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务类型 > 民间借贷 > 民间借贷纠纷 > 民间借贷纠纷如何处理

民间借贷纠纷如何处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9-07 20:18:50 人浏览

导读: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有因为借钱给他人后,对方不想还钱,从而引起的民间借贷纠纷,一旦发生此类的纠纷,我们需要知道怎么处理比较好。因此,想必大家想知道关于民间借贷纠纷如何处理?接下来由法律快车小编详细为您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有因为借钱给他人后,对方不想还钱,从而引起的民间借贷纠纷,一旦发生此类的纠纷,我们需要知道怎么处理比较好。因此,想必大家想知道关于民间借贷纠纷如何处理?接下来由法律快车小编详细为您介绍!

  一、民间借贷纠纷如何处理

  1、处理纠纷,提供证据很重要

  人民法院审查借贷纠纷案件的起诉时,要求原告提供书面借据;无书面借据或无法提供的,应提供必要的事实根据或与自己无利害关系的两人以上的证人证言,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2、民间借贷的利率有4倍的限制

  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利率的4倍(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依法不予保护。借贷双方对约定的利率发生争议又不能证明的,可参照上述规定计息。

  3、出借人不得谋取高利

  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审理中发现借款人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的,只返还本金。

  4、有无约定利率争议的处理

  借贷双方对有无约定利率发生争议,又不能证明的,可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息。

  5、定期无息借贷的处理

  公民之间的定期无息借贷,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偿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无息贷款经催告不还;出借人要求偿付催告后的利息的,可参照银行同类贷款的利率计息。

  6、违法借贷行为的处理

  出借人明知是为了进行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其借贷关系不予保护。对双方的违法借贷行为,可按照有关法律予以制裁。

  7、保证责任的处理

  在借贷关系中,仅起联系、介绍作用的人,不承担保证责任。对债务的履行确有保证意思的,应认定为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8、行为人的责任承担问题

  行为人以借款人的名义出具的借据代其借款,借款人不承认,行为人又不能证明的,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9、与合伙组织发生借贷纠纷的处理

  合伙经营期间,个人以合伙组织的名义借款,用于合伙经营的,由合伙人共同偿还;借款人不能证明借款用于合伙经营的,由借款人偿还。

  二、为什么民间借贷纠纷公安不立案

  1、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非金融机构企业之间的借款行为。民间借贷是一种直接融资渠道,银行借贷则是一种间接融资渠道。民间借贷是民间资本的一种投资渠道,是民间金融的一种形式。此类案件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范围,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

  2、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些通知和意见,如《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不得非法越权干预经济纠纷案件处理的通知》、《公安部关于严禁公安机关插手经济纠纷违法抓人的通知》、《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关于对合同诈骗、侵犯知识产权等经济犯罪案件依法正确适用逮捕措施的通知》、《最高检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依法保障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限制了公权力的滥用,当然也造就了目前公安及检察院对经济案件的立案侦办一直处于审慎态度。

  三、如何确定民间借贷纠纷的管辖

  最高人民法院批复虽在部分情况下适用条件不充分,但作为专门规定管辖的法律条文,多数时候还是有其应用的合理性,在没有更具体的条款可用时,比起用《合同法》确定管辖,以该批复确定管辖更为合适,但应区分情况稍作变通。

  1、以贷款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在划出借款的行为由贷款方本人完成时,比如出借现金、银行转账,“贷款方划出借款地”基本就是贷款方所在地,此时符合最高人民法院批复的适用条件,应以贷款方所在地为民间借贷纠纷的合同履行地确定管辖。

  2、以实际划出借款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

  不管是侵权行为地还是合同履行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民事诉讼法在确定管辖时总是要选择跟法律行为或事实本身具有密切联系的点,这也是国际私法通行的确定联结点的原则。笔者认为,贷款方划出借款的行为是民间借贷法律关系得以成立的前提,是借贷行为能够完成的关键,所以贷款方划出借款地应该算是民间借贷法律关系的密切联系点。诸如通过借信用卡的借贷行为,若是由借款人自己取款,贷款人所在地和实际划出借款地可能就不等同,此时就应以实际划出借款地为民间借贷纠纷的合同履行地。

  以上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民间借贷纠纷如何处理的内容,由此可知,民间借贷处理纠纷,提供证据很重要、需要知道民间借贷的利率有4倍的限制,且出借人明知是为了进行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其借贷关系不予保护。如其它疑问,欢迎向法律快车发布法律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