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WTO > WTO知识 > WTO术语 > “名实问题”与术语标准化纵横谈

“名实问题”与术语标准化纵横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5-16 03:17:47 人浏览

导读:

2008年夏秋之交的毒奶粉事件震撼着亿万颗有良知的中国人的心对于以保护安全、健康及生命、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语见ISO出版的《标准化的目的与原理》一书)为己任的中国标准化工作者来说,更感受着一股特别沉重而持久的心头之痛!总结并汲取其中的

  2008年夏秋之交的“毒奶粉”事件震撼着亿万颗有良知的中国人的心——对于以“保护安全、健康及生命”、“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语见ISO出版的《标准化的目的与原理》一书)为己任的中国标准化工作者来说,更感受着一股特别沉重而持久的心头之痛!总结并汲取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今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将有重大而宝贵的现实意义。

  “毒奶粉”事件涉及“名”与“实”的关系,以及“标准”与“质量”的关系。本文试就“名实问题”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术语标准化”的简况和近况作一阐述和介绍,作为一名以谋求公益为天职的标准化工作者“寻觅治乱归正之法门”的一种特定视角的探讨。如今,率直地写来,其中定多有谬误不当之处,恳望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名实问题的意义至关重大

  名实问题是一个古老的逻辑学和哲学问题,同时也是语言学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与字和词的形音义相关)。我们的先哲早就提出过各种创见。《论语·子路》中记载了孔子提出的“正名”的主张:“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春秋时齐国名相管仲的传世之作《管子》中则说:“名实当则治,不当则乱。”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的墨家和名家等对名实问题也各有一家之言说。荀况是战国时期最后一位儒学大师,《荀子》一书是战国末期儒家思想的代表著作,书中的“正名”篇对名实问题提出了更详尽的见解,诸如:“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圣王没,名守慢,奇辞起,名实乱,是非之形不明,则虽守法之吏,诵数之儒,亦皆乱也”;“名无固宣,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还有涉及事物同异和分类的独到见解等。秦亡汉兴之后,绵延数千年间,在以儒家思想作为精神支柱所维系的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大一统超稳定的社会结构中,名实观的确立与统一有利于社会分工的推行和技术知识的传播,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华文明古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但中国哲学偏重于伦理性而缺少思辨性的不足又制约了社会文明前进的脚步。而从公元15世纪后半期开始,近代科学则在有了文艺复兴先导的欧洲兴起,在此后二三百年间将西方推向了工业文明的崭新阶段。而相形之下,裹足不前的华夏文明一步步地落后和逆转,除了饱受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欺凌之外,最终“西学东渐”乃形成潮流……在国家积贫积弱困境下,学贯中西的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清末力主变法图强的维新派人士如严复、梁启超等都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名实问题的研究上下了工夫。如:严复翻译了《群学肄言》、《穆勒名学》等西方名著,梁启超、章炳麟(太炎)等也都十分热衷于逻辑研究。梁启超在其论著中曾说过:“思维作用”有3种形式,一曰概念,二曰判断,三曰推论。概念(concept)的作用是“以名举实”;判断(judgment)的作用是“以辞抒意”;推论(inference)的作用是“以说出故”。并解释说:“凡概念都要经过一番综合比较才能得来,有一个特别概念,就拿一个特别名号表示它,这叫做‘以名举实’……”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性因素的制约,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的国情条件下,以名实问题为最基本的逻辑起点的治学方法未能逐步推广和强化,致使迄今我国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重大建树甚少而歧见则甚多。由于政治经济体制一直处于不断的变革中,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以及产品研发等领域,因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而仰仗借鉴、引进西方经验和成果的大体格局尚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在这种状况下,由中国本土教育系统所培养出的大量拔尖人才莫不心向神往地首选为美、欧等经济与科技强国服务,并成为时下国际人才流向“马太效应”的一道别致而又触目的风景线。凡此种种,实在是非常发人深思的。

  中国术语标准化事业方兴未艾

  对名实问题的深入研究,本可以由语言学界、哲学界或科学界的专门机构来组织和推动,但从国际到国内的情况都表明,此项研究从理论到实践只是在纳入了术语标准化工作的轨道之后,才有了在充分地集思广益的基础之上的极致发挥。国际上对术语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奥地利的E.维斯特(1898~1977)的博士论文“工程语言的国际标准化”奠定了术语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础。维斯特被誉为“现代术语学之父”。后来,前苏联科学院将此书翻译出版,并经前苏联提议,于1934年成立了ISA/TC37(术语学)。二战结束后,ISO于1951年重新成立了ISO/TC37(术语学 原则与协调),由奥地利任秘书国至今。

