政策。四是必须增强坚韧性。要有坚韧不拨的工作作风、无私无畏的勇气、良好的思想状态和顽强的意志,一抓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五是必须增强时效感。对定下的事、看准的事不等不靠马上办,限时限人立即抓,明确执行过程各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强化责任,努力增强抓落实时效性。

  3.形成率先垂范的风气。可以这样说,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与班长的政策水平、决策水平、执行能力等成正比。因此“一把手”必须一手抓策略,一手抓执行力。只要领导干部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带头抓落实,带头提高执行力,就一定能够在本地区本部门形成敢于负责,敢于碰硬,敢于较真,一抓到底的良好风气。

  (三)建立完备的执行过程

  管理学大师杰克·韦尔奇说:“我们拒绝将资源浪费在行政体系上”。目标确立之后,最重要的是制定好实现途径,设计好执行流程,才能少走弯路,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目标。

  1.民主集中,[page]科学决策。目标决策要切合实际,具有可执行性。一是积极实施大目标决策,结束与周边地区和城市的分割状态,实现资源和基础设施共享,市场互相开放,政策和制度趋同,产业间相互分工与合作,增强外资的吸引能力,提高地区竞争能力。二是加快城市信息化和知识化进程,推进信息化特别是电子政务建设,通过技术手段和制度创新提高政府的信息反馈能力和政策决策的效率。三是培育协调、可持续创新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做好“五个统筹”,塑造和谐的创新氛围,激发产业活力,催生执政能力。

  2.跟踪督查,狠抓落实。一是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自我约束机制和更新机制。切实解决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和政令不畅、执行不力的问题。二是建立和完善抓落实的目标责任制。在明确“一把手”负总责的基础上,将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层层分解,促使人人出智慧、想办法。三是建立和完善抓落实的责任督查机制。健全巡视督查、信息反馈、情况通报等制度,及时了解工作的进度和效果,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布置、有检查、有评估、有奖惩,杜绝坐而论道、只说不干。

  3.反馈信息,及时修正。信息是管理的重要手段,没有信息就没有管理,就无所谓执行力。及时传递信息,实现上情及时下达,下情及时上传,实现可控发展;善于利用信息,在运用好会议、汇报、书信和电话等传统信息传递方式的同时,加大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国际互联网络等现代信息传播方式的采用力度。

  (四)构建健全的保障体系

  1.健全法制体系,规范行政行为。一是做好执行立法工作,加强法治建设。切实加强立法工作,协调统一法律、法规与规章,健全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合理规范行政执行人员的自由裁量权限,增加责任追究条款等,不断提高法律质量,建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的法律体系,以法律明确规范和界定各种权力的内容和行使程序。二是理顺行政体制。合理设置部门职能,做到部门职能尽量不交叉、不重叠,规范统一,而不是一个地方一个花样。三是加强对依法行政的监督。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切实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

  2.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依法行政。一是坚决实行政企分开。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严禁“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管理经济。二是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加快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使行政审批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三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思想,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五)形成严格的监督约束机制

  1.强化监督落实的针对性。没有经常的监督,必然经常滋生缺点;没有及时的监督,必然延误错误发现;没有有效的监督,必然难以挽救失败。因此在监督网络上要认真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形成以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组织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建立健全巡视组织机构,实行对派驻机构统一管理,严格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2.加强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要加快党政领导干部法律、制度的建设工作,不仅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解到领导、部门,而且落实到每一个岗位,以制度保证落实,以法纪保证实施;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好正面典型示范、反面典型警示、党纪政纪条规等三项教育和艰苦奋斗教育,使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营造不愿、不必、不能、不敢腐败的风清气正局面;要围绕“用好权、管好钱、选好人”,完善体制机制,实施“阳光作业”,强化审计监察,确保权力运行的公平、公正和公开,规范干部行为,保证自身廉洁。 [page]

  3.构建长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坚持定性与定量、任用与追究、激励与惩罚相结合,推行行政问责制,建立科学的干部管理考核体系。对那些“不出实绩出风头、不出效益出数字”的干部,决不能提拔;对工作不负责任,做表面文章,欺骗上级、糊弄群众、伪造政绩的干部,要严肃查处,真正使干部才有所展、劳有所得、功有所奖、劣有所罚,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一位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