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综合> 法院开庭流程

法院开庭流程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1-17 09:03:08 0人浏览

导读:

我们都知道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事,否则可能构成违法犯罪行为,只要是犯罪就要走法律程序,那么法院开庭流程?下面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
法院开庭流程
  •   法院开庭流程是指人民法院于确定的日期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的程序和形式,在法庭上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的诉讼活动。下面来看看法院开庭流程。

    法院开庭流程具体如下:

      (1)准备开庭

      书记员查明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书记员宣布法庭纪律;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以及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口头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和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2)法庭调查

      法庭调查结束前,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应当就法庭调查认定的事实和当事人争议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分别寻问当事人、第三人、诉讼代理人是否还有意作最后陈述。

      (3)法庭辩论

      双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进行辩论,审判长按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顺序征求各方最后意见。

      (4)评议

      法庭辩论结束后,审判长宣布休庭,进入评议时进行评议,实行少数服从数的原则,评议的情况应当如实制作笔录。评议笔...

  •   我们都知道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事,否则可能构成违法犯罪行为,只要是犯罪就要走法律程序,那一般刑事案件法院的开庭流程怎么走?刑事案件诉讼流程是怎样的?刑事案件申诉期限规定是什么?针对这几个问题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疑惑,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刑事案件法院的开庭流程

      (一)询问核定身份:姓名、住址、拘留时间、逮捕时间、起诉书收到时间、是否要求回避

      (二)法庭调查

      1、宣读起诉书,询问被告人是否认可

      2、公诉人询问被告人:认罪否;犯罪时间、地点、次数是否与起诉书一致;逐项与起诉书核实

      (三)举证质证

      1、公诉人将犯罪证据一一举证、展示,被告人及律师逐一确认

      2、被告人及律师是否有证据出示

      (四)法庭辩论

      1、发表公诉意见,指出犯罪事实应当承担刑事处罚;说明被告人主客观都有犯罪事实,构成犯罪要件,罪名成立

      2、被告人及律师发表辩论意见,开脱罪责,力争无罪或降低惩...

  • 法院开庭会通知犯人。法院决定开庭后,会确定合议庭成员,并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开庭时,与案件有关的诉讼参与人都应按时参与庭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上述活动情形应当写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
  • 二次开庭法院一般不会当庭宣判,只有部分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才会当庭宣判。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第二百二十四条适用速裁程序审理案件,不受本章第一节规定的送达期限的限制,一般不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但在判决宣告前应当听取辩护人的意见和被告人的最后陈述意见。适用速裁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当庭宣判。
  •   法院择日宣判还需要开庭的,择日宣判一般是案件法官的判决书还没有形成,需要后续庭审结束后书写判决书择日发放给当事人判决书。但也不是所有的案件都是择日宣判的,更多关于法院择日宣判还开庭吗的相关知识,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您来解答这个疑惑。

      一、法院择日宣判还开庭吗

      择日宣判肯定是需要开庭的,因为宣判就必须要开庭才可以,到时候当庭宣判之后,会把判决书交给当事人的,只是这个时间未定。

      二、法院择日宣判一般多久

      法院择日宣判这个没有明确的法定标准或时间,只能理解为合同时间内,这个合理时间以不超过审限为原则,简易程序一般在三个月内,普通程序一般为六个月内(特殊情况下可以达到15个月),只要在这个审限期内宣判都属于程序合法。

      择日宣判是指法院无法当庭作出裁判的就会择日宣判,一般案件都是择日宣判。只有案情简单的才一般当庭宣判。一审择日宣判的死刑,如上诉要高院二审,即使不上诉也要高院复核,高院...

  • 法院审理刑事公诉案件应多久宣判?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相关内容:依照规定延期审理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法庭审判的全部活动,应当由书记员写成笔录,经审判长审阅后,由审判长和书记员签名。法庭笔录中的证人证言部分,应当当庭宣读或者交给证人阅读。证人在承认没有错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法庭笔录应当交给当事人阅读或者向他宣读。当事人认为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的,可以请求补充或者改正。当事人承认没有错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有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
  • 法院开庭刑事案被告人不需要拿钱。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不一样,刑事诉讼主要是为了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不需要被告人交纳诉讼费用的,是由国家依法予以承担的。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提出量刑建议,并随案移送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