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罪名大全 > 重要罪名 > 诈骗罪 > 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罪案例分析

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罪案例分析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3-15 11:25:59 人浏览

导读:

案例1:乙与丙因某事发生口角,甲知此事后,找到乙,谎称自己受丙所托带口信给乙,如果乙不拿出2000元给丙,丙将派人来打乙。乙害怕被打,就托甲将2000元带给丙。甲将2000元钱占为己有。对甲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核心内容:即使是诈骗罪,但是罪名中还是存在着不同的犯罪手段与及犯罪时候的一个细微要件,那么在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罪中,通过案例就可以啊、看到二者之间的区别,那么下文法律快车小编与您详细以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1:

  乙与丙因某事发生口角,甲知此事后,找到乙,谎称自己受丙所托带口信给乙,如果乙不拿出2000元给丙,丙将派人来打乙。乙害怕被打,就托甲将2000元带给丙。甲将2000元钱占为己有。对甲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案例2:

  张某、刘某经过某村,对村长说:你儿子得罪了我们,我们和黑社会的是哥们,如果不缴纳赔偿费,就叫黑社会收视你儿子。村长因此交付了3000元赔偿费。张某、刘某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对他人实行威胁,索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敲诈勒索罪的基本结构是:行为人以不法所有的目的对他人实行威胁一一对方产生恐惧心理??对方基于恐惧心理做出处分财产的决定??行为人取得财产。而诈骗罪,是指以不法所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害。这两种犯罪有以下不同:

  1,二者行为特征不同。诈骗罪是以骗为特征,完全以假象蒙蔽被害人;敲诈勒索行为虽然也可能含有欺骗的成份,但却以威胁或要挟的内容为特征。

  2,二者造成被害人交出财物的心理状态不同。在诈骗罪中,被害人在受骗后,“自愿”交出财物或出让其他合法权益;而敲诈勒索行为则是通过造成被害人精神上的恐惧,出于无奈,被迫交出财物或出让其他财产性利益。

  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都是侵犯财产的犯罪。二者侵犯的客体相同,主观方面的故意的内容也是一致的,都是想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可以看出两罪的结构很相似,二者的区别就在于敲诈勒索罪中,行为人是主要因为恐惧而被迫交付财产,在诈骗罪中,行为人主要是由于陷入了错误认识而自愿交付财产。[page]

  案例1中,行为人仅仅实施欺骗行为,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并产生恐惧心理,产生恐惧心理的主因是错误认识,所以甲的行为应认定为诈骗罪。

  案例2中,行为人仅实施恐吓行为,被害人虽然陷入一定错误认识,但是主要是基于恐惧心理交付财物,所以对张某、刘某的行为应认定为敲诈勒索罪。

  法律快车为您推荐:

  ■ 多次实施小额诈骗 应否累加犯罪数额 

  ■ 适用诈骗罪新解释需注意三个问题

  ■ 诈骗罪立案标准和构成要件

  ■ 刑法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