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肇事罪 > 判交通肇事罪缓刑依据是什么

判交通肇事罪缓刑依据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8-07 15:46:05 人浏览

导读:

交通事故有轻微的,也有涉及到人员伤亡财产重大损失的,而这些严重的交通事故可能犯交通肇事罪。想必很多人想要了解,交通肇...

  交通事故有轻微的,也有涉及到人员伤亡财产重大损失的,而这些严重的交通事故可能犯交通肇事罪。想必很多人想要了解,交通肇事罪的具体定义是什么样的?判交通肇事罪缓刑依据是什么?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一下。

  一、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所以,我们仍用犯罪构成的四要件说来阐述交通肇事罪的特征。

  二、判交通肇事罪缓刑依据是什么

  (一)交通肇事案件的被告人主观上出于过失,但过失程度不同,罪过轻重有别,应对罪过轻、较轻的人适用缓刑,罪过重、较重的不宜适用缓刑。

  对罪过大、罪过较大造成事故的应予以实际处罚,判实刑,不宜判缓刑。

  对于主观罪过小、罪过较小的肇事案件,因为他们主观心态是没有预见到会发生事故或已经谨慎注意而注意力度不够,对他们处罚重没有实际意义,结合其他条件,可以考虑适用缓刑。

  (二)肇事的被告人除罪过小、罪过较小,还应当具有悔罪表现。

  1、肇事后是否主动报警、积极施救、保护现场、将损失限制在最小。

  2、肇事的驾驶员要能够实事求是的向事故处理部门陈述肇事的具体情况、原因,不推卸责任,不违心规避法律。

  3、交通肇事的驾驶员及其家人要能够积极赔偿受害人及其家人的损失。

  三、发生交通肇事后的悔罪表现

  1、肇事后是否主动报警、积极施救、保护现场、将损失限制在最小。根据有关交通法规,驾驶员在发生事故后,对伤者施救、主动报警、保护现场、配合有关机关处理事故是他们的义务,从法学角度讲,这种义务是驾驶员先行行为即肇事行为产生的附随义务。违反这些义务,应加重其责任。尽了上述义务,是“悔罪表现”的体现;

  2、肇事的驾驶员要能够实事求是的向事故处理部门陈述肇事的具体情况、原因,不推卸责任,不违心规避法律。做到这一点,是被告人认罪、悔罪的表现,否则不能认为是悔罪;

  3、在事故处理中,肇事的驾驶员及其家人要能够积极赔偿受害人及其家人的损失。在交通肇事案件处理中,常常遇到被告人表达愿意赔偿,但却不做出赔偿的具体行动,仅称“出狱后再赔”或“我在看守所”没办法赔或称“我没有能力赔”,这些都不是积极赔偿的表现。“积极赔偿”应表现为有能力赔的全部赔偿,没有全部赔偿能力的,在赔偿能力范围内实际赔偿,超出能力范围的,借贷赔偿或与受害方达成分期赔偿协议,而不是躲避、找借口。

  综上所叙,判交通肇事罪缓刑依据是交通肇事案件的被告人主观上出于过失,但过失程度不同,罪过轻重有别,应对罪过轻、较轻的人适用缓刑,罪过重、较重的不宜适用缓刑;肇事的被告人除罪过小、罪过较小,还应当具有悔罪表现。若您有其它问题,可以登录法律快车官网,可免费咨询律师!

  责任编辑:周六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