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刑法> 恢复立案申请期限有哪些

恢复立案申请期限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4-07 10:38:17 0人浏览

导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执行公开的若干规定》(法发200635号12月23日)第一条 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以下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恢复立案申请期限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恢复立案申请期限有哪些
  • 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期限,是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起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算。一、当事人均为公民或其中一方为公民的,申请执行应在法律文书生效后一年之内;二、当事人均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执行应在法律文书生效后六个月之内;三、在执行中当事人间经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后被执行一方不按和解协议履行,申请执行期限自和解协议所定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起连续计算;四、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决、裁定、调解书,申请人是公民的,申请期限为一年,申请人是行政机关、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期限为180日;五、行政决定的申请期限为180日。
  • 当案件经过审理后,法院会在规定的时限内出具判决书,审明当事人应当履行的义务,否则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如果超过期限未申请会有什么法律后果呢?一、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是几年按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因此当事人应当在判决书(调解书)生效后的两年内申请执行,如果执行过程中未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法院一般采取中止执行,待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后,再恢复执行。二、超过申请强制执行期限的后果《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间为两年。申请执行是小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
  •   大家好,我是法律快车特约嘉宾律师:许振龙律师。

      1、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是2年,并未随着《民法总则》诉讼时效的修改而改为3年。进入执行程序后一般是6个月执行完毕。

      2、《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 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的,劳动者可以通过诉讼途径或调解途径,请求人单位负担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一、二款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

  • 超过工伤认定期限的,不能申请工伤保险赔偿,只能向法院起诉请求人身损害赔偿。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法律依据:《工伤认定办法》第四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按照前款规定应当向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根据属地原则应当向用人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
  •   1、《行政处罚法》46条的规定,就直接规定了受处罚人要在15天内履行相应的罚款义务,那么在行政处罚决定书里,行政机关就不能对履行期限做出自由裁量,只能按照法律的规定,即15天作为履行期限。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申请强制执行的时间就是15天之后。而如果法院接受执行申请之后,在法律规定的6个月内没有执行的,行政处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正常的申请期限为180日,法院受理强制执行申请后应在10日内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执行期限应在申请之日起6个月执行完毕。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八条规定: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应当自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之日起180日内提出。逾期申请的,除有正当理由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法院受理强制执行申请后,应在10日内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要求被执行人在执行通知指定的期限内履行裁决书上确定的义务,如...

  •   所谓申请执行期限,是指法律文书生效以后,义务人拒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时,权利人依法享有的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时间期限。对此《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1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6个月。前款规定的 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 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四条规定“申请人是公民的,申请执行生效的行政判决书、行政裁定书、行政赔偿判决书和行政赔偿调解 书的期限为1年,申请人是行政机关、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180日。”

      申请执行期限同民事诉讼法中的上诉期限一样,是民事诉讼期间的一 种,属于除斥期间的范畴,是不可改变的法定期间。...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