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罪名大全 > 重要罪名 > 抢劫罪 > 未成年犯抢劫罪怎么处罚

未成年犯抢劫罪怎么处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9-04 21:33:08 人浏览

导读:

未成年人由于是还没有到相应的年龄,其相关的心智这些都是还没有完全的发育完全的,所以说在法律上对于他们的处罚都是从轻处罚的。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未成年犯抢劫罪怎么处罚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未成年人由于是还没有到相应的年龄,其相关的心智这些都是还没有完全的发育完全的,所以说在法律上对于他们的处罚都是从轻处罚的。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未成年犯抢劫罪怎么处罚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未成年犯抢劫罪怎么处罚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构成抢劫罪的,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抢劫一次的,可以在三年至五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入户抢劫的;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抢劫三次或者抢劫数额达到数额巨大起点的;抢劫致一人重伤,末造成残疾的;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持枪抢劫的;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依法需要判处无期徒刑的除外。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根据抢劫的次数、数额、手段、后果等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增加相应的刑罚量:

  (1)每增加轻微伤一人,可以增加三个月至六个月的刑期;

  (2)每增加轻伤一人,可以增加六个月至一年的刑期;

  (3)每增加重伤一人,可以增加一至二年的刑期;

  (4)每增加伤残等级一级,可以增加二个月六个月的刑期;

  (5)每增加抢劫一次,可以增加六个月至三年的刑期;

  (6)抢劫数额未达到数额巨大的,每增加1 000元,可以增加二个月的刑期:抢劫数额达到数额巨大的,每增加10000元。可以增加二个月的刑期;

  (7)每增加本罪名第1条第(2)项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可以增加一年至二年的刑期。

  3、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1)持管制刀具等抢劫的;

  (2)流窜作案的。

  二、抢劫罪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财物所有人、持有人或者保管人等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或者迫使其当场交出财物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三、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

  关于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是法学界和司法实践中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

  (1)应以行为人的抢劫是否非法占有了公私财物为标准,已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为既遂,尚未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是未遂。

  (2)认为抢劫罪是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为特征的侵犯财产权利,同时也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因此,无论抢到财物与否,只要在抢劫中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就是既遂;

  (3)认为本条对抢劫罪分两款作了规定,实际上是两个犯罪构成,因此,应当按照两种情况,分别确定既遂与未遂的标准,即第一款是一般抢劫罪,就应以抢到财物与否为既遂与未遂的标准;第二款是结果加重犯,不存在未遂的问题。

  区分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应当以抢劫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否具备,即法定的犯罪结果是否已经造成为标准。依照本条的规定,抢劫罪的犯罪构成有基本的和加重的两种形态。因而,其既遂未遂标准应分别考察,当犯罪事实属于基本的犯罪构成时。以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是否取得财物为准;当行为人的行为属于本条所定加重情节之一时,已具备加重形态的全部要件,无论行为人是否抢到财物,应是犯罪既遂。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未成年犯抢劫罪怎么处罚的全部内容。抢劫罪在法律上也是属于一种十分严重的罪行了,虽然就算是未成年人犯罪还是需要承受相应的处罚的。如果你还有更多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相关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