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交通事故> 醉酒驾车的法规

醉酒驾车的法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7-16 09:17:23 0人浏览

导读:

醉酒驾驶(醉驾)是指因饮酒而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个人意志,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机动车的交通违章行为。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20毫克就算酒后驾驶,大于等于80毫克即为醉酒驾驶。那么,醉酒驾车的法规是怎样的呢?下面由法律快车的小编在本文中为您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醉酒驾车的法规
  •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分值》规定酒后,罚款1000-2000,扣证6个月(记分12分),那么醉酒驾车的法规是怎样的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醉酒驾车的法规——道路交通安全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有很多的交通事故时因为醉酒,有很多醉酒后造成交通事故严重到可以导致双方死亡。尤其是在冬天的雪夜,交警部门会加大对舅家的盘查力度。对于酒驾,一经发现绝不姑息。那么醉酒驾车取保候审几天能出结果呢?接下来就为大家来解答一下关于醉酒驾车取保候审的结果及其相关问题。一、醉酒驾车取保候审几天能出结果?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二、交规醉酒驾驶怎么处罚: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饮酒驾驶:饮酒驾驶机动车辆,罚款1000元—2000元...
  •   导读:酒后驾车与醉酒驾车的标准。本文根据相关交通肇事的内容,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法律规定,为你讲述了酒后驾车与醉酒驾车的标准。

      一、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属于饮酒后驾车;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罚款;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六个月机动车...

  •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如果有肇事行为的,可能会构成交通肇事罪,会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交通肇事罪都侵犯了公共安全,这两个罪名有哪些区别呢?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交通肇事罪和危险驾驶罪有何区别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交通肇事罪和危险驾驶罪有何区别

      1、主观方面不同。危险驾驶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或者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的行为危害到公共安全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状态的发生。而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则表现为过失。

      2、客观方面不同。危险驾驶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或者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且情节恶劣。而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大损失的行为。

      3、出现的危害结果不同。危险驾驶罪是行为犯、情节犯,只要有醉驾或追逐竞驶的行为且情节恶劣即可,...

  •   案情:被告人陈某酒后驾驶车辆,行驶过程中将一行人撞伤(后经法医鉴定,属重伤)。被告人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驾车逃离了现场,后被抓获。该事故经公安机关认定,被告人陈某负事故全部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15日《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2款的规定,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5)、严重超载驾驶的;(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根据上述司法解释,对被告人陈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意见是统一的。但对量刑幅度存在争议:

      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陈某酒后驾驶机动车辆,违反道路交通运输管理法规...

  •   醉酒驾车撞死人,首先要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第二款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酒后驾车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危险驾驶罪和交通肇事罪的区别有:1.犯罪主观方面不同。危险驾驶罪有主观上的故意,而交通肇事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2.在犯罪行为方式上不同。3.犯罪行为对危害结果的要求不同。4.定罪量刑不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很多当事人在自己的家人或朋友被刑拘后,见到律师的第一个问题是“可不可以保释”。在我国法律中是没有“保释”这个专有名词的,我国刑诉法中的说法是取保候审,那交通肇事罪取保候审可以吗?交通肇事罪取保候审怎么办理?一、交通肇事罪取保候审可以吗其实法律对于取保候审的规定是很宽泛的。按照《刑事诉讼法》第51条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从规定可以看出,其范围涵盖了除可能无期徒刑、死刑外的所有犯罪,而“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又是几乎任何一个案件都可以套用的。实践中,除具备以上两条规定之外,还具备以下条件的,更容易办理取保候审:1、非暴力犯罪的。相对于暴力犯罪而言,盗窃、抢夺、诈骗等非暴力犯罪的案件在办理取保候审时更容易一些;2、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实践中90%...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

  • 醉酒驾驶 以身试法
    醉酒驾驶 以身试法

    富拉尔基区日前就有三人因胆大妄为者顶风而上以身试法,铤而走险,因酒驾受到法律严惩。自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关于醉驾入刑的新规正式施行以来,富

    #交通事故动态
    0 人浏览
  • 酒后驾车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若是醉酒驾车则属于危险驾驶罪,发生交通事故后需追究刑事责任的,处六个月以下拘役,并处罚金。
    全部2个答案 >

    0 人咨询过

    去咨询
  • 醉酒驾驶是否会消案
    醉酒驾驶是否会消案

    醉驾只有刑事处罚才进入档案留下案底,不可以消除。醉驾被查后要看受到的处分是行政处罚还是刑事处罚,行政处罚会有行政处罚的判

    #刑事辩护
    0 人浏览
  • 重罚酒驾醉驾 代驾公司翻身战?
    重罚酒驾醉驾 代驾公司翻身战?

