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刑法> 75岁以上老人犯罪可以免于处罚吗

75岁以上老人犯罪可以免于处罚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6-28 10:52:34 0人浏览

导读: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75岁以上老人犯罪不可以免于处罚。下面由法律快车的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75岁以上老人犯罪可以免于处罚吗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之一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所以,对于七十五周岁以上的老人犯罪,并不能免于处罚,只是依法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过失犯罪可以免除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之一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九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 75岁以上的人犯罪是可以减轻处罚,如果是过失犯罪,还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是指对犯罪各种内在、外在特征的高度、准确的概括,是对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简要的说明。犯罪概念一般分为形式概念、实质概念、混合概念。中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是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犯罪混合概念,也就是指触犯了法律。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之一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前天,本市警方在对城郊接合部洗浴中心、发廊等场合突击检查时,抓获了两对卖淫嫖娼的男女。由于嫖娼者中有一人年过7旬,按照3月1日实行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70周岁以上的老人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警方在对其进行教育后,将老人放回了家。另外三人则被拘留5天,并通知了家属。

      据介绍,当天深夜,两男子来到通河地区的一发廊内,找了两位小姐,还没来得及“交易”的时候就“东窗事发”,被突然闯入的民警逮个正着。民警将四人带回派出所。在登记具体资料的时候,一男子在年龄一栏中写明“75岁”。见此,民警仔细核对了老人的身份证,确认他所填资料不假。根据新法第21条规定,该老人被免拘。

      民警告诉记者,不拘留并不意味着这些特殊人群可以放纵自己的行为,一旦情节严重,警方可用罚款的形式对其进行处罚。

      在登记完毕后,办案民警按照另三人留下的...

  • 七十五岁的老人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是需要从轻或减轻处罚。

    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如下法律知识:首先,这里所说的七十五岁是指周岁,不是虚岁;其次,七十五岁的老年人犯罪,如果是故意犯罪,并不是一定就能得到从轻或者减轻,需要在具体案件中考察犯罪的情节、后果等因素来确定,有可能不从轻或减轻。相反,如果是过失犯罪,必然会得到从轻或减轻处罚。因此,针对七十五岁老人犯罪的处罚,需要因案而异、个案分析,同时需要根据法律规定并结合其他情节作系统辩护。

  • 超过七十五岁的老人犯罪的处罚:已满75周岁的老人犯罪,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从宽规则有所不同。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 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第十七条之一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负刑事责任的“行为”范围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①故意杀人;②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③强奸;④抢劫;⑤贩卖毒品;⑥放火;⑦爆炸;⑧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处在此年龄段的人只对法律明文列举的上述几种犯罪负刑事责任,而对其他犯罪不负刑事责任。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极为重要。理解上应注意:(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法定八种性质的“行为”负刑事责任,而不管他所涉及的“罪名”是什么。对此,全国人大法工委曾给最高人民检察院答复:关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承担刑事责任范围问题,《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8种犯罪,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罪名”。对于《刑法》第17条中规定的“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是指只要故意实施了杀人、伤害行为并且造成了致人重伤、死亡后果的,都应负刑事责任。而不是...
  •   在生活中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关爱和照顾,当然家长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毕竟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么,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犯罪如何处理呢?我相信你一定会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今天法律快车的小编就带你详细了解有关于此的问题。下面,请看详细介绍。

      一、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犯罪如何处理

      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的规定精神,未满14周岁是绝对无刑事责任年龄时期。因而未满14周岁的人,无论实施了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因为未满14周岁的人尚年幼无知,身心发育均不成熟。一般来说,他们对于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尚无明确的认识,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还很弱,其如果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往往是由于是非不清所致。但是并非其就可以完全任其做违法犯罪的行为而不承担任何后果或惩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可以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或送少管所进行管理帮教。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是不负刑...

  •   我们知道未成年犯罪就是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了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犯罪当然也要受到相应处罚的,那么,未成年人犯罪怎么处罚?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里指的从轻是在法定刑的下限处刑;这里指的减轻,是在法定刑的下一档次,如应判五年以上的,实判在五年以下处罚。

      2、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管教。这里指的“必要的时候”,是指家中无人管教或者家长、其他监护人缺乏管教能力、或者群众、或者基层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强烈要求政府收容教养的时候,政府从社会保护的角度出发,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