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心理 > 过失犯罪 > 过失犯罪前科怎么认定

过失犯罪前科怎么认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8-29 05:40:50 人浏览

导读:

根据主观形式的不同,刑事犯罪可以分为故意犯罪以及过失犯罪,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在犯罪之前是没有预谋的,对于犯罪的结果也并不会预料到,所以主观恶性并不高,但是也因为自己的疏忽导致了不利的结果,因此而构成过失犯罪,那么过失犯罪前科怎么认定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根据主观形式的不同,刑事犯罪可以分为故意犯罪以及过失犯罪,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在犯罪之前是没有预谋的,对于犯罪的结果也并不会预料到,所以主观恶性并不高,但是也因为自己的疏忽导致了不利的结果,因此而构成过失犯罪,那么过失犯罪前科怎么认定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过失犯罪前科怎么认定

  前科是指上一次的犯罪事实及受到的刑罚,常用于有前科,即以前因故受到过刑罚。有前科的人又犯新罪,如果符合累犯的条件,就构成累犯,要从重处罚。有某种前科的人不能担任某些职务,如被剥夺过政治权利的人不能担任中国人民法院中助理审判员以上职务。曾有违法行为,受过行政处罚的,不能视为有前科。

  构成前科的条件是:判处拘役、有期徒刑、以及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刑满释放后又犯新罪的。如果是被判处管制、拘役的罪犯,刑满释放后又犯新罪的,或者是被判处有期徒刑缓刑的罪犯,在缓刑考验期内未犯新罪,而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又犯新罪的,都不认为是有前科。正在服刑的犯人再犯新罪也不能认为是有前科,而是属于服刑中重新犯罪。所以过失犯罪也属于前科。

  二、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的区别

  1、过失犯罪均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发生危害结果。过失犯罪情况下,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既不追求,也不放任,而是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却轻信能够避免,主观上根本反对发生这种危害结果,因而主观恶性较故意犯罪要小得多。

  2、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责任,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体现了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特殊的精神。过失犯罪只有当行为已经给社会造成危害结果的情况下,才能构成犯罪。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就不存在过失犯罪。

  3、刑法对过失犯罪规定了较故意犯罪轻得多的法定刑。过失犯罪只有在刑法分则条文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才能负刑事责任。如果刑法分则条文没有规定的,无论某一过失行为危害程度如何,都不能构成犯罪。

  三、过失犯罪的分类

  1、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从而构成犯罪。所谓“应当预见”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发生结果的认识能力而言;

  2、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社会的结果,从而构成犯罪。这种过失,就行为人的认识能力来说,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同时又怀着某种侥幸心理,轻信这种结果也许不会发生。

  综上所述,过失犯罪的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两类,但是无论是哪一类都并不愿意不好的结局发生,所以过失犯罪会比故意犯罪处罚的轻一些,但是过失犯罪还是会被判处有期徒刑,那么依旧会认定为有前科的人,如果再犯罪有可能会构成累犯。以上就是“过失犯罪前科怎么认定”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谢谢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