    随着醉驾入刑以及交管部门对酒后驾车的查处力度加大,原本已经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代驾公司打起了翻身仗,近半个月来,代驾公司的生意翻了一倍。近半个月来,几乎每天都有3

    #交通事故动态
    0 人浏览
  • 醉酒驾驶标准
    醉酒驾驶标准

    醉酒驾驶标准相信很多开车的车主们应该很清楚吧,醉酒驾驶(醉驾)是指因饮酒而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个人意志,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机动车的交通违章行为。那么,醉酒驾驶标准是

    #交通事故
    0 人浏览
  • 醉驾处罚如下:1、醉酒驾驶,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吊销机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2、醉酒驾驶营运车辆,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内吊销机
    全部1个答案 >

    0 人咨询过

    去咨询
  • 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的判定标准
    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的判定标准

    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的判定标准为:大于或等于20毫克/100毫升的属于饮酒;大于或等于80毫克/100毫升的就属于醉酒。

    #交通事故
    0 人浏览
  • 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的处罚规定
    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的处罚规定

    核心提示:新交规加大了对饮酒和醉酒驾驶的处罚,但新交规实施后,依然还有很多人怀着侥幸的心理进行酒后驾驶,那酒后驾驶的处罚标准是怎样的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介绍

    #交通事故
    0 人浏览
  • 法院结案后保险公司多长时间理赔
    法院结案后保险公司多长时间理赔

    法院结案作出判决之后,保险公司应当在当事人提出理赔申请后立即启动理赔程序。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人收到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后,应当及时

    #交通事故
    0 人浏览
  • 骨折误工费保险公司会赔吗
    骨折误工费保险公司会赔吗

    因骨折受伤而产生的误工费用保险公司是会作出赔偿的,误工费用同样属于人身损害赔偿的范畴,应当予以赔偿。我国《保险法》规定,被保险人因第三者的行为而发生死亡、伤残或

    #交通事故
    0 人浏览
  • 在发生交通事故之后,交管部门会根据双方当事人及其违章行为在事故中的作用,来对当事人进行责任认定。
    全部3个答案 >

    0 人咨询过

    去咨询
  • 车辆修理费高于市值保险公司能拒赔吗
    车辆修理费高于市值保险公司能拒赔吗

    车辆修理费若高于车辆的市值,保险公司是可以拒赔的,因其属于车辆无需修理的情形;若无法修复的,应当赔偿车辆重置费用。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司法解释规定,因道路

    #交通事故
    0 人浏览
  • 协商或诉讼解决的
    全部3个答案 >

    0 人咨询过

    去咨询
  • 人伤保险公司赔偿标准
    人伤保险公司赔偿标准

    受害人若受到人身伤害,则保险公司对受害人应当作出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营养费等人身损害赔偿。《民法典》规定,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

    #交通事故
    0 人浏览
  • 法律分析:被车撞了处理方法如下:1、转移到安全区域。2、报警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前来处理。3、向保险公司咨询。4.与撞车对方协商,协商不成可以申请交警调解或
    全部3个答案 >

    0 人咨询过

    去咨询
  • 撞坏限高杆怎么处罚
    撞坏限高杆怎么处罚

    撞坏限高杆是不会受到行政处罚的,但是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因为限高杆跟中间隔离带一样,都属于公共财产。人为损坏属于违反道路管理条例,需要按原价赔偿。

    #交通事故
    0 人浏览
  • 车祸中误工费的赔偿标准根据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有固定收入按实际减少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则参照近三年平均收入或当地行业平均工资。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
    全部2个答案 >

    0 人咨询过

    去咨询
  • 补办驾驶证需要备齐哪些资料
    补办驾驶证需要备齐哪些资料

    补办驾驶证需要备齐的资料有补办驾驶证需要备齐;补办驾驶证申请人的相关身份证明材料,原件和复印件;机动车驾驶员本人的照片;动车驾驶证遗失书面证明等。

    #交通事故
    0 人浏览
  • 未成年办银行卡不需要工作证明。
    全部4个答案 >

    0 人咨询过

    去咨询
  • 本地司法所应依法接受外地人,若无合法理由拒绝,可向上级反映。依据《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工作,无正当理由不能拒绝。若违规操作,可能导致司法不公
    全部3个答案 >

    0 人咨询过

    去咨询
  • 港澳通行证一个月去两次需视具体情况而定。根据规定,通行证及签注有效期与次数有限制。如超出限制或涉及违规,后果严重。
    全部3个答案 >

    0 人咨询过

    去咨询
  • 网上被性骚扰和威胁,可以报警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信息干扰他人生活的,将受到拘留或罚款处罚。如不及时处理
    全部3个答案 >

    0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