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公司法> 个税的起征点是多少

个税的起征点是多少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8-04 08:45:11 0人浏览

导读:

很多公司都有年终奖。为了鼓励一年来努力的员工。这不仅仅只是一种激励的政策,还能够鼓动人心,让其他人学习。这也是管理者的智慧。但是年终奖也属于工资,也是需要交税的。那么,个税的起征点是多少呢?接下来就由法律快车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下相关内容。
个税的起征点是多少
  • 很多公司都有年终奖。为了鼓励一年来努力的员工。这不仅仅只是一种激励的政策,还能够鼓动人心,让其他人学习。这也是管理者的智慧。但是年终奖也属于工资,也是需要交税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年终奖个税税率标准。一、年终奖个税税率标准1、发放年终奖的当月工资高于5000元时,年终奖扣税方式为:年终奖*税率-速算扣除数,税率是按年终奖12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2、当月工资低于5000元时,年终奖个人所得税=(年终奖-(5000-月工资))*税率-速算扣除数,税率是按年终奖-(5000-月工资)除以12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二、个人所得税的最新规定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免征额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11月报10月的个税,适用5000元新的费用标准和新的税率表;10月申报9月的个税...
  •   在我们进行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时候,是有一定的起征点的,如果是没有达到起征点的话,我们是不会进行征收的,而且,如果符合其他的条件,也是可以进行免征的。那么,个税的起征点是多少?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指国家为了完善税收体制,更好的进行税制改革,而制定的税收制度。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征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个税起征点从2018年10月1日起调整至5000元,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 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

  •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正确叫法是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或者免征额)是指国家为了完善税收体制,更好的进行税制改革,而制定的税收制度。那么,个税起征点是多少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全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个税起征点

      2018年10月起,公民综合所得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拟调至每月5000元。

       二、征收范围

      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其他所得。

      三、计算方式

      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三险一金)-扣除标准。

      严格意义上说,个人薪酬中扣除的费用,是对个人在提供劳务过程中所消耗的时间、...

  • 现在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5000元。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乘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个人所得税的免征对象具体如下:

    1、是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2、是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的利息;

    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5、保险赔款;

    6、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

    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偿费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一)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

  • 一、2018年最新广州个人所得税标准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五险一金等)-起征点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注:目前起征点仍是按3500元计算,起征点提高至5000元暂未有具体调整时间二、买卖房屋个人所得税标准是多少1、纳税义务人出售自有房屋(包括住宅和非住宅,下同)取得所得的个人。2、纳税范围个人出售自有房屋取得的所得。3、适用税目、税率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4、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20%)5、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出售价-房屋原值-合理费用出售价,是指个人出售自有房屋获得的全部收入。若成交价明显低于市场价格并且无正当理由的,由征收机关参照市场价格核定。
  •   对于上班族来说,个人所得税与我们的收入息息相关。近年来国家为了完善税收体制,更好的进行税制改革,出台了许多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得税收政策,那么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多少呢?接下来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进行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多少

      公民综合所得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每月5000元。

      二、个人所得税的相关法律规定

      《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

  •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指国家为了完善税收体制,更好的进行税制改革,而制定的税收制度。2011年4月2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召开,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拟调至3500元。2011年6月中旬,调查显示,48%的网民要求修改个税免征额。那么,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多少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

      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新个税法规定,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

      这就是说当我们的薪资缴纳五险一金之后,剩下部分也就是纳税部分不超过5000元,是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的。

      随着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新修订,目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标准,已经从之前的3500元提高到了5000元。意味着,现在要是月收入低于5000元的,那么就会因为没有达到个税的征收标准,而不需要再交纳个税。除此之外,在按照新个税法计算个税的时候,可以享受...

  •   工薪阶级会很关注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起征点越高自己要交的税就越少。最近个税起征点上调至每月5000元的消息使人振奋。到底具体怎样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解答,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据新华社消息,时隔7年中国将再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备受关注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19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也将迎来一次根本性变革:

      划重点:

      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

      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

      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

      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

      以上就是关于个税起征点上调至每月5000元的内容。

  •   大家好,我是法律快车特邀嘉宾刘亚萍律师。

      一、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不需要计算,起征点法律规定为5000元,还可以减去6项专项附加扣除,主要有子女教育、继续教育、赡养老人、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扣除三险一金和专项附加,工资大于5000元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若小于5000元则不需要缴纳。

      二、专项附加扣除金额如下:

      1、子女教育每个月扣除标准为1000元,一年可扣除12000元。

      2、继续教育每个月扣除标准为400元,一年可扣除4800元,若是进行技能职业教育或者专业技术职业资格教育一年可扣除3600元。

      3、大病医疗一年最高可扣除60000元。

      4、住房贷款利息每个月扣除标准为1000元,一年可扣除12000元,若夫妻双方在同一城市工作,可选择一方来扣除。

      5、住房租金每个月扣除标准是1500元、1000元和8000元,扣除金额需要根据城市而定。

      6、赡养老人每个...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