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务类型 > 民间借贷 > 民间借贷利息 > 3月Shibor失衡 浮息债陷入僵局

3月Shibor失衡 浮息债陷入僵局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4-09 07:22:17 人浏览

导读:

原定21日上午10点招标发行的200亿元5年期浮动利率金融债券,因“当前全国全力进行抗震救灾形势需要”推迟发行。这距16日国开行宣布发行这只债券仅隔5天。这是政策性银行2008年以来第一只浮息债,也是首次以7天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替代3个月Shibor为基准

  原定21日上午10点招标发行的200亿元5年期浮动利率金融债券,因“当前全国全力进行抗震救灾形势需要”推迟发行。这距16日国开行宣布发行这只债券仅隔5天。

  这是政策性银行2008年以来第一只浮息债,也是首次以7天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替代3个月Shibor为基准的债券,市场对此非常关注,但国开行的忽然喊停,不禁让市场人士对以Shibor为基准的浮息债产生疑虑。

  新型浮息债遭冷遇

  国开行相关人士5月21日表示,暂停发债“如公告所示,并无其他原因”,但分析人士和交易员均表示,“可能和浮息债市场反应冷淡有关。”

  “7天Shibor与7天回购利率曲线非常接近,本质上,以7天Shibor的10日均值为基准的浮息债相当于以7天回购10日均值为基准的浮息债。”中信银行(601998行情,股吧)市场分析部官佳莹表示,后者在2005年发行较多,但由于在互换市场上缺乏匹配的品种,缺少对冲性,流动性不好,银行要脱手都很困难。

  即使按期发行了,国开行的新浮息债肯定也会少有问津。

  一位银行间市场交易员表示,被紧急喊停的浮息债在发行公告之初就已经引来一片唏嘘,“国开行近半年没发行浮息债,忽然发行一只以7天Shibor10日均值为基准的债券,我们都想知道是为什么。”

  “如果政策性银行要以Shibor定价浮息债来支持Shibor基准性,那为何不以3个月Shibor定价呢?”官佳莹表示不解。

  据央行统计,2007年以Shibor定价的浮息债面世以来,至2007年10月份政策性银行和一家商业机构共发行了6只以3个月Shibor为基准的浮息债,发行金额共990亿元,占总发行量的18%.

  “这种浮息债的流动性好得多,目前收益率与固息金融债收益接近,银行到手后都比较愿意持有。”官佳莹说。

  但对国开行创新型的浮息债,市场却持观望态度。“如果我们银行去投标,就肯定要求接近5年期固息债券的收益率。目前7天Shibor10日均值在3~3.1%之间,5年期固息金融债利率为4.7~4.75%之间,也就是要加160个基点以上才愿意投。”一家Shibor报价行的债权部人士说。

  尽管2007年发行的以3个月Shibor为基准的浮息债受到市场欢迎,但是政策性银行却已近半年没有发行这种浮息债。国开行甚至宁愿尝试以7天Shibor为基准的浮息债。

  市场人士认为,这是因为3个月Shibor已经偏离合理水平。

  3个月Shibor失衡

  有趣的是,政策性银行是发行金融债最多的金融机构,但却不能对Shibor价格产生任何影响。

  有交易员表示,“由于政策性没有Shibor报价权,而购买浮息债的都是报价行,政策性银行对此多有抱怨。”该交易员认为目前的3个月Shibor偏离应有水平,报价行“即使不存在道德风险这个问题,在利益驱动下肯定也会存在虚报价格的问题。”2007年3个月Shibor的利率在3%左右,而现在已经高达4.5%.

  目前3个月Shibor报价被认为偏高。兴业银行(601166行情,股吧)叶予璋认为,“存款成本,加上20~30个点的风险溢价和50个点的信用溢价,(3个月Shibor)合理的报价应该在4.2~4.3%之间。”

  而外汇交易中心一位人士表达了同样的看法,政策性银行发行浮息债“肯定因此而有所顾虑”。以7日Shibor发债的成本显然要低很多。5月21日,7日Shibor为3.76%,低于3月Shibor89.3个基点。

  上述外汇交易中心人士认为,3个月Shibor缺乏真实成交而被质疑基准性,但7天Shibor成交多,基准性好得多,国开行创新发债可能有这方面的考虑。

  有研究人士认为报价行应该增加政策性银行,但上述外汇交易中心人士认为,Shibor规定报价行必须是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由于有政府背景还不能进入报价团。

  “不过国开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商业化发展改革后,满足Shibor团的规定如定价权,市场参与程度后,就可以申请成为报价成员。”

  在以Shibor定价的市场化产品中,浮息债是实际应用较多的产品。市场人士认为,尽管Shibor名义上有很多产品,但真正应用很少,Shibor急需加强基准性,并挂钩更多的市场化产品。

  21世纪经济报道·胡婧薇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