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继承法> 什么情况下属于遗弃家庭成员

什么情况下属于遗弃家庭成员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7-23 09:26:49 0人浏览

导读:

近年来,我们也常常在新闻报道中看到出现多很多起婴儿被遗弃或者子女不赡养父母的新闻案例,令人心寒。那么,什么情况下属于遗弃家庭成员?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这方面的知识,欢迎浏览。
什么情况下属于遗弃家庭成员
  •   近年来,我们也常常在新闻报道中看到出现多很多起婴儿被遗弃或者子女不赡养父母的新闻案例,令人心寒。那么,什么情况下属于遗弃家庭成员?

      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是指家庭成员中具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人:

      (1)因年老、伤残、疾病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

      (2)虽有生活来源,但因病、老、伤残,生活不能自理的;

      (3)因年幼或智力低下等原因,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

  •   核心内容:遗弃家庭成员是负有赡养、扶养、抚养义务的家庭成员对需要赡养、扶养和抚养的家庭成员不履行其应尽义务的违法行为。刑法规定了遗弃罪以处罚遗弃家庭成员的人。法律快车编辑为您详细介绍。

      一、什么是遗弃家庭成员

      家庭成员间的遗弃,指家庭成员中负有赡养、扶养、抚养义务的成员对需要赡养、扶养和抚养的成员不履行其应尽义务的违法行为。此处“需要赡养、抚养和抚养的成员”是指家庭中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这里“没有独立生活能力”,是指不具备或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而需要其他家庭成员给予供养,或虽有一定的经济收入但生活不能自理而需要其他家庭成员照顾的情况。这里的“赡养、扶养、抚养”不仅指物质上的供养,还包括生活上的帮助、照料以及精神上的抚慰。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老人的精神赡养日益显得重要。...

  •   什么叫遗弃家庭成员

      家庭成员间的遗弃,指家庭成员中负有赡养、扶养、抚养义务的成员对需要赡养、扶养和抚养的成员不履行行其应尽义务的违法行为。此处“需要赡养、抚养和抚养的成员”是指家庭中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这里“没有独立生活能力”,是指不具备或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而需要其他家庭成员给予供养,或虽有一定的经济收入但生活不能自理而需要其他家庭成员照顾的情况。这里的“赡养、扶养、抚养”不仅指物质上的供养,还包括生活上的帮助、照料以及精神上的抚慰。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老人的精神赡养日益显得重要。遗弃行为的受害人往往是家庭中的老弱病病残者和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这就使得遗弃行为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婚姻法禁止家庭成员间的遗弃,明确规定遗弃行为的受害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支付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的判决;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

  • 离婚遗弃家庭成员违法,情节严重的构成遗弃罪,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遗弃罪主体为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而且具有抚养能力的人,主观表现为明知自己应履行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客体是平等权利,客观表现为对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2006年2月25日人民法院报法庭内外周刊C3版刊登了 谢天德、陈艾、郭小平三同志的《该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还是绑架罪》一文,案情为:2005年10月,刘某与徐某因手头缺钱,即商议设法搞点钱。他们发现邻村一女青年庞某曾多次外出“放鸽子”(以结婚为名的婚姻诈骗行为)并曾诈骗过刘某的亲戚王某数千元,遂以为庞某介绍对象为名,将庞某从家中骗到邻县某宾馆,限制了她的人身自由。期间,刘某以自己是王某的亲戚为由向其索要被其骗走的钱物8000元,逼其打电话给家人以拿钱赎人,并对庞某多次进行恐吓。两天后,庞某的家人分两次汇款5000元到指定的账户后,两人才将庞某放走。后因庞某告发,两人被抓获归案。经查,庞某于2004年初曾经以结婚为名对刘某的一名亲戚王某实施过诈骗,但王某未委托刘某向庞某索要被骗钱物,对刘某扣押庞某的行为也不知情。另外,刘某和徐某所获取的5000元钱已被挥霍。检察院以...

  •   遗弃婴儿是不符合道义的事情。有的人可能会疑惑,遗弃婴儿是否构成犯罪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解答,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遗弃婴儿是否构成犯罪,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能一刀切,而一概认为构成遗弃罪。根据我国《刑法》第261条的相关规定,所谓遗弃罪,指的是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1、如果对年幼的或者患病的孩童拒绝扶养,情节恶劣,则具有扶养义务的人就构成遗弃罪。但如果是仅仅对这些儿童出于教育的目的进行恐吓,采用饿肚子的方式,则不能认为是拒绝扶养,也不算情节恶劣,一般不应认定为犯罪。

      2、如果是以不扶养儿童的目的,将儿童遗弃在热闹的街区,或者妇幼保健院门口,一般可以认定为遗弃罪。生活中,因为儿童负担重,或者患病等原因而将孩子遗弃在这些地方的例子并不少见。

      3、如果是将儿童遗弃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或者一般人无法施救和察觉的郊...

  •   近年来,我们也常常在新闻报道中看到出现多很多起婴儿被遗弃或者子女不赡养父母的新闻案例,令人心寒。那么,什么情况下属于遗弃家庭成员?

      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是指家庭成员中具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人:

      (1)因年老、伤残、疾病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

      (2)虽有生活来源,但因病、老、伤残,生活不能自理的;

      (3)因年幼或智力低下等原因,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

  • 遗弃武器装备罪量刑的标准为:行为人遗弃武器装备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遗弃重要或大量武器装备的,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该罪有两个量刑档次,分别根据行为人的犯罪情节轻重来进行区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四百四十条遗弃武器装备罪违抗命令,遗弃武器装备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遗弃重要或者大量武器装备的,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 故意毁损名胜古迹罪的构成要件:1、主体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2、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3、客体主要是指国家有关名胜古迹的管理秩序;;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故意实施了毁损名胜古迹的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