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知识 > 抢劫罪量刑的最低标准

抢劫罪量刑的最低标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9-03 18:37:39 人浏览

导读:

抢劫罪严重得影响社会秩序,不仅侵犯了公民的财物,也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强行将他人财物抢走,不管是多少金额,但是也触犯了刑法,构成了抢劫罪,那么抢劫罪量刑的最低标准是什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针对以上几个问题,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抢劫罪严重得影响社会秩序,不仅侵犯了公民的财物,也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强行将他人财物抢走,不管是多少金额,但是也触犯了刑法,构成了抢劫罪,那么抢劫罪量刑的最低标准是什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针对以上几个问题,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抢劫罪量刑的最低标准

  1、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量刑基准

  抢劫一次,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四年。

  抢劫二次,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年。

  抢劫取得财物,数额超过2000元,基准刑增加六个月;每增加数额1500元,基准刑增加六个月。

  2、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量刑基准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一年:

  (1)入户抢劫的;

  (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5)抢劫致人重伤的;

  (6)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7)持枪抢劫的;

  (8)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多次抢劫并且数额巨大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二年。

  入户抢劫并且数额巨大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二年。

  除上述情形外,同时具有两种以上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的情形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三年。

  抢劫取得财物数额巨大,超过1万元以上的,每增加5万元,基准刑增加一年。

  抢劫多次,次数超过6次的,基准刑增加一年;次数超过10次的,基准刑增加一年六个月。

  3、具有以下情节的,基准刑为无期徒刑:

  (1)抢劫致人重伤,且造成被害人6级以上(含6级)严重伤残的;

  (2)抢劫致二人以上重伤的;

  (3)同时具有两种以上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的情形的,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4)同时具有三种以上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的情形的;

  (5)抢劫数额达20万元以上,且同时具有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的其他情形之一(不含多次)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二、抢劫罪的构成要件

  1、本罪的主体是年满十四周岁的人。

  2、在主观方面,本罪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故意的内容必须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如

  3、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也称作双重客体,即不仅侵犯了公私财物所有权,同时也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往往造成人身伤亡。但是,它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抢劫财物,只是它使用的手段,也侵犯了人身权利,所以把它归入侵犯财产罪中。

  4、在客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具有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立即抢走财物或者迫使被害人立即交出财物的行为,是否抢劫到财物,是确定既途或者未遂犯罪形态的根据,但不影响本罪的成立。当抢劫罪行发生了严重情节,特别是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无论抢到财物与否,都是既遂。由于抢劫罪是当场劫取财物,所以,被抢劫的财物限于动产,非法侵占不动产的不属于抢劫罪。如果把不动产的一部分强行分离变成动产而抢走的,应定抢劫罪。

  三、抢劫罪与抢夺罪的区别

  1、客观行为不相同。抢劫罪表现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强制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而抢夺罪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财物,使他人来不及反抗;

  2、客体不完全相同。抢劫罪不但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利,还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而抢夺罪则一般只侵犯了财产权利;

  3、犯罪后果要求不同。抢劫罪对财物的数额没有要求,而构成抢夺罪要求抢夺的财物数额较大。根据司法解释,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00元至20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4、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抢劫罪是希望或准备以武力或类似性质的力量迫使被害人失去财物,是希望在被害人不能反抗或无法反抗的情况下取得财物,而抢夺罪是以突然取得财物的故意实施的,是希望通过趁被害人不备而取得财物,而不是希望通过武力威吓迫使被害人失去财物。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抢劫罪量刑的最低标准”等法律知识。相信大家对于抢劫罪量刑的最低标准应该都有了基本的了解。综上所述,我国对抢劫的惩治力度十分大,量刑较重。,抢劫罪最低量刑是四年,抢劫二次是六年,情节严重的,可以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