  20世纪70年代后期,神州大地上展开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揭开了全党全国上下政治思想战线拨乱反正的序幕,也给中国标准化事业的新生和不断开拓以强大的动力,并增添了蓬勃的生机。至1984年,原中国标准化综合研究所(现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开始把术语学正式列入研究课题,结合术语标准化实践进行研究。当年,该所在大连市组织召开了我国首次全国性的研究术语学的学术会议。当年10月,该所接待了由联合国派遣来我国讲学的术语学专家、ISO/TC37秘书兼国际术语信息中心主任H·费尔伯教授(他是维斯特教授的学生和事业上的接班人),并与其签署了协助中国开展术语工作的会谈纪要。1985年10月,与ISO/TC37对口的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2)正式成立,由此开创了我国术语标准化工作的新局面。

  近20年来,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同中国术语网一起通过组织国内各方面专家学者按部就班地共同努力,积极参与ISO/TC37和国际术语网的活动,积极采用国际术语标准化工作的成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全面和完整的术语工作体系,在中国进入WTO之前就完成了与国际术语学与术语标准的接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到目前为止,已经制定出一系列指导我国术语标准化工作的元标准,如:GB/T 10112《术语工作 原则与方法》、GB/T 15387.2《术语工作 词汇 第一部分:理论与应用》、GB/T 16785《术语工作 概念与术语的协调》等等。先后成立了“理论与应用”、“辞书编纂”、“计算机辅助术语工作”以及“少数民族语”4个分技术委员会。进入新世纪之后,于2001年4月完成了“中国术语国家标准数据库”的开发与建立。2001年12月,“中国术语信息网”(www.cnterm.org)正式开通,向社会免费提供服务,这标志着我国术语标准化工作融进了网络世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page]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中国是“国际术语信息中心(Infoterm)”和“国际术语网(TermNet)”副主席、“国际术语学与知识传播协会(GTW)”和“国际术语学研究会(IITF)”的理事,并担任“东亚术语论坛(EAFTerm)”组长。在北京召开了多次术语学、标准化与技术传播(TSTT)国际学术会议。2006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承担并完成了开发国际标准数据库的重大任务,得到了ISO中央秘书处的高度评价。基于我国术语标准化工作在多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得到了国际术语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从2006年起,中国与奥地利承担了ISO/TC37联合秘书处的工作。2008年初,根据ISO技术管理局(TMB)的决定,ISO/TC37(术语与其他语言和内容资源)秘书处的工作将从2009年起由奥地利全部移交中国独立承担。

  现实作用新景观及展望

  现代术语学和术语标准化的理论与方法是对古典“名实观”的高度发展与升华,可以说在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和高度上阐释并解决了名实关系中一系列症结性的疑难问题。现代术语学研究和术语标准化工作的任务不是停留在对现有名词提供解释,而是侧重于剖析和确定术语所指称的概念,包括概念的特征、概念间的关系、概念的描述(定义)、概念的定名等。其一般程序是:事物(客体)→概念→定义→定名(术语)。这方面的成果(理论与方法)在各个领域中的推广应用和适度强化对整个标准化事业、知识工程以及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和长远意义是无可限量的:

  ——对各级各类标准的制定起着奠基作用。即以对牛奶中蛋白质含量的检测方法而言,如果把“蛋白质的真实含量”同“模拟蛋白质含量”的“氮含量”这两个概念区分开,即在更接近本质的层面解决好名实问题,就有可能从技术手段上采取相应的对策以防假冒,并制定出更科学合理并且切实可行的检测方法标准(如ISO8968)。

  ——促进科学研究和知识工程建设。从术语学和知识工程的角度看,对于知识而言,必要的是真实性和正确性,故只有在命题是真实的或是正确的情况下,知识才会产生。术语标准化要求作为构成知识基本单位(即知识单元)的概念必须正确地反映事物(客体)的本质属性,这正是开展科学研究最根本的前提。

  ——为社会推进民主与法制提供有力支撑。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是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名实问题解决好了,术语标准化的理论与方法切实推行并强化了,“权”与“法”的概念不再混淆,公民履行权利和义务得到宪法的充分保障,各种各色的“类毒奶粉事件”便没有滋生和立足之地,这当是人民之大幸,社稷之洪福。

  ——为长期论争不止的学术争端之决疑排难提供助力。如:“中医学基本理论”和理论物理领域的“相对论”都是百年论争不止的大“学案”。在今日集思广益、众志成城的网络世界大时代,运用现代术语学的大思路对其理论源头最根本的名实问题和原始命题(如“五行生克”、“光速不变”等)展开大讨论,明辨其中正误的目标或能加速实现。至于哲学以及神学和宗教领域的“杂说纷纭”,直接关乎大众的思维活动和生存态度、生存方式”——正本溯源,求实寻真,亦离不开在“名实问题”上的“探赜索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赤心事上,忧国如家”。不揣浅陋,谨撰芜句以结束本文:

  华夏文明著千秋,万里征程起从头。标本兼及名实辨,再铸辉煌史无俦。 (顾孟洁)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