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刑法> 抢劫罪认定标准有哪些

抢劫罪认定标准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6-01 15:45:50 0人浏览

导读: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那么抢劫罪认定标准有哪些?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您收集了这方面的知识,欢迎阅读。
抢劫罪认定标准有哪些
  • 抢劫罪(刑法第263条),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抢劫罪是一种暴力犯罪,具有很恶劣的社会影响。那么抢劫罪的认定条件是什么呢?带您了解下。(一)本罪与非罪的界限1、抢劫罪是侵犯财产罪中危害性最大、性质最严重的犯罪,在一般情况下,凡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就具备了抢劫罪的基本特征,构成了抢劫罪。立法上没有抢劫的数额和情节的限制性规定。但是依照本法第13条的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不认为构成了抢劫罪。例如:青少年偶尔进行恶作剧式的抢劫,行为很有节制、数额极其有限,如强索少量财物,抢吃少量食品等,由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尚不构成抢劫罪。2、因为婚姻、家庭纠纷,一方抢回彩礼、陪嫁物,或者强行分割并拿走家庭共有财产的,即使抢回、拿走的份额多了,也属于民...
  •   大家或许都对刑法的知识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那么大家是否知道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有什么不同呢?接下来将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整理介绍有关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有什么不同的相关知识。以供广大读者参考与学习,谢谢大家的阅读。

      一、犯罪主体和主观方面的区别

      1,对于犯罪主体来说,两罪的犯罪主体均为一般主体,即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但根据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抢劫罪 ,应当负刑事责任 ,而犯敲诈勒索罪 ,则不负刑事责任。可见 ,两罪的犯罪主体在刑事责任年龄上有差异。从这一规定也可以看出抢劫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 ,其社会危害程度明显大于敲诈勒索罪。

      2,从犯罪主观方面来说,抢劫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 ,是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 ,其意志内容为通过使用暴力 ,胁迫等手段劫取公私财物 ,敲诈勒索罪的主观方面也是直接故意 ,主观...

  •   大家好,我是法律快车特邀嘉宾吴军安律师。下面为大家解答盗窃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司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认定标准。

      从客观方面具体来说,主要有:

      第一,盗窃公司财物数额较大。

      第二,多次盗窃。

      第三,入户盗窃。

      第四,携带凶器盗窃。

      第五,扒窃。比如在公交车地铁等交通工具上的扒窃行为。

      以上是我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到。谢谢。

  • 正文:案情:  15岁的梁某于1997年10月3日,在某酒店门口见一醉汉被众人围观,便上前自称是醉汉的表弟,用三轮车将醉汉拉至僻静处,乘其仍在酣睡中,将其装有5万元的密码箱拿走。 争议:   围绕梁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争议的焦点是对梁某之行为定性的分歧:   一种观点认为,梁某的行为性质属抢劫,且其年龄已超过14周岁,主体上符合特殊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之规定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故梁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理由是:梁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为排斥围观群众对醉汉的救助,谎称其是醉汉的表弟,用三轮车将无抵抗意志力的醉汉拉至僻静处,置于其一人控制之下后,取走醉汉密码箱内的5万元,符合《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的“利用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实质要件,构成抢劫罪。   另一种观点认为,梁某的行为性质属盗窃,由于其年龄未达16周岁,主体上不属于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根据《刑...
  •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今天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一下敲诈勒索罪数额认定标准。

      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敲诈勒索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敲诈勒索罪数额认定标准问题的规定》2000年5月12日

      一、 敲诈勒索公私财产“数额较大”,以1000元至3000元为起点;

      二、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巨大”,以1万元至3万元为起点。

  •   大家好,我是法律快车特邀嘉宾吴军安律师。下面为大家解答盗窃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司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认定标准。

      从客观方面具体来说,主要有:

      第一,盗窃公司财物数额较大。

      第二,多次盗窃。

      第三,入户盗窃。

      第四,携带凶器盗窃。

      第五,扒窃。比如在公交车地铁等交通工具上的扒窃行为。

      以上是我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到。谢谢。

  • 盗窃转化为抢劫的认定,是法律拟制,如果没有法律的明文规定,是不会产生转化的。

    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盗窃转化为抢劫的认定,需犯盗窃、诈骗、抢夺罪时,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转化为抢劫犯。

    也就是说行为人需要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的犯罪行为,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毁灭罪证。

    这里的暴力是指对被害人的身体非法使用攻击性有形力,暴力的方法足以达到压制对方的反抗。

    达到这些条件后,盗窃转化为抢劫。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

